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7章 中共中央“群龍有首” (2)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其快捷的傳播速度,在電視還很不普遍的年月,顯得非常重要。《人民日報》則是中央機關報,是中國輿論界的“帶頭羊”,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在當時,不論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還是《人民日報》,都在“輿論總管”姚文元的嚴密管轄之下。在這些重要的新聞傳媒,姚文元都安插了自己的羽翼。盡管姚文元已經(jīng)被捕,但是,拘捕“四人幫”的消息一旦被姚文元的那些羽翼獲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一廣播,只消幾分鐘,全中國、全世界都知道了。

須知,當時僅僅拘捕了“四人幫”以及毛遠新,“四人幫”還有眾多的幫派骨干在各地,還在各個部門。尤其是上海,是“四人幫”的基地,那里的“四人幫”幫派骨干,正在摩拳擦掌、調(diào)兵遣將,要求“同志擔任中國主席”……

葉劍英最初的打算是嚴密封鎖拘捕“四人幫”的消息,先保密兩個月,不讓外界知道。“先保密兩個月”,顯然是為了爭取時間,逐步解決各地、各部門的“四人幫”幫派骨干。

葉劍英說,這是按照“跑時的辦法辦”。所謂“跑時”是指1971年9月13日突然逃跑,摔死在蒙古溫都爾汗。當時封鎖了消息,實行嚴格保密。葉劍英這時打算采用當年的辦法。

葉劍英選擇了他最信得過的將軍,去完成這兩項重大使命──奪取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人民日報》的領導權(quán)。耿飚這人,在《選集》第四卷《關于平津戰(zhàn)役的作戰(zhàn)方針》一文中,這么提到他:

我華北楊羅耿兵團以九個師包圍三十五軍三個師,是絕對優(yōu)勢。

所說的“楊羅耿兵團”,也就是楊得志、羅瑞卿、耿飚所領導的兵團。這個兵團是1947年7月在晉察冀新組建的野戰(zhàn)軍,司令員為楊得志,政治委員是羅瑞卿,而耿飚為參謀長。

楊得志曾這樣談及他的“老搭檔”耿飚:

我和耿飚同志相識多年了,我倆都是湖南醴陵人。長征到達哈達鋪,紅一團改編為中國工農(nóng)紅軍陜甘支隊一大隊,我任大隊長,他任參謀長。從此以后,在晉察冀野戰(zhàn)軍、在華北野戰(zhàn)軍二兵團、十九兵團,參加平津戰(zhàn)役、打太原、攻蘭州,進軍大西北到寧夏,直到抗美援朝出國作戰(zhàn)前期,我們一直在同一個單位,而且一直是我任司令員,他任參謀長。耿飚同志是一位出色的參謀長,他那過人的記憶力和大戰(zhàn)之中清醒的頭腦,是許多老同志所稱贊的。

耿飚在1925年加入中國青年團,1928年轉(zhuǎn)入中國。

此后他擔任過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三軍師干部教導隊隊長,第一軍團團參謀長、團長、師參謀長。在兩萬五千里長征時,耿飚是前衛(wèi)部隊紅四團團長。在抗日戰(zhàn)爭中,他擔任八路軍129師385旅副旅長兼副政委和參謀長。1944年后,擔任晉察冀軍區(qū)副參謀長。

耿飚和葉劍英結(jié)下深厚友誼,是在抗日戰(zhàn)爭結(jié)束之后:1946年1月,葉劍英作為“軍調(diào)處執(zhí)行部”的代表前往北平,耿飚擔任方面交通處處長、副參謀長,與葉劍英共事。所以,耿飚成了葉劍英的老部下。那時,耿飚隨代表團住在北京飯店,而葉劍英則住在東華門附近的翠明莊。精明的耿飚居然在葉劍英住處發(fā)現(xiàn)了國民黨特務埋在地毯下的竊聽器。葉劍英把國民黨代表約到翠明莊來,耿飚當場掀開地毯,挖出竊聽器,使國民黨代表十分尷尬……

在國共和談破裂之后,耿飚出任第19兵團副司令兼參謀長,作為“楊羅耿兵團”的三巨頭之一,轉(zhuǎn)戰(zhàn)華北、西北。耿飚是正兒八經(jīng)的將軍,可是,后來耿飚卻奉命“改行”,去當外交官了。他先后擔任了中國駐瑞典、巴基斯坦、緬甸大使,外交部副部長。

