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支數百艘戰船組成的艦隊,蔚為壯觀,但井然有序,那些俘獲自幕府的戰船,被拆卸掉所有的武裝之后,成為運輸俘虜的運輸船,海軍自己的運輸船,則運送那些繳獲的物資和外籍軍團的士兵,兩支艦隊的主力戰艦環伺在側,護衛著艦隊前行。
這一路上,順風順水,沒有出現什么波折,七天之后,艦隊順利抵達威海衛港口。
早在啟程之時間,孔有德就先期派出一艘快船趕回登州,召集天策軍的高層前來威海衛,匯報工作。
所以在抵達之時,碼頭上就擠滿了等候的文武官員,迎接遠征艦隊的歸來。
隨后,孔有德一行,便來到了設立在威海衛城內的海軍司令部。
最讓孔有德上心的,當然是擴軍的工作,這一輪的擴軍比去年的時候規模更大,也更為繁雜,所耗費的時間也更長的。
從年初就開始了,直到五月份他從威海衛起航,都沒有徹底完成,雖然下面的將領們能力都很足,但事情這么多,他還是有些不放心。
聽完部將們的匯報,孔有德表示很滿意,對陸軍各將領的工作予以了肯定。
根據第二輪擴軍的計劃,現在天策軍被分為陸軍和海軍兩部分,海軍則分為突擊隊和主力艦隊兩部分。
海軍的五支主力艦隊,是在五月初遠征之前劃分完畢的,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
突擊隊倒是擴編了不少,出征之時,孔有德只帶了五個營的老兵,其實另外還有五個營的新兵,這兩個多月的時間里,一直跟著第四艦隊,在崇明沙和膠州灣之間來回拉練,現在也基本形成戰斗力,可以參加實戰了。
這十個營,歸屬三個師指揮,三個師長分別是張大虎,杜瑞,馮偉,隨張大虎帶到日本的五個營,只有兩個是他自己的,其余三個營也都回歸各自建制,他的師將由兩營老兵兩營新兵共四個營組成,另外兩個師都只有三個營。
總的來說,海軍的規模增加的并不多,擴莫大增的是陸軍,現在的天策軍已經擴編至十四個軍團了。
第十一至十四軍團,都是守備軍團,由原本守備師的八個守備營擴編而來,由劉凱,張揚,武俊,蘇志文擔任軍團長,不過相比野戰使團,守備軍團的規模則小得多,沒有師一級的單位,每個軍團直接管轄五個營,守備營還是一千人的編制,四個守備軍團加起來,也才兩萬人。
而前十個軍團,都是妥妥的野戰軍團,第一至五軍團,都是由原本的五個野戰師擴編而來,軍團長依舊有五個師長擔任。
第一軍團是炮兵軍團,下轄三個炮兵師,合計六個炮兵營,總兵力一萬五千人,第二軍團是毛承福的騎兵軍團,還是三個騎兵師,不過丁山去了河南,第三個師長的位置給了吳猛,當初丁山打兗州城的時候,讓身為大隊長的吳猛帶著一千騎兵向沂州城進攻,結果順風順水,一路招降納叛,愣是擴充到了五千兵馬,后續作戰中又屢立戰功,當師長是夠資格的。
第三至五軍團,都是步兵軍團,也是天策軍的中堅力量。
第六軍團是山地軍團,由原本擔任守備師師長的張東和任軍團長,下轄劉宇,丁山,熊文斌三個師,劉宇和丁山這兩個師已經進入河南的伏牛山和桐柏山,建立了穩固的地盤,不久之后,張東和這個軍團長,也將隨熊文斌的第三師一起,離開山東,潛伏到山西的太行山,為將來中原爭霸奠定基礎。
第七軍團,就是龐國興的外籍軍團,邱明,賀文光,福田康夫三人擔任師長,原本外籍軍團只不過是一個營級建制,也就是原東洋營,經過朝鮮與日本兩場戰爭,吸納了大量的朝鮮籍和日本籍俘虜,現在有七個營的規模了,除了隨賀光文留守日本的兩個營,其余都帶了回來。
