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途中,鮑叔牙問管仲說:“楚國的罪狀,不尊王命,擅自稱王是最嚴重的,為什么你只說他不進貢這一點小罪過呢?”
管仲回答說:“楚國僭號稱王已經三世,我們現在讓他擯棄王號,他們肯定不答應,在我們的逼迫下,勢必會交兵開戰;兵端一開,楚國是個大國,不可能一舉蕩平,戰亂會持續數年不息,齊、楚再也不得安寧了!我用不進貢為借口,他們容易接受,這樣楚國認罪,我們既可以顯耀于諸侯,又可以回稟周天子,這比兩國結怨、兵禍連年不合算嗎?”
鮑叔牙性情直爽,對管仲這種避重就輕的做法不十分贊同。
八國聯軍威逼楚國,齊桓公沽名釣譽,沒有給楚國一點教訓,楚國實力沒有一點削弱,八國退兵后,楚兵犯侵中原如故。
搶杠子才是王道。
楚成王熊惲見諸侯退兵,又不想進貢了,他性高氣傲認為進貢等同于服軟害怕了。
屈完解釋說:“我們不能沒有信用。并且因為楚國與周王斷絕了關系,所以使齊國才能夠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果我們借進貢與周王恢復來往,那么我楚國同樣可以借周天子的名義控制各國諸侯。”
楚成王又說:“進貢的表書怎么稱呼我?稱我為王嗎?”
屈完說:“只說是遠方之臣,不提爵位,如何?”
楚成王應允,派屈完為使者,向周天子進貢。
周惠王見楚國進貢,心中大喜:“楚國久不入朝,現在如此孝順,真是祖宗有靈啊!”
然后去太廟祭奠,把祭奠用的供品選了幾件(能夠得到天子祭祀祖宗的物品,代表著最高榮譽),賜給屈完帶回楚國,對屈完說:“好好鎮守南方,不要再犯中原。”屈完叩頭退下,回國。
屈完剛走沒幾天,齊桓公派隰朋來匯報征服楚國的情況。
周惠王隆重招待的隰朋,隰朋見周惠王異常熱情,就殷切的說:“我想拜見太子。”周惠王聽了以后,臉色突變,讓二兒子帶與太子鄭一同出來相見,隰朋觀察到周惠王神色變化,看到他的眼神在兩位兒子之間,飄忽不定,好像是因為某事猶豫不決。
隰朋拜別周王,回來對齊桓公說:“周室將要大亂。”
齊桓公問:“為什么?”
隰朋說:“周王長子叫鄭,是原來的皇后姜氏所生,姜氏死后,周王寵幸次妃陳氏,立為皇后,生次子叫帶,善于逢迎,善施小恩但是無大智慧,人品不佳。我請求拜見太子,周王把帶和鄭一齊喚來,我看周王面對兩位兒子,神色倉皇,必然有廢除世子的想法。太子乃國之根基,主公作為盟主,不能坐視不管啊!”
齊桓公召來管仲商議,管仲說:“臣有一計,可以安定周朝。”
桓公抬眼看看他,努努嘴,讓管仲繼續說。
管仲:“世子失寵,在朝中一定會被孤立,主公可以啟表上奏,說:‘諸侯愿見太子,請讓太子與諸侯相會!'公子鄭以太子身份與諸侯相見,君臣的名分就確定下來了,周王再想廢立,就不容易了,周朝的大臣也會倒向太子這邊。”
齊桓公點頭說:“好主意。”
約定諸侯,來年夏天在首止集會,再派隰朋面見周王,說:“為了表明對周王的尊重,諸侯愿與太子相會。”
太突然了,周惠王想廢世子也不能馬上辦,齊國國富兵強,諸侯悅服,而且人家的請求名正言順,無法回絕,只得應允。
隰朋回來報告桓公,第二年一開春,齊桓公派公子開方先到首止,修筑館舍,特別建造一所宮殿等到太子駕臨。
到了集會時間,齊、宋、魯、陳、衛、鄭、許、曹八國諸侯齊聚首止,世太子鄭隨后也到,桓公率諸侯迎接,場面熱烈。子鄭在本國受到冷落,現在各國諸侯對自己如此恭敬,受寵若驚,再三謙讓,打算用賓主的禮節相見,避免各位諸侯行施大禮。
齊桓公糾正道:“小白等人雖然各自在自己的藩國,但是,無不心系周室,今天見到太子如同見到大王,怎敢不叩首相拜!”各路諸侯見桓公下跪,紛紛跪下,周圍臣子跪倒一大片。
太子鄭深受感動:“諸君請免禮。”
當晚,太子鄭住在行宮,各諸侯住在館舍。
太子邀請桓公到自己的住處,訴說自己的苦悶,父親不喜歡,弟弟想奪位。
齊桓公安慰他說:“小白將與諸侯盟誓擁戴你,太子不用擔心。”太子鄭感謝不已。
第二日開始,各國諸侯輪番向太子進獻酒食,犒勞跟隨太子的人。
十天后,太子鄭恐怕時間久了耽誤各位諸侯的國事,就想告辭回京,先召來齊桓公說明心意。
齊桓公對太子笑笑說:“小白等人之所以挽留太子,是想讓大王知道我等愛戴您,用來穩固太子之位。現在正是大暑,計劃等立秋以后,天氣涼爽時,再送駕還朝。”太子聽了以后,心里有說不出的感激。
周惠王見太子鄭久不回京,知道是受到齊桓公愛戴,心中不悅。
轉眼之間,已到秋日八月,眾諸侯齊心合力,各國臣子也安心值守,各國無事。
齊桓公擇期率諸侯登壇,歃血為盟,誓言是:“凡同盟的人,共同輔佐王儲,維護周朝權威,若有違背盟誓者,神明滅之。”太子鄭親臨觀盟,不參與歃血,表示君臣有別。
盟誓禮畢,太子鄭走上前去,拱手相謝,說道:“諸位不忘周室,這么寵愛我,我是絕不會忘記的。”諸侯全部磕頭下拜。
第二天,各國派車仗護送太子鄭回京,太子鄭與眾諸侯垂淚而別,各國戎車列隊相送,威武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