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去世,世子驩(guàn)主喪,即位后稱為襄公。
晉襄公陪同父親文公的靈柩,從絳城(晉國的都城)運送到曲沃下葬,出了絳城大門不遠,突然靈柩中傳出聲音,像是牛的叫聲音,聲音沉悶但是傳得很遠,距離靈柩遠的人順著聲音,發現這邊的人們神色不對,才意識到是從靈柩中傳出來的,眾人都聽得見,靈柩越來越重,最后,壓的馬匹張開四蹄拼力支撐,車轱轆“咯吱、咯吱”直響,靈車紋絲不動。
群臣無不驚駭。
這時候,大家也不約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在郭偃身上,還是老太史郭偃,對這種事有經驗。
老郭偃須發皆白,就地派出一卦,老頭看看卦象,低著頭喃喃道:“有鼠西來,越我垣(yuán)墻。我有巨梃(tǐng),一擊三傷?!?
然后抬起頭,說到:“數日內,西方將會傳來戰爭的消息,我軍迎敵,必大捷。這是先君有靈,提前告訴我們?!?
群臣聽后,包括晉襄公在內,全部“噗通通”跪倒下拜,靈柩中的聲音頓時消失了,也不重了,看馬匹的樣子,好像比原來還輕松。
其他人該做什么做什么,元帥先軫聽了郭偃說的以后,暗地思索:“西方,就是秦國,莫非秦國趁我國新君即位入侵?”便派出探馬去秦國打探消息。
再說秦穆公,自從在鄭國城下被老燭武說動,與晉文公不辭而別,撤軍回國以后,越想越覺得不對,自己與晉文公合兵圍鄭,后來撇下晉國,自己撤軍,興師動眾白跑一圈回國,鄭國向晉國求和,降服于晉國,自己什么也沒得到,還得罪了晉文公,感覺很窩囊。
鄭文公在世之時,還派使者往來,自從公子蘭即位,一直沒有與秦國聯系過。每次想起兵報復鄭國,但想到鄭國剛剛歸順晉國,攻打鄭國的話,晉國肯定不會坐視不管,礙于晉文公的情面,秦穆公都忍了。
這時候,晉文公去世的消息傳到秦國,秦穆公認為機會來了,一定要教訓教訓鄭國,就與蹇叔及百里奚商議,二人進諫勸阻,幾乎說的一模一樣,都說:“秦國距離鄭國千里之遙,奪取他們的城池土地據為己有,不現實,戰爭的好處只能獲得一些戰利品。兵貴神速,而我們軍旅千里奔波,耗費時日,敵人怎么能不知道、沒防備呢?如果鄭國預先防備,晉國援助他們,我們無功而返,還是小事,倘若中途變故,遇到伏擊,悔之晚矣。還有,當時鄭國城下已與鄭國和約,現在起兵征伐,屬于不守信;乘著別人喪事出兵,屬于不仁。成功后利益小,不能成功損失大,屬于不智。分析以上原因,還是不討伐為好?!?
聽完二老的話,穆公沉著臉,很不高興地說:“寡人三次安置晉國國君,平息晉國內亂,早已名滿天下;只是因為晉文公在城濮敗楚,我才把一代霸主的名號讓給他?,F在,如果晉文公在世,天下也沒有能夠為難秦國的,鄭國區區小國,只能依附大國,我出兵必定能勝,根本沒有不成功的可能。”
蹇叔看到穆公倔強,緩了緩說:“主公何不派人去晉國吊唁,順路吊唁鄭國。窺探鄭國,掌握實際情況以后再定是否可以討伐,是不是更好呢?”
穆公說:“如果去吊唁,往返的路程,來來回回又要一年的時間,用兵之道,在迅雷不及掩耳,你等老朽知道什么?”
顯然,秦穆公的犟脾氣發作了。
二老沒有順著自己,更沒有提出可行性方案,于是打發走蹇叔、百里奚二人,任命孟明視為大將,西乞術、白乙丙副之。挑選精兵三千,戰車三百乘,選擇吉日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