晉國自從惠公即位,連年大旱,麥禾不熟,顆粒無收。
到第五年,還是大旱,國庫空虛不能賑災,草根、樹皮都吃光了,老百姓實在沒辦法活命了。
晉惠公與群臣商議,向鄰國借糧,晉是大國,只能向大國借,也只能向秦國借,怎么好意思張口呢!
郤芮上奏說:“那五座城,我們不是不遵守諾言,只是搞不定大臣們,延期而已。如果向秦國借糧,他不給,是秦國先拒絕我們,我們再不給他城池,就名正言順了。”
見過不要臉的人,沒見過這么不要臉的人。
壞人為什么壞得理直氣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是錯的。所以跟壞人講理。
惠公說:“你說得太對了。”
兩人為什么好,因為談得來,有共同語言。
晉惠公派大夫慶鄭帶了一些玉器金銀去秦國借糧。
秦穆公召集群臣計議:“晉國承諾的五座城不給,現在國內饑荒,來借糧食,給還是不給,大家說說看?”
蹇叔、百里奚意見統一,說:“那個國家沒有災荒年呢?救災安民,順應天理,必定會受到上天的保佑。”
穆公說:“我施舍給晉國的夠多的了!”
內史廖看了看穆公臉色,說:“夷吾昏庸,災荒降臨,乘著天賜良機,出兵討伐忘恩負義的晉國,一舉攻滅。”
公孫枝說:“如果施舍厚重,能夠得到回報,秦國就沒有損失;如果他背信負義,不知回報,責任在他,會遭到軍民憎恨,那時再出兵攻打,豈不如同摧枯拉朽,易如反掌。”
繇余說:“仁者不乘人之危獲利,智者不僥幸取得成功。還是應當借糧。”
穆公聽完討論,最后拍板:“負我者,晉國國君;饑餓者,晉國百姓。我不能因為厭惡國君,讓老百姓忍饑挨餓。”
于是,下令取糧米數萬擔,經渭水轉道黃河、汾水,運往晉國各地以賑災,舟船在河道連成一片,這次運糧被稱為“泛舟之役”。
晉國百姓見秦國借糧救災,無不感恩戴德,手捧糧米,痛哭流涕。
說來也巧,第二年,秦國鬧災荒,晉國獲得大豐收。
秦穆公對蹇叔、百里奚說:“寡人今日想起二位愛卿之言,確實災荒和豐收各國互有。如果寡人去年拒絕借給晉國糧食,今年怎好意思開口去求呢!”
內史廖說:“晉國國君貪婪無信,去借糧,不一定給。”
穆公不以為然,派冷至攜帶美玉金銀,去晉國借糧。
見到惠公說明情況,惠公命令開倉借糧,被郤(què)芮(ruì)伸手攔住。
郤芮上奏道:“主公給糧,是否也要給那五座城呢?”
環境變了,時間變了,這種人的思維是不會改變的。
晉惠公搖頭說到:“寡人只是借給秦國糧食,為什么要給五座城呢?”
郤芮再問:“主公給糧食是為了什么?”
惠公說:“為了報答‘泛舟之役’。”
郤芮又問:“如果報答秦國借糧的恩德,那么當年擁立國君的恩德更大。舍大恩而報小惠,為什么?”
慶鄭聽不下去了,說:“臣去年奉命借糧,秦國國君絲毫不推脫,慷慨答應。現在如果咱們回絕,秦國一定會怨恨我們。”
虢(guó)射說:“秦國借糧給晉國,不是為晉國好,是為了得到晉國的五座城。不借給他糧食,他會怨恨;借給他糧食,不割讓五城,他也會怨恨,都受怨恨,為什么還要給他糧食呢!”
慶鄭忍不住大聲說道:“幸災樂禍,不仁;以怨報德,不義。不仁不義,如何安邦定國?”
韓簡上前兩步,走到大家中間說:“慶鄭說得有道理。假如去年借糧,秦國拒絕,我們會怎么想?怎么辦?”
虢(guó)射不屑一顧,鼻子“哼”了一聲,輕蔑的說:“去年上天把晉國的糧食給了秦國,秦國不知道珍惜,還給了我們,是他們愚蠢;今年上天把秦國的糧食給了晉國,我們可不能違背天意。以我愚見,不如乘著秦國饑荒率兵攻打他,將他消滅,才是上策。”
晉惠公贊同虢射的妙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