在“文革”中,耿飚被打入“牛棚”。

當九大即將召開時,外交部的黨員們選耿飚為九大代表,可是外交部卻有人借口耿飚尚在“牛棚”,還在接受“審查”,把耿飚的名字從代表名單中劃掉。此事被周恩來獲知,報告,同意把耿飚列入九大代表名單。這下,耿飚也就結(jié)束了“牛棚”生活。

于是,在1969年5月,耿飚被任命為駐阿爾巴尼亞大使。

1971年1月,耿飚因病回國休養(yǎng)。病愈后,經(jīng)周恩來提議,任命耿飚為中央對外聯(lián)絡部部長。

耿飚為人正直,上任不久,便得罪了。

本來,跟中央對外聯(lián)絡部沒有什么工作聯(lián)系。一樁小事,使她領教了耿飚的脾氣:此人,頗愛攝影,又愛出風頭。她想在《人民畫報》上開一個她的攝影專欄,不斷發(fā)表“峻嶺同志”的攝影作品。“峻嶺”,也就是的筆名。

《人民畫報》是以多種文字向世界發(fā)行的雜志,屬于外文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又屬外文局領導,而外文局則歸中央對外聯(lián)絡部管轄。由于的地位特殊,《人民畫報》打了報告向外文出版社請示,外文出版社把報告轉(zhuǎn)到外文局,外文局上報中央對外聯(lián)絡部,也就到了耿飚手中。耿飚認為,《人民畫報》無此先例,企圖憑借她特殊的政治地位破例,不行!

消息飛快地傳進的耳朵。為此大大地生了耿飚的氣,以致有一回在春節(jié)團拜會上,逐一與參加團拜的領導人握手,等見到耿飚時卻一扭頭!站在耿飚旁邊的發(fā)覺了這一“細節(jié)”,問起耿飚來,方知為了《人民畫報》的事,對耿飚竟一直耿耿于懷……

當然,《人民畫報》的事,只是小事一樁罷了。在看來,耿飚和外交界的姬鵬飛、黃鎮(zhèn)一樣,都是“周恩來的人馬”。所以,對他們很惱恨。在粉碎“四人幫”的緊急時刻,葉劍英急調(diào)耿飚這位有著多年“文官”經(jīng)歷的武將。

耿飚后來在1998年出版的《耿飚回憶錄》中這么寫及:

(1976年10月)6日晚上8點來鐘,我家中的紅機子電話鈴響了,是華國鋒本人的聲音。他要我坐自己的汽車,迅速趕到中南海懷仁堂。

一進中南海西門,我見到崗哨比平時增多了,有一種緊張的氣氛。走進懷仁堂,看見華國鋒、葉劍英同志正與北京衛(wèi)戍區(qū)司令員吳忠等在交談。

這時我才知道,華國鋒和葉劍英在征得中央政治局多數(shù)同志同意后,已對、張春橋、王洪文、姚文元及其在北京的幫派骨干實行隔離審查。

華國鋒同志立即向我交代任務:“你和邱巍高(北京衛(wèi)戍區(qū)副司令員)到中央廣播事業(yè)局去,要迅速控制住電臺和電視臺,不能出任何差錯,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葉帥鄭重囑咐我:“要防止發(fā)生混亂,防止泄密,注意安全。”

華國鋒同志問我:“你要不要帶支手槍?”

“手槍不必帶了,”我說,“但是須有你的手令。”

他說:“好!”當即提筆給當時的廣播事業(yè)局局長鄧崗寫了一道手令:“鄧崗同志:為了加強對廣播、電視的領導,中央決定,派耿飚、邱巍高同志去,請你們接受他倆的領導,有事直接向他們請示。華國鋒。10月6日。”

“光我們兩個去還不行,”我說,“請你把守衛(wèi)廣播事業(yè)局的警備一師的副師長找來,和我們一起去。”

出發(fā)前,華國鋒同志對我說:“一切交給你去辦了。總的原則是可以采取處理事件的辦法,內(nèi)部已發(fā)生了變化,但外面不要讓人看出異常來。”

我、邱巍高和警備一師副師長王甫三個人到達廣播大樓時已將近晚上10點鐘了。

我們從警備部隊中挑選了20名戰(zhàn)士。

我?guī)е?0名戰(zhàn)士直奔局長鄧崗的辦公室。

他看完華國鋒手令,好久不說話。我見他在思索猶豫,就對他說:“你如果想給姚文元打電話請示,也可以。”

他似乎明白了我話中的含義,連忙說:“沒必要了。”

