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糊涂一時不可糊涂一世
我一時糊涂蒙了心,為了保衛社會主義的前途,我必須置個人恩怨于度外,起來反對他。但是經過反思,我承認了自己是錯誤,做了自我批評。
季老曾多次說自己的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兒,劣勢在哪兒,明白自己曾經犯過錯誤,也知道自己做過一些善事,但他更明白一個道理:人可以犯錯,卻不能因一時的錯誤糊涂一生。于是在《牛棚雜憶》中,季老就將一件曾經的錯事“公之于眾”,大膽而且誠懇地承認。
季老在書中說,1964年社教運動中,北大一批教員和學生在極“左”思想的影響下,覺得當時學校一位領導有嚴重問題,于是群起而揭發,想把他繩之以法,“一時鬧得滿園風雨,烏煙瘴氣”。而當時季老的政治敏感度不高,也受到那股歪風邪氣的影響,加入到反對那位領導同志的事件中來,給他造成了傷害。但是后來中央給那位同志平反,肯定了他的作用,并號召北大全校團結一致,唯一的“遺憾”是當時反對那位領導的人沒有受到一點懲罰。
這時的季老受到觸動,認為即使自己當時在政治上是幼稚的,也確實做過違背本人意愿的事,對他人造成過傷害,即使沒有人追查,內心也會久久不能安寧,所以他決定站出來承認自己的過錯,白紙黑字地為曾經的過失道歉。就像當初決定撰寫《牛棚雜憶》這本書的初衷一樣,將自己的苦楚、酸痛和過錯全都寫出來,給當事者、自己以及后來人一個交代,心安才能神寧。
雖然回憶自己的苦難與承認錯誤是極其艱難的事,但季老以其魄力告誡我們:犯錯就要承認,解釋與敷衍或許會暫時地將污點漂白,但這只是表面現象,內心的污點會因此越抹越黑。只有勇于承擔,內心的負擔才會越來越小,人生也才會逐漸迎來轉機。如果在錯誤面前羞于承認,甚至找借口推脫辯解,遲早會付出代價,受害者終究是自己。
約翰和戴維是新到速遞公司的兩名職員。他倆是工作搭檔,工作一直都很認真,也很賣力。上司對這兩名新員工很滿意,然而一件事卻改變了兩個人的命運。
一次,約翰和戴維負責把一件大宗郵件送到碼頭。這個郵件很貴重,是一個古董,上司反復叮囑他們要小心。
沒想到,送貨車開到半路卻壞了。
戴維說:“怎么辦,你出門之前怎么不檢查一下車,如果不按規定時間送到,我們是要被扣獎金的。”
約翰說:“我的力氣大,我來背吧,距離碼頭也沒有多遠了。而且這條路上的車特別少,等車修好,船早就開走了。”
“那好,你背吧,你比我強壯。”戴維說。
約翰背起郵件,一路小跑,終于按照規定的時間趕到了碼頭。這時,戴維說:“我來背吧,你去叫貨主。”他心里暗想,如果客戶能把這件事告訴老板,說不定還會給我加薪呢。他只顧想,當約翰把郵件遞給他的時候,他卻沒接住,郵包掉在了地上,“嘩啦”一聲,古董碎了。
“你怎么搞的,我沒接你就放手。”戴維大喊。
“你明明伸出手了,我遞給你,是你沒接住。”約翰辯解道。
約翰和戴維都知道古董打碎了意味著什么。沒了工作不說,可能還要背上沉重的債務。果然,老板對他倆進行了嚴厲的批評。
“老板,不是我的錯,是約翰不小心弄壞的。”戴維趁著約翰不注意,偷偷來到老板的辦公室,對老板說。老板平靜地說:“謝謝你,戴維,我知道了。”
隨后,老板把約翰叫到了辦公室。“約翰,到底怎么回事?”約翰就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老板,最后約翰說:“這件事情是我們的失職,我愿意承擔責任。另外,戴維的家境不大好,如果可能的話,他的責任也由我來承擔。我一定會彌補上我們的損失的。”
可想而知,約翰得到了晉升,而戴維被解雇了。
認為找借口可以為自己辯護,并能夠將錯誤掩蓋的想法是錯誤的。真相或許會被暫時掩蓋,但總有真相大白的一天,而那一天就是掩飾錯誤者的“受難日”。
承認錯誤不是“加害”自己,而是在幫助自己盡早走到正確的道路上來。季老如果沒有勇于認錯的良好秉性,他可能會憑借這種掩飾獲得暫時的愉悅,但內心卻會受到良知的長久譴責。而承認錯誤,疼痛只是暫時的,熬過去,就是一個艷陽天。
坦承錯誤,是勇擔責任、心智的成熟的表現。勇于承認錯誤更深的含義是:從內心深處接納過去的自己,不管那時的自己犯下怎樣的錯誤,只有勇于接納和承認,才能“痛改前非”,重整旗鼓,在夢想的康莊大道上,不斷邁出堅實的腳步,一點點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