第八軍團,就是李泰的葉赫軍團,現在正分散在黑龍江,庫頁島,蝦夷地,還有長白山東部地區,挖皇太極的墻角。
第九軍團,則是和外籍軍團一樣,在原本的獨立一營和獨立二營基礎上整編而來,兩個營長也榮升師長,軍團長由原本的后勤部長孟有才擔任,他們的任務還是駐守崇明沙,以及南直隸的幾個據點。
第十軍團,是由東江鎮歸順的明軍整編而來的,軍團長是在攻打山海關立下大功的許爾顯,下轄三個師,由吳克金,劉達明,何星三人擔任師長。
這十個野戰軍團,現在下轄的兵力并不一樣,最多的是程希孔的第三軍團,現在下轄五個師,共十八個營,總兵力接近四萬人,而第九軍團現在只有兩個師,四個營的兵力,還不到一萬人,其余的也都數量不一。
不過大家對此都沒有什么怨言,有多大的功勞,就有多大的權利。
就像程希孔,在吳橋起兵之時就是三個千總之一,另外兩個千總,孫龍跑了,李應元死了,他作為資格最老的人,參與了幾乎所有大戰,擁有最多的兵力無可厚非。
盡管各軍團兵力都不一樣,但總的加起來數量還是很可觀的,單單十個野戰軍團,就有接近二十萬人,如果再加上海軍和守備軍團,天策軍的總兵力,已經快要接近二十五萬人了,而且還會繼續增加。
就拿李泰的葉赫軍團來說,現在有五個師,總兵力現在才一萬出頭,但他們的任務與眾不同,是在韃子的后院攻城略地,那么隊伍規模很容易壯大起來,雖然不至于像四野那樣弄出個百萬大軍,但孔有德覺得弄個五六萬人,甚至十來萬人不是什么難事,畢竟有山東這邊遠遠不斷的輸送物資,發展起來不是什么難事,限制他們的只有當地的人口數量。
而張東和的山地軍團,擴張起來自然是更加輕松,人口的限制都沒有了,山西跟河南現在是流民遍地,給口吃的就賣命的大有人在,只要手里頭有糧食,根本不愁招不到兵。
丁山和劉宇之所以這么快,就有這方面的原因,他們本身戰斗力就強悍,對付小股明軍根本不在話下,很容易就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地盤。
然后,效仿在山東進行的土改,以武力逼迫地主交出一半的土地,然后分發給無地的農民,不配合的直接刀子說話,反正他們現在的身份是‘流寇’,根本不用忌憚什么。
甚至劉宇和丁山還效仿那些流寇,給自己起了個名號,劉宇就叫‘大漢王’,丁山叫‘云南王’,搞得像模像樣的。
有了土地,他們自然受到流民的擁護,兵源根本不愁,他們還可以精挑細選,更重要的是,他們的根據地又是在伏牛山和桐柏山這樣的大山之中,根本不怕明軍來攻。
劉宇本身就是因為山地戰這一拿手絕活,才從眾俘虜中脫穎而出,丁山跟著毛承福打濟南,后南下攻打兗州的過程中,山地作戰次數也不少,有了一定的經驗,跟劉宇取經之后,作戰能力又長進了不少。
而且,根據從河南傳回來的消息,就在上個月,左良玉奉五省總理熊文燦的命令,親率四萬大軍,進攻盤踞在伏牛山的‘大漢王’劉宇。
劉宇就利用山地戰的優勢,跟他玩起了躲貓貓,進山之后這四萬兵馬不可能聚集成一團,勢必分開,然后劉宇就不斷地利用地形,分割包圍,一點一點的吃掉明軍,根本不跟左良玉正面決戰。
結果半個多月的戰斗下來,左良玉根本找不到劉宇的主力,反倒是不斷地被偷襲,埋伏,雖然每次損失的兵馬不多,但不到二十天的時間里,他已經損失了接近五千兵力,斬獲的首級只有一百多枚,雙方的損失不在一個檔次,最后左良玉不得不放棄與劉宇決戰,轉而改為圍困。
但伏牛山這么大,他也只能守住幾個主要路口,根本防不住神出鬼沒的劉宇,劉宇都懶得去搭理左良玉,親自率領兩千五百騎兵,北出伏牛山,繞過左良玉的封鎖,直奔洛陽。
