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有問題要抓,沒有問題創造問題也要抓
疾馳的馬車里,李明的大腦在飛速旋轉。
原本繞成一團的思路,被一條一條理順,逐漸現出清晰的模樣。
理論上,皇子們的軍職只是虛銜,并不直接指揮軍隊。
然而,虛銜畢竟不是無銜。
在特殊情況下,皇子不是不能指揮自己遙領的那支部隊。
九成宮事件就是這樣的特殊情況。
皇帝放權,召集皇子勤王。
在當時,李泰指揮左武候衛的法律限制被解除了。
也就是說,在挫敗阿史那結社率之后的短時間之內,李泰是存在將左武候衛調動到渭水河畔埋伏地點的時機的。
滅口結社率的是李泰。
也就是說,與薛延陀里應外合的九成宮事件主謀,就是李泰?
指使傻弟弟李祐尋訪孫思邈、得到雄黃酒毒方、毒殺李孝恭和李世民的主使,也是李泰?
為了阻止我李明與孫思邈相見、對兩人發動暗殺的,還是李泰?
以李祐為中間節點,操縱李祐與張亮接觸、抹黑我在遼東另立山頭叛唐的,又是李泰?
“牛逼啊李泰,誰說五子不行的……”
李明喃喃。
在恍然大悟后,他感到一陣又一陣的毛骨悚然。
真的是李泰么?
從始至終困擾自己的迷案,始作俑者真的是他嗎?
從可行性分析,作為三嫡子之一、曾經的儲君有力爭奪者。
李泰可太有可行性了,不論是操縱李祐,還是滲透張亮、策反阿史那結社率。
在皇帝以下,也沒幾個人能做到這種程度。
而從動機分析。
簡直沒有人比李泰更有作亂的動機。
九成宮事件中,除了皇帝李世民以外,受到圍攻最嚴重的就是太子了。
如果這兩人真有什么三長兩短。
在當時的情況下,皇位就是李泰的了!
遼東抹黑事件亦然。
通過操縱張亮傳播謠言,李泰同時打擊了太子和李明。
要不是李明逆境翻盤,掀翻了高句麗,從遼東王者歸來。
要是李明真的就此死在遼東。
那么儲君之位,自然也就是李泰的了!
“踏馬的,臥榻之側有頭老虎在鼾睡啊!”
李明不禁叫出了聲。
“殿下?”
車夫聽見車廂里的動靜,立刻回頭問道。
李明對待宮中的服務人員——也就是其他封建主口中的“下人”——一貫是很隨和的。
所以大家與那位手掌天下的小殿下對話時,并不感到拘束。
“回遼東!”李明下意識地喊一聲。
“什么?”車夫覺得自己好像聽錯了。
好像聽到了“遼東”什么的。
“呃……你繼續往前趕車就是。”李明改口道。
別一出事就想著躲回遼東,這樣的思想不健康——他靠坐在柔軟的車廂坐墊上,安撫著自己的心緒。
就算幕后黑手真的是李泰,有李世民在,他現在也指揮不動軍隊。
更指揮不動蘇定方和左武侯衛。
只要李世民還在,自己就仍然是安全的。
不必擔心軍隊對自己兵刃相向。
“至少現在不用擔心……”
李明覺得,自己又回到了去年之前的狀態——
疑神疑鬼,時刻懷疑有人想害朕。
這份警惕并不是空穴來風。
假設以上的局,確系李泰設下的。
那自己現在的狀態,絕對稱不上高枕無憂。
首先,李泰肯定不會就此收手,說不定還在進行著新的陰謀。
而且,他對長安的掌控還遠遠稱不上牢固。
與其說是統治者,他這個“監國”更像一個管家。
苦活累活都得他干,卻沒有什么權力。
不但軍權一點也沾不到手。
連名義上的文官下屬之中,都混雜著不少蟲豸,在對他陽奉陰違,扯他后腿。
他身為這個帝國名義上的執政者,在首都卻一點也感覺不到安全。
反而處處小心,處處驚心,連宮殿都不能亂串門。
憋屈極了。
長安、乃至整個大唐,還欠一次掘地三尺的大改革。
“還是遼東好啊,從百姓、官吏到軍隊,都由我一手塑造,只聽令于我一人……”
李明又開始想念自己的根據地了。
他本以為,自己當上監國以后,重心會逐漸從遼東一隅,轉移到治理全國上來。
畢竟整個大唐,總比平、營兩州強多了吧?
