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屋周朦朧又將戚廷嶽的信細細看過兩遍,她自然是要回信的,不過……周朦朧翹起嘴角,她還真沒給人寫過信呢,寫些什麼呢……嗯,不急,她想起什麼就寫點兒什麼吧,左右天天她都是大閒人一個,回頭等嚴氏那邊兒的回信也寫好了,再一道讓遊秀才寄過去就行了。
待將戚廷嶽的信看了個夠,周朦朧纔想起來,還另外有好幾封信呢。於是她這個午覺沒法兒睡了,窩在牀上抱著幾封信,跟貪吃的孩子抱著一包糖果一樣,美滋滋的一封一封拆開看來。
她先看了蓮房的。蓮房在她身邊的日子最長,雖然後來許給了周青出去了,倒是看著蓮房的字跡最爲親切。那還是在嶽然書院時,她手把手教的蓮房認字寫字呢。
蓮房很興奮,因爲知道周朦朧懷孕了,然後短短一封信裡,花了巨大的篇幅,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告誡周朦朧好好養胎,切莫勞累,注意飲食,等等等等,周朦朧看了直翻白眼,什麼時候蓮房這麼囉嗦了,怎麼從來沒聽周青抱怨過。倒是周朦朧想知道的事情,被蓮房一帶而過。
蓮房用兩行字就交待完正事:“大奶奶好生安胎,奴婢和周青會將樓外樓安置好,回頭和前胡他們商量一下,儘快來尚京。”
周朦朧撇嘴,女人啊女人,除了安胎是大事,其他的都這麼隨隨便便抹殺掉了。
將蓮房的收好,周朦朧就拿起了前胡的。嗯,她這大少奶奶的懶日子過慣了,聽聽前胡在忙些什麼吧,找找以往大事小事一把抓的女強人感覺。
男人跟女人的區別那就大了。前胡的信也短,但是言簡意賅,同樣短短一頁紙,卻是交待了不少內容。比如,正月他們走的時候,戚廷嶽薦來的新帳房彭先生,是個管賬好手,做事也勤懇,難得的是周世錦服他,願意聽他的,前胡表示,此人難得,他應該可以儘快將週記的瑣事都交待給彭先生,有戚廷嶽掣肘,前胡也能儘快從週記裡脫離出來。
前胡報了個數,是郭大貴這次南下回來結給他的銀子,周朦朧看著就樂了,這生意不錯,她心裡面稍微一轉,就能瞧出今年比去年賺的多了去了。
最後前胡表示,他會盡快整合瀝州這邊跟去尚京的人,大家湊個統一的時間,齊齊往尚京進發。
看完周朦朧就沒興趣看第二遍了。乾巴巴的,不好看不好看。前胡寫信水平真不怎麼樣,還是做事比較靠譜兒。
再抽出一封稍微厚點兒的,嗯,包媽媽寫的,周朦朧嘟嘟嘴,包媽媽應該有水準多了吧。應該這封更有意思一些。
包媽媽說,戚宅挺好的,主子不在,鬱金將院子和下人看得牢牢的。只是女主人未如期而歸,大家略有失望。她第一時間去了劉府,帶去從尚京帶過去的土儀,並且將周朦朧介紹劉夫人未來女婿的短信送出,劉夫人再三表示感謝,對周朦朧懷孕示以恭喜,又重提了請包媽媽教導女兒規矩禮儀的事情。
包媽媽說,劉大姑娘已經開始每隔一日去戚宅,劉夫人還讓劉大姑娘行了拜師禮,跟學藝一樣送了金銀禮物。
然後包媽媽才提到幾件讓周朦朧看得驚訝的消息。
他們到達瀝州的頭兩天,周家巷有兩場喜事,已經先嫁出去一女。朦朠嫁了一位員外郎,聽說嫁妝不多,但是辦的甚是熱鬧,迎親的人多,花轎還在街上游了好幾圈。不過最後包媽媽提了一句,那員外郎已經三十開外了。周朦朧無奈的搖搖頭,這嫁過去是做填房了,包媽媽怕是不好意思指明吧。唉,求仁得仁,朦朠心術不正,吳氏有意縱容,其實庶出的女子,何必呢這是。
周朦朧迫不及待看第二樁喜事,果然,是朦胗,朦胗還未及笄,但是親事定下了,不過卻比同爲庶女的姐姐朦朠要遜色許多。南方是城西一家小生意人,正月合的八字換的庚帖,二月底男方就來下過小定了。不出意外,應該在及笄後出嫁。
周朦朧回憶了一下,城西哪家,好像是姓柳,正月初二她回周家巷的時候聽說過,其實朦胗這門親事在外人看來遜色許多,她倒覺得不是什麼壞事。朦胗性子柔弱,若是男方條件過於優越,她婚後不一定能在丈夫面前平心靜氣過日子的,且不說婆母如何了。只要朦胗自己能看開點兒,這門親事周朦朧覺得比朦朠的要實惠多了。
包媽媽最爲妥帖,在信的下半段兒,提了一下週世錦。說他們回去,送出去的土儀裡也安排了一份送到周家巷,知道周朦朧懷孕不打算回瀝州了,周世錦下過兩回帖子請戚廷嶽赴宴,都被戚廷嶽以公務繁忙拒絕了。嗯,包媽媽說的委婉,原話是,“大爺公務實在繁多,無法前去,甚是愧疚”。呵呵,周朦朧失笑,也只有她能透過這幾個字猜到戚廷嶽那板著臉在岳父面前裝大爺的模樣。
而後張氏去過戚宅一回,大概是跟包媽媽套近乎,問候周朦朧在尚京的情況,包媽媽說的很巧妙,“張夫人關懷備至,只是奴婢口才有限,能告知的不多。張夫人提及,周老爺想與大奶奶通信,無奈奴婢學識有限,侯府地址無法說詳盡。張夫人失望而歸,奴婢實在罪過。”
周朦朧簡直想找只毛筆,在這段下面給個大大的硃批,“幹得好!”
最後,包媽媽繼續彙報公務。列出一系列名單,經過回瀝州之後十來天的談話和考慮,待她離開瀝州之時,選了四個丫頭,送到劉夫人那裡去,兩個大點兒的暫時在劉大姑娘來的時候伺候著,兩個小的底子不錯,還待調教,日後跟了劉大姑娘也能從小丫頭做起,年紀大點兒往二等培養。對此,劉夫人自然是很滿意,很感激。
然後包媽媽又列了五六個,說是在自願跟來尚京的人裡面,這幾個她覺得日後能是得用的,到時候一起帶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