他也想效仿毛承福奇襲濟南城,來一個神兵天降破洛陽,不過他的運氣不大好,就在一個月前,闖王高迎祥通過奇襲攻破懷慶、彰德兩座府城,并且表現出了進攻洛陽的意圖,洛陽守軍嚴加防備,哪怕高迎祥最終選擇進攻東北方向的衛輝府,但洛陽城的守軍沒有放松戒備,擔心高迎祥殺一個回馬槍。
所以,丁山率軍抵達洛陽城下的時候,洛陽城的守軍立即進入備戰狀態,丁山無功而返,不過回去的途中,還是攻破宜陽,嵩縣,汝陽幾座縣城,并且洗劫一空。
這一舉動,弄得熊文燦也是頭大不已,他之前知道有這么個大漢王,盤踞在伏牛山,而且不像其他流寇一樣四處流動,倒像是賴在伏牛山不走了,所作所為有有點像是割據一方的意思。
在他看來,這樣的敵人可比流寇威脅打多了,流寇難成氣候,但如果讓這個大漢王在伏牛山扎穩腳跟,洛陽和開封時刻都處于巨大的威脅當中,一旦其中一座城池被攻破,必定聲勢大振,拉起十萬大軍只是頃刻之間。
結果左良玉損兵折將不說,洛陽城還被襲擊,如果不是這個大漢王兵馬不多,洛陽防備嚴密,恐怕這次就危險了。
最后他只能讓左良玉撤圍,去對付其他的流寇,先易后難,等到其他流寇都被消滅了,在來對付這個大漢王。
丁山那邊也差不多,明軍進攻了幾次,都是三四千人的規模,很快就被丁山給打退了,明軍也不自討沒趣,去對付其他流寇了。
此外,駐扎錦州的第四軍團,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進展。
擴編至后的第四軍團,已經有了足足兩萬六千兵馬,除了原本第四師的一萬五千兵馬,以及從新兵營補充進來的三千人,還有足足八千人來自于關寧軍。
這八千人,都是自愿加入的,當初塔山守將何文昭,全程目睹了天策軍跟兩萬韃子的戰斗,雖然只參與了最后一部分,以騎兵擊潰豪格部,然后追擊薩哈璘的戰斗,但對于天策軍的實力,他有充分的了解。
雖然帶著岳托的尸體,進入了錦州城,但他對關寧軍并沒有多少歸屬感,而且天策軍的強大,讓他羨慕不已,沒有堅城依仗的情況下,能夠擊敗數倍的韃子,其中還有七八千真韃子,并且把奴酋黃太吉的長子都給抓到了。
隨后的一段時間,他便把自己的所見所聞,講述給軍中的同僚,引起了相當一部分人的共鳴,他們就暗中決定,找個機會投靠天策軍,至少不用過的這么憋屈,并且還暗中派人與崔永平聯絡,表達投奔之意。
于是在正月的時候,第四師讓出山海關,進駐錦州,祖大壽從錦州撤防的時候,以何文昭為首的三千關寧軍,直接投奔毛承福,祖大壽對此猝不及防,等到反應過來,何文昭他們已經進了錦州城,祖大壽也沒那個膽量去進攻天策軍,只能作罷。
隨后,有何文昭這么個例子,又陸陸續續有四五千關寧軍投入天策軍,被崔永平加以整編。
手上有兵有糧有炮,崔永平自然不會閑著,組織了對義州衛和廣寧城的進攻,準備拿下這個兩個韃子的軍事重鎮。
在第四軍團的強勢進攻下,義州衛韃子根本抵擋不住,不到三天就被攻破,廣寧城的防御能力強不少,駐守的兵力也更多,強攻三次之后都沒能成功,而后多爾袞率領兩萬大軍前來增援,崔永平暫時放棄了拿下廣寧的計劃。
不過拿下義州衛也算是完成目標了,義州衛卡在同蒙古草原的通道上,義州衛被拿下,通道就被打開了,隨后崔永平兵出察哈爾,降服了在打漁港之戰中損失慘重的敖漢和扎魯特兩部落。
現在,崔永平正在按照年終會議時制定的計劃,和漠北蒙古的土謝圖汗、札薩克圖汗、車臣汗三大汗聯絡,爭取建立同盟,夾擊皇太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