然而,他錯了。
越是統治得深入,他越是感到,一套嶄新高效的、從基層到頂層都由自己設計的組織架構,是多么的不可或缺。
唐朝雖然至今才二世,但整套基本政治體制,包括均田制、府兵制和租庸調,都源自北魏孝文帝時期。
歷經北朝五朝和隋,這套體系已經運行了一百多年,積累了一定量的bug,顯得有些臃腫而不合時宜了。
“我如果繼續呆在長安,按部就班地從監國變成太子,等待即位。
“就意味著我還得繼續忍受這套體制,忍受十幾、甚至幾十年。
“到時候,現行體制的既得利益集團更為強大,我繼位以后還改革得動嗎?
“更何況,在這幾十年里,我自己還得活得謹小慎微,忍受著反對黨對我的攻擊,甚至可能還得遭遇幾次暗殺……”
不論從國家的角度,還是從個人的立場。
繼續滯留長安都不是個好主意。
李明從沒有像現在這樣,回到遼東,積蓄力量,從北向南給全國來個徹徹底底的大改革。
按照自己的設想,將大唐完全塑造成自己的形狀。
“不不……不可以逃避問題。
“在長安遇到的麻煩,就在長安解決。”
李明再次把思路從遼東拉扯了回來。
好不容易爬到監國這個高度,而且自己這個開局還不錯,把國家治理得也還行。
從表面上看,一切順利。
真的要讓他突然拋棄這一切,重新上山打游擊。
還是需要不小的勇氣的。
“冷靜,事情一件一件來。
“第一件大事,是確認真正的幕后黑手身份,真的是李泰么?”
這時,馬車也來到了他今晚出宮的目的地。
狄府。
隨行的禁軍揚起砂鍋大的拳頭,砰砰敲門。
“誰啊~”
看門管家打著哈欠,罵罵咧咧地出來了。
一看見全副武裝的禁軍和來自宮中的豪華馬車,人都愣住了。
府上的狄大官人犯了什么大罪,怎么大半夜被宮里的貴人敲門請喝茶了?
“我我我……奴這就去叫狄家郎君出來相迎!”
李明從車窗探出腦袋來:
“這倒也不必,我只找狄仁杰。”
管家自然是不敢懈怠,把狄仁杰和他的犬父狄知遜,都從床上叫了起來。
“殿……殿下?”
狄知遜完全被嚇醒了,已經把自己從小到大干過的所有壞事,從小時候把鼻涕甩到哥哥碗里開始,全部回憶了一遍。
在長安當官的都知道,李明殿下和他的鷹犬,特別喜歡在半夜突襲貪官的家。
狄知遜回憶了好幾遍,愣是沒想起自己任上干了什么虧心事,居然驚動殿下大半夜造訪……
狄仁杰看著犬父這不成器的模樣,滿臉黑線,故意大聲說:
“明哥,你是來找我的吧?”
