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爲友誼預留成長空間
我同喬木相交60年。在他生前,我有意對他迴避,絕少主動同他接近。這是我生性使然,無法改變。他逝世後這一年多以來,不知是因爲什麼,我倒常常想起他。
季老一生交友無數,有學者、有作家、有普通老百姓,也有做官之人。而喬木或許是其中較爲特殊的一個。其特殊之處就在於,喬木與季老的友誼,是在喬木逝世一年後才讓季老感知深切的。季老在文章中曾說,自己與喬木的關係有些微妙,生前相交60年,往來卻不頻繁,直到喬木去世,季老才大夢方醒般,理解自己與喬木的這段摯誠友誼。
“我像老牛反芻一樣,回味我們60年相交的過程,頓生知己之感。這是我以前從來沒感到過的。現在我越來越覺得,喬木是瞭解我的。有知己之感是好事,然而它卻加濃了我的懷念和悲哀。”
季老之所以說有些悲哀,是因爲他明白這段友誼有些晚了,大有後知後覺的意味。除了懷念和悲哀我們還可以體會出什麼呢?或許是一種經營友誼的方式吧。友誼的成長是需要空間的,認識這段友誼也是需要時間的。
孔子曾經說:“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意思是說晏子是個了不起的人,很善於和人交往,他和老朋友交往,相處得越久,就越是互相尊敬,甚至有些距離。我們現代人聽到這句話覺得沒有什麼了不起,甚至會認爲這算交友嗎?好朋友不是要親密無間嗎?其實這句話蘊藏著很深的交往藝術。有的人因爲和老朋友交情深厚,相處起來無所顧忌,時間久了,一對“死黨”可能會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在文壇,流傳著兩位世界級文學大師的故事,從反面印證了晏子的正確性。
加西亞?馬爾克斯是198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巴爾加斯?略薩則是近年來被人們說成是隨時可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西班牙籍秘魯裔作家。他們堪稱當今世界文壇最令人矚目的一對冤家。他倆第一次見面是在1967年。那年冬天,加西亞?馬爾克斯應邀赴委內瑞拉參加一個他從未聽說過的文學獎項的頒獎典禮。
當時,兩架飛機幾乎同時在加拉加斯機場降落。一架來自倫敦,載著巴爾加斯?略薩,另一架來自墨西哥城,它幾乎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專機,兩位文壇巨匠就這樣完成了他們的歷史性會面。因爲同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的主帥,他們彼此仰慕、神交已久,所以除了相見恨晚,便是一見如故。巴爾加斯?略薩是作爲首屆羅慕洛?加列戈斯獎的獲獎者來加拉加斯參加授獎儀式的,而馬爾克斯是專程來捧場的。
他們幾乎手拉著手登上了同一輛汽車,他們不停地交談,幾乎將世界置之度外。馬爾克斯稱略薩是“世界文學的最後一位遊俠騎士”,略薩回稱馬爾克斯是“美洲的阿馬迪斯”;馬爾克斯真誠地祝賀略薩榮獲“美洲諾貝爾文學獎”,略薩則盛讚《百年孤獨》是“美洲的《聖經》”。此後,他們形影不離地在加拉加斯度過了“一生中最有意義的4天”,制定了聯合探討拉丁美洲文學的大綱和聯合創作一部有關哥倫比亞—秘魯關係小說。
略薩還對馬爾克斯進行了長達30個小時的“不間斷採訪”,並決定以此爲基礎撰寫自己的博士論文,這篇論文也就是後來那部磚頭似的《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弒神者的歷史》。拉美權威報刊及時推出了《拉美文學二人談》等專題報道,從此兩人會面頻繁、筆交甚密。於是,全世界所有文學愛好者幾乎都知道:他倆都是在外祖母的照看下長大的,青年時代都曾流亡巴黎,都信奉馬克思主義,都是古巴革命政府的支持者,現在又有共同的事業。作爲友誼的黃金插曲,略薩邀請馬爾克斯順訪秘魯,後者謂之求之不得。在秘魯期間,略薩和妻子乘機爲他們的第二個兒子舉行了洗禮,馬爾克斯自告奮勇,做了孩子的乾爹。孩子取名加夫列爾?羅德里戈?貢薩洛,即馬爾克斯外加他兩個兒子的名字。
但是,正所謂太親易疏。多年以後,這兩位文壇夙將終因不可探究的原因反目成仇、勢不兩立,以至於1982年瑞典文學院不得不取消把諾貝爾文學獎同時授予馬爾克斯和略薩的決定,以免發生其中一人拒絕領獎的尷尬。當然,這只是傳說之一。有人說他們之所以鬧翻是因爲一山難容二虎,有人說他們在文學觀上發生了分歧或者他們原本就不是同路人。這聽起來荒唐,但絕非完全沒有可能。後來,再也沒有人能把他們撮合在一起。
看完了上面的故事,我們不得不感慨“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句話的正確性。朋友相處需要距離和空間,適當的距離產生美,成就永久的友誼。
明白了這點,在與朋友交往的時候,可以適當拉開距離,放寬些空間,即使這空間隔著幾十年,只要我們慢慢經營,適當維繫彼此間的關係,友情就會長久順暢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