我接著說:“那好,請你把領導班子的人統(tǒng)統(tǒng)找到你辦公室,就說有事要商量。”

鄧崗召集來的廣播局核心小組成員有11位,在這個會議上,我把華國鋒手令念了一遍,要求大家遵照黨中央的指示,把工作做好。23點40分,鄧崗又召集各部門領導的緊急會議,傳達了中央的指示。

接著,我給華國鋒同志打電話報告:“已經(jīng)控制住了,領導人都在我這里,你放心。”

據(jù)邱巍高同志后來告訴我,他當時作了四項布置:第一是控制電臺的要害部位,如直播室、機房、制高點等,加強了崗哨

和驗證;第二是保持電臺秩序的穩(wěn)定,內(nèi)緊外松,不要讓別人看出異常來;第三是保證所有進駐人員的安全;第四是對警備部隊進行教育。

10月6日晚上的事,第二天在廣播事業(yè)局內(nèi)部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全知道了。廣大干部和群眾對粉碎“四人幫”的行動是衷心擁護和非常高興的。個別人思想上比較緊張,但表面上也很正常。

我們奉命奪回在這個重要宣傳陣地的領導權(quán),總的來說比較順利,取得了這場特殊戰(zhàn)斗的重大勝利。后來有的文章說耿飚帶了多少軍隊去占領電臺,其實這是誤傳。14日,黨中央公布了粉碎“四人幫”的消息,我完成了黨中央交給的任務,

隨后撤離了中央廣播大樓。

1984年6月,耿飚在接受中央文獻研究室同志的采訪時,也回憶了1976年10月6日那個不平常夜晚的不平常經(jīng)歷,其中有的細節(jié)是《耿飚回憶錄》中所沒有的:

我正在家等著,華國鋒果真來電話了,要我馬上到懷仁堂去。我知道開始行動了,放下電話就往懷仁堂趕。大概是9點左右到的,一看葉帥也在那里。我問:“解決了嗎?”葉帥點點頭:“已經(jīng)解決了。”我高興地說:“太好了!”華國鋒走過來說:“斗爭剛開始,還不能太樂觀。”于是,他就讓我去占領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葉帥伸手指著我,嚴肅地叮囑道:“快去!一定要趕快控制直播室!”我望了望四周,問:“人呢?我?guī)дl去呀?”華國鋒說:“我這里沒人,等一會兒衛(wèi)戍區(qū)的邱巍高同志和你一塊去。怎么接管,你倆想辦法。”說完,他又俯在桌上寫了張條子,遞給我說:“你把這個交給鄧崗,就說這是中央的決定。”我接過紙條看了看,上面寫的大意是:鄧崗同志:為了加強廣播電臺的領導,現(xiàn)派耿飚同志前來負責電臺工作,你們要服從他的領導。最后是華國鋒的簽名。僅僅就這么幾句話。向我交代完任務,華國鋒和葉帥就出去了。不一會兒,北京衛(wèi)戍區(qū)副司令邱巍高來了。我把中央決定接管電臺的事簡單說了一遍。隨后我問:“你帶武器沒有?”他說:“沒有。”我說:“不帶槍不行,你馬上找兩支手槍,咱倆一人一支。”他答應一聲出去了。工夫不大,就拎著兩支手槍回來。

我倆把槍挎在身上。邱巍高有些擔心地問:“就咱們倆人行嗎?”我問:“你下面有部隊沒有?”他說:“衛(wèi)戍區(qū)在電臺大樓有一個營。”我又問:“這個營屬于哪個團?”他說:“三團。”我說:“你馬上把這個團的團長找來,讓他

跟我們一塊行動。”于是,邱巍高又立刻打電話把一個姓王的團長找來了。我一看時間不早了,就帶著他們兩人乘一輛吉普車,直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在車上,我把考慮好的行動方案說了一下,他倆都同意。

近10點鐘,我們趕到了電臺大樓。那個王團長先把警衛(wèi)營的營、連、排干部全部召集起來,下令聽從我指揮。我就說中央最近得到情報,有一伙特務要破壞電臺大樓,我們要提高警惕,加強保衛(wèi)。從現(xiàn)在起,沒有我簽發(fā)的通行證,誰也不許出入電臺大樓。大伙一聽,情緒都很高。我挑選了20名戰(zhàn)士,10名由邱巍高帶著控制直播室,我?guī)е硗?0名戰(zhàn)士直奔黨委值班室。那晚正好是鄧崗在值班,這個人我認識,在延安的時候曾一起在抗大學習過。