“是噠。”
李明從車廂里蹦了下來:
“進去詳談。
“狄司馬,多有打擾,還望海涵。”
“哪里哪里!”狄知遜對兒子的小伙伴畢恭畢敬。
狄知遜現在還擔任著鄭王、也就是太上皇李淵的親兒子李元懿的兵曹參軍,尊稱其一句“司馬”算是客套。
鄭王李元懿還沒有去鄭地就藩,因此狄家還能留在京城。
皇子基本都去外地當藩王了,可太上皇給皇子們生的一堆低齡“皇叔”,倒還有很多還留在京城。
…………
“你和來俊臣組織人手,將所有的工作重心,放在李泰身上。”
李明吩咐狄仁杰道。
第一步,先問有沒有。
親王不能明著查,先不說可能走漏消息。
更會在政壇掀起軒然大波,把暗流涌動的朝廷卷成一鍋粥,乃至于讓神經敏感的李二陛下在千里之外發出尖銳爆鳴。
所以這筆案子,他要用“自己人”來暗中查訪。
李二老爹有張亮、李君羨,李二的兒子則有來俊臣、狄仁杰。
“這些大案疑案要案……真的是魏王干的么……”
狄仁杰聽李明講述了案件經緯,感到后背發涼,睡意全無。
“那倒也未必。”
李明說道。
“你們只要查出一點蛛絲馬跡,就立刻通知我,我即刻以叛國罪逮捕李泰。”
狄仁杰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李明看了他一眼,繼續說道:
“如果沒有發現證據,就捏造證據,我還是以叛國罪逮捕李泰。”
狄仁杰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
6◇9◇書◇吧
“三個嫡子中,李承干隨軍出征,李治還在京中。這兩人雖然動向不明,但總體還算可控。”
李明解釋說明道:
“但是李泰,李泰那廝一直在洛陽的老巢,一待就是幾個月,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在和他的兄弟們通信聯絡感情。”狄仁杰補充一句:
“平時我們也有在盯他的。”
只是李泰非常謹慎,府上很難滲透,委員會只能通過打入郵驛站的內鬼,偷偷查看李泰的通信。
而李泰那貨,連說話都彎彎繞繞的,寫信更是晦澀難懂,足以編纂一本“李泰寓言”。
如果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根本不知道這貨在說什么。
李明點點頭:
“那就繼續,加大力度。”
要是條件允許,他恨不得念一句“他日若遂凌云志”,把李泰給圖圖了。
當自己的屁股坐到了頂點這個位置上,他的立場也隨之一轉攻勢,迫不及待地要迫害有威脅的兄弟了。
可惜,條件不允許。
唐朝還沒深刻領會“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先進理念,毫無理由地殺人,連李世民陛下都吃不消這么干。
尤其針對的還是陛下的心肝大寶貝李泰。
而李明現在只是個管家,想殺李泰也沒人執行。
退一萬步,就算他真的通過陰謀詭計把李泰嘎了。
等李世民陛下回來,一準就把李明的儲君給擼了,讓李治撿洋落。
所以,李明只能尋個理由,先把李泰給扣起來,至少關到李世民回來。
饒是如此,他也已經冒了極大的政治風險了,在接下去的幾個月,一定會遭受無數蟲豸的彈劾。
“總之,要把李治的罪名做實,最好能直接收集到李泰有罪的有力證據。”李明交待道:
“如果沒有證據,那捏造的證據也要符合邏輯,建立清晰的證據鏈,并把我和你們自己撇清,否則容易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狄仁杰鄭重地點頭:
“知道了——
“明哥,最近后宮也有異動。
“前幾日,韋貴妃讓所有宮人暫避,在寢殿接待其他嬪妃直到深夜,似乎在商量什么。”
李明雖然住在后宮的立德殿,但為了避嫌,從不在后宮其他妃嬪的地盤上亂竄。
否則,朝中那群蟲豸是真的會編造他“銀亂后宮”的謠言的。
盡管他現在還是個沒發育的小寶寶。
所以,對其他姨娘們平時在干什么,李明只能通過母親楊氏、以及打入太極宮的密探,得到二手的消息。
踏媽的,太極宮是打地鼠的巢穴嗎,一個一個冒頭……李明咂了咂嘴,安排道:
“重心還是在李泰那兒,相比洛陽那邊的威脅,后宮還是可控的。”
“好的。”狄仁杰點點頭:
“那么,最近的粟特人詐騙案……”
“你們就不必管了,刑部能干的事情,就讓他們來做吧,你們節約精力,用在更重要的事情上。”
李明說道。
這么分配任務,能把官方民間的各部門都調動起來,不至于出現“一核有難八核圍觀”的現象,是很合理的。
然而,狄仁杰卻皺了皺眉,欲言又止。
“有什么問題嗎?”李明問。
“嗯……說起粟特人騙錢,讓我想起了一件案中案。”狄仁杰思索道。
李明:“什么案子?”
狄仁杰:“河間郡王遇刺案。”
這起案子,是李明和名偵探狄仁杰一起辦的。
小狄的法醫功底——確切地說,用銀針捅喉嚨——讓李明大開眼界。
李明感到不解:
“?李孝恭和傳銷有什么關系?”
狄仁杰:“明哥,你記不記得河間郡王娶的那幾個姨娘?”
