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景公走后,晉國君臣感覺到齊國不服晉國,晉國的盟主地位被動搖了,羊舌肹[xī]向晉昭公出主意說:“諸侯們不是一條心了,不用武力威脅,想必就會失去霸業。”
晉昭公認為有道理,于是,進行大閱兵,總計戰車四千乘,甲士三十萬人,羊舌肹對晉昭公說:“德雖然不夠,但是軍威足夠用了。”
先派使者拜見周王,請周王派出大臣參加會盟,并以周王的名義通知各國諸侯,約定在秋七月在平邱集會。諸侯們聽說周王派大臣參加了,上有周王下有晉國,都不敢不去。
七月,晉昭公留下韓起守國,自己率領荀虒[sī]、魏舒、羊舌肹、羊舌鮒、籍談、梁丙、智躒等人,把四千乘戰車全部帶去,向濮陽城進發,到了濮陽,扎下軍營三十余座,到處都是晉國兵馬。
齊、宋、魯、衛、鄭、曹、莒、邾、滕、薛、杞、小邾十二路諸侯陸陸續續都齊了,看到晉國帶這么多兵馬,都感到害怕,心里不痛快。
歃血結盟的當天,各國諸侯登上盟壇,羊舌肹主持講話:“本國先臣趙武,和楚國簽訂休戰盟約,楚靈王熊虔[qián]沒有信用,自取滅亡,現在我們國君把大家召集來,目的是再次聲明,尊重天子,幫扶弱國,抑制蠻橫的強國,共同維護中原和平,歃血定盟。”
諸侯們都隨聲附和答應盟誓,只有齊景公不理不睬,跟沒聽見一樣。
羊舌肹問:“齊侯不愿盟誓嗎?”
齊景公說:“諸侯不是一心,盟誓可以制約他們。如果都是一心,盟誓還有什么用?”
羊舌肹說:“如果軍候認為誓言有錯,我國國君愿帶甲車四千乘,到齊國請罪。”沒等他說完,壇上鼓聲響起,盟壇周圍晉國的各營,全都樹起大旗,各營中鼓聲雷動,人喊馬嘶,幾十萬人一齊吶喊,那真是地動山搖。盟壇又高,這些諸侯看得真切,都為齊景公捏把汗。
齊景公擔心自己吃虧,馬上服軟改詞說:“大國既然號召盟誓,那自然有盟誓的道理,寡人怎么敢例外呢?”
就這樣,晉景公侯先歃[shà],然后是齊、宋等國依次進行。
儀式結束以后,邾、莒兩國因為經常被魯國侵伐,向晉昭公告魯國的狀,晉昭公當場把魯昭公趕出會場,把魯國上卿季孫意如抓了起來。
事后,魯國大臣子服惠伯私下對荀虒說:“魯國的面積比邾、莒加起來還要大十倍,晉國怎么遺棄大國,幫助小國,那樣的話逼著我們魯國與楚國聯盟,這樣對晉國有什么好處呢?”
荀虒跟晉昭公一說,晉昭公感覺是那么一回事,就把意如放了。從那以后,諸侯們越來越不尊重晉國了,威信越來越差。晉國也就不能再主持會盟。
晉國已經墮落,晉頃公不能完全掌握晉國國政,晉國六卿明爭暗斗,為了爭奪權力,不擇手段。
荀寅與士吉射兩家是兒女親家,關系密切,韓不信,魏曼嫉妒兩家走得近。荀躒手下有一位寵信的家臣叫梁嬰父,荀躒想要提拔他入朝為官,嬰父仗憑著荀躒對自己的寵信,野心很大,想要把荀寅趕走,頂替他的位置,沒有不透風的墻,兩人的密謀,被荀寅知道了,所以荀躒也跟范氏,中行氏關系惡化。
上卿趙鞅有一位侄子叫趙午,一直據守邯鄲,趙午的母親是荀寅姐姐,所以趙午是荀寅的外甥。
這年,趙鞅想要安排趙午到其他地方,把邯鄲交給其他人管理,趙午不聽從安排,趙鞅很生氣,就把趙午騙到晉陽殺了。
荀寅因為趙鞅沒有給自己通個氣就把自己外甥殺了,太不把他放在眼里了,就與士吉射商議,準備一同討伐趙鞅,為趙午報仇。
趙鞅有位謀臣叫董安于,當時為趙鞅守衛晉陽城,知道了荀寅和士吉射的計劃,特意來到絳州,告訴趙鞅說:“范氏和中行氏兩家關系親密,一旦合起伙對付您,恐怕不容易對付,主公要早做準備。”
趙鞅說:“晉國有規定,晉國的六大家族,哪一家先挑起禍端,其他家族就可以把他除掉,所以要等他們先動手后,我們見機行事。”
董安于說:“等到他們動手,我們沒有準備,萬一有個疏忽,不就晚了嗎?與其多人受難,不如一個人死,如果有事,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趙鞅執意不肯,董安于就在私下里,瞞著趙鞅收集兵將,盔甲,訓練武士,等待荀寅和士吉射兩家動手是,隨時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