“**”中,他也被打成走資派,我們又一塊到“五七”干校勞動改造。1974年四屆人大召開以后,由周總理提名他才出任廣播事業(yè)局局長。雖然他工作兢兢業(yè)業(yè),謹慎小心,唯恐出一絲差錯,但姚文元對他仍很排斥,公開聲稱要“撤換”他。我走進辦公室來,鄧崗站起來吃驚地望著我,我就把華國鋒寫的那張紙條交給他。他仔細看了看,仍然愣愣地看著,似乎仍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事。我就說:“派我來這里主持工作是華總理和中央的決定,你要不相信想打電話向姚文元請示也可以。但不許出去,電話就在這里打。”

他扭頭看了看守在門口的兩名衛(wèi)兵,勉強笑笑說:“我不打電話,沒有什么要請示的,我服從中央的決定。”

我說:“那好,那你就把電臺的黨委成員,各部室主任全部找來,先開個緊急會議。”鄧崗照我說的辦了。等把這些人都召集到會議室以后,我又在會議室門口放了兩名衛(wèi)兵,任何人只許進不許出。我對他們別的沒有講什么,只宣布說,我和各位一起在此辦公。至少在三天三夜之內(nèi),你們誰也不許離開這間屋子。吃飯、喝水,部隊的同志會給送來。你們都明白了?

這些人都忙不迭地連聲說:“明白了!明白了!”

就這樣過了3天。一看情況還不行,我說,還要加兩天。一共關了5天。

到第6天,我就允許一部分黨委委員回家了。臨走之前,我對他們說:“這幾天這里發(fā)生的事,你出去以后一個字也不準說,誰要是到外面泄露了被查出來,什么后果我不說你們也該懂得。”這些黨委委員都點頭表示:“我們懂!我們懂!”

從10月6日晚上開始,我和電臺的同志一起共同搞了十多天。在這十幾天內(nèi),我鞋襪不脫,瞌睡了就在地板上打個盹。

華國鋒和葉劍英是在和耿飚談話之后,這才乘上紅旗牌大轎車從中南海懷仁堂駛往玉泉山的。

耿飚只過了十幾天“鞋襪不脫”的生活,而葉劍英原定是“保密兩個月”。內(nèi)中的原因便是本書一開頭就寫及的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韋德在1976年10月12日捅破了那層窗戶紙,于是全世界都知道“毛的遺孀被捕”,葉劍英再也無法保密了……

遲浩田奉命進駐《人民日報》

在耿飚奉命進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同時,葉劍英和華國鋒選派遲浩田將軍緊急接管《人民日報》社。

遲浩田是北京軍區(qū)副政委。當時他正在唐山指揮抗震救災,突然接到葉劍英的電話,說是派出專機接他立即回北京。

《人民日報》是中國第一大報,是中央的喉舌。

眾所周知,中國的“反右派運動”,是從1957年6月8日開始的。這一天,《人民日報》發(fā)表了著名的社論《這是為什么?》,打響了“反右派運動”的第一炮。

據(jù)吳冷西回憶,就在《人民日報》發(fā)表這篇社論的前一天——1957年6月7日——通過秘書胡喬木約他談話:

(在談了一通別的事情之后)話題一轉(zhuǎn),直截了當?shù)貙ξ艺f,今天找你來,主要不是談這些,而是中央想調(diào)你去《人民日報》主持編輯工作,看你是不是愿意去。

話題這么一轉(zhuǎn),我感到很突然。我事前毫不知情,就是喬木通知我去主席處談話時也沒有透露半點消息。所以我當時沖口而出說了一句話:“我毫無思想準備。”

遵照的指示,吳冷西取代鄧拓,主持《人民日報》筆政──因為早已不滿于鄧拓,批評他是“死人辦報”。

對于《人民日報》來說,1966年6月1日又是一個歷史性的日子。這天,《人民日報》發(fā)表了著名社論《橫掃一切牛鬼蛇神》,表明正式號召開展“**”──雖說在1966年5月16日中央發(fā)出了關于“**”的《通知》,但是正式見諸《人民日報》,則是從1966年6月1日這篇社論開始的。