李明:“記得,一共七個小妾,漢人胡人都有。”
這也讓李孝恭榮獲“七星瓢蟲”的綽號。
只有取錯的名字,沒有叫錯的綽號了屬于是。
狄仁杰繼續說道:
“李孝恭的七個妾室之中,有一個,好像是老六,就是粟特人。”
經小狄一提醒,李明也有點回憶起來了:
“對對對!好像和李孝恭幾個兒子里的……老三,好像叫李崇真,有一腿。”
李孝恭的七個小秘,大多與他的三個兒子私通。
這也算是老李家的家學淵源了,不愧是宗室大將。
“沒記錯的話,李崇真當時也遭遇了騙局,被騙光了積蓄。”
狄仁杰的記性還是很不錯的:
“這也是他被懷疑弒父,在大理寺獄吃了幾天牢飯的原因。”
“對對對,我都差點忘了。”李明一拍腦門。
“你覺得,那個粟特人六姨娘,或許參與了這件案子?”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能波及萬人、涉案百萬貫,這起騙局持續的時間不會太短。”
名偵探狄仁杰沉思道:
“李崇真被騙一事,也許就是同一伙人干的。就算不是,也有可能互相認識。
“而那個六姨娘,不排除是騙子的同黨,勾引李崇真入局。”
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單憑這點猜想抓人肯定是不夠的。
但狄仁杰的腦洞,確實也為案件偵辦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突破口。
在眼下,要說有哪樁大事能和處理李泰的緊急性相提并論,那就是詐騙案了。
一個處理不當,首都就又要亂起來了。
“我會讓刑部好好查她的。”李明點頭道。
…………
與狄仁杰商議完畢,李明離開狄府。
犬父狄知遜正恭恭敬敬地候在門口。
“打擾了。”李明姑且和小伙伴的家長客套一句。
狄知遜都快等睡著了,忍著困意道:
“啟稟殿下,由于鄭王殿下即將就藩,臣也即將赴往鄭地就職。”
李明眉頭一皺:
“那狄仁杰呢?”
我的間諜頭子呢?
要是因為“父母工作變動”這個理由,導致我失去一臂,那可就太無厘頭了。
“犬子自然還是留在長安的,隨時恭候殿下差遣。”
犬父趕忙表忠心。
誰都知道李明殿下的重量級,他才沒有蠢到放棄李明這條粗壯大腿。
李明的眉毛舒展開來:
“那就辛苦你們狄家了。”
他正要走,見老狄欲言又止。
說話像前列腺發炎,這是你們狄家的家族傳統么……李明心里猛烈吐槽,不得不停下腳步,開口問道:
“狄司馬還有何事?”
“那個……”狄知遜像尿不盡一樣,嗯嗯啊啊了半天,做了好久的思想斗爭,壓低聲音道:
“晉王殿下,這段時間常與鄭王殿下來往。”
晉王……李治?
他和阿叔李元懿混在一起干什么?
走親戚?
不至于,現在離過年還有幾個月呢。
奶奶的,嫡子們的一舉一動,真是讓人緊張……
坐在回宮的馬車上,李明的心情沒有絲毫輕松,反而越來越不安。
他的眼睛看著長安的街景,心思早就飛到了東北。
只有在東北,在自己的地盤上,他才能感到久違的安寧……
“軍權,根本原因是,我在長安沒有軍權。”
李明喃喃道。
大唐的軍隊,他始終沒有機會染指。
連個“大將軍”的虛職有沒有撈到手。
他本想利用薛萬徹、侯君集,像和平演變張儉的營州都督府一樣,逐漸把唐軍收入麾下。
然而,這兩人都擔任了文職尚書,也被調離了軍隊。
好像李世民陛下一直防著他似的。
讓他在遼東保有一支赤巾軍,已經是皇帝能容忍的局限了……
“但我人在長安,絕不能任人魚肉,把安全交與他人之手。
“雖然我沒有統兵之權,但不代表我不能與長安駐軍搞好關系。人心都是肉長的,關鍵時刻或許能有奇效。
“而長安最重要的一支軍隊,是……”
李明短暫地梳理了一下城中的力量分布,一個名字呼之欲出——
李君羨。
以及他的玄武門屯衛。
…………
“晉王殿下,久……久疏問……那個,沒有常常來看殿下,是下官的失職,請見諒哈。”
右屯衛將軍常何,搓著手、粗著喉嚨,有些手足無措地招待著。
他沒想到,晉王李治會突然造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