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10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1)第13章 “宣傳華國鋒”的熱潮 (1)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36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7)第58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4)第55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1)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10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1)第67章 華國鋒的“淡出” (2)第50章 大論戰(zhàn)推向全國 (1)第14章 “宣傳華國鋒”的熱潮 (2)第42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3)第29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5)第20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5)第66章 華國鋒的“淡出” (1)第32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3)第30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1)第26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2)第59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5)第53章 大論戰(zhàn)推向全國 (4)第11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2)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2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1)第53章 大論戰(zhàn)推向全國 (4)第44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1)第10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1)第5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4)第39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3)第60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6)第66章 華國鋒的“淡出” (1)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3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2)第12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3)第44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1)第55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1)第41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2)第32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3)第37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1)第58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4)第38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2)第42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3)第14章 “宣傳華國鋒”的熱潮 (2)第4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3)第10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1)第37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1)第42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3)第54章 大論戰(zhàn)推向全國 (5)第67章 華國鋒的“淡出” (2)第47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4)第41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2)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25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1)第64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4)第44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1)第67章 華國鋒的“淡出” (2)第1章 序第25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1)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64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4)第14章 “宣傳華國鋒”的熱潮 (2)第22章 “兩個凡是”的迷誤 (1)第21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6)第42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3)第21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6)第26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2)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25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1)第34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5)第57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3)第41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2)第68章 華國鋒的“淡出” (3)第33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4)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67章 華國鋒的“淡出” (2)第35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6)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3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2)第22章 “兩個凡是”的迷誤 (1)第11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2)第7章 中共中央“群龍有首” (2)第17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2)第68章 華國鋒的“淡出” (3)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10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1)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20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5)第31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2)第3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2)第66章 華國鋒的“淡出” (1)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12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3)第49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6)第39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3)第19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4)第44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1)第37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1)
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10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1)第13章 “宣傳華國鋒”的熱潮 (1)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36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7)第58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4)第55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1)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10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1)第67章 華國鋒的“淡出” (2)第50章 大論戰(zhàn)推向全國 (1)第14章 “宣傳華國鋒”的熱潮 (2)第42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3)第29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5)第20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5)第66章 華國鋒的“淡出” (1)第32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3)第30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1)第26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2)第59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5)第53章 大論戰(zhàn)推向全國 (4)第11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2)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2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1)第53章 大論戰(zhàn)推向全國 (4)第44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1)第10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1)第5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4)第39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3)第60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6)第66章 華國鋒的“淡出” (1)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3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2)第12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3)第44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1)第55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1)第41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2)第32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3)第37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1)第58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4)第38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2)第42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3)第14章 “宣傳華國鋒”的熱潮 (2)第4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3)第10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1)第37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1)第42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3)第54章 大論戰(zhàn)推向全國 (5)第67章 華國鋒的“淡出” (2)第47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4)第41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2)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25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1)第64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4)第44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1)第67章 華國鋒的“淡出” (2)第1章 序第25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1)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64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4)第14章 “宣傳華國鋒”的熱潮 (2)第22章 “兩個凡是”的迷誤 (1)第21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6)第42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3)第21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6)第26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2)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25章 鄧小平第三次復出 (1)第34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5)第57章 中央工作會議上的交鋒 (3)第41章 尖銳對立的20天 (2)第68章 華國鋒的“淡出” (3)第33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4)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67章 華國鋒的“淡出” (2)第35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6)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3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2)第22章 “兩個凡是”的迷誤 (1)第11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2)第7章 中共中央“群龍有首” (2)第17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2)第68章 華國鋒的“淡出” (3)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10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1)第18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3)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63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3)第20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5)第31章 (上)精心選擇突破口 (2)第3章 大轉(zhuǎn)折前的急轉(zhuǎn)彎 (2)第66章 華國鋒的“淡出” (1)第65章 新時期的里程碑 (5)第12章 華國鋒確立了領袖地位 (3)第49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6)第39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3)第19章 華國鋒走過的道路(4)第44章 “真理標準”大論戰(zhàn) (1)第37章 (下)精心選擇突破口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台安县| 清水县| 孟州市| 乌兰县| 嘉定区| 汾西县| 金乡县| 盐城市| 房山区| 木里| 永州市| 桐柏县| 建湖县| 乐昌市| 大荔县| 永和县| 洱源县| 公主岭市| 肥乡县| 黄冈市| 汝南县| 七台河市| 辰溪县| 睢宁县| 和林格尔县| 金乡县| 郓城县| 得荣县| 常宁市| 会东县| 定结县| 防城港市| 于都县| 陆川县| 北辰区| 淮北市| 平顺县| 大埔区| 日喀则市| 凤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