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國內的事情,鄭莊公派出兩路使者,將禮品分別送往齊、魯二國道謝。
齊國沒有問題,派到魯國的使臣很快就回來了,把帶去的禮品如數上交,國書原封未動,鄭莊公詢問緣由。
使者上奏:“臣剛進入魯國境內,就聽到魯隱公被公子翚殺死的事情,魯國已立新的國君,我們送去的國書稱呼已經不合適了,我不敢自作主張,特意回來請示?!?
鄭莊公說:“魯侯謙讓寬柔,是一位賢君,為什么被殺?”
使者原原本本,從頭到尾把魯國情況講給莊公。
原來,魯國先君惠公沸湟在世的時候準備立兒子軌為繼承人,因為軌年幼沒有被確定繼承人,魯惠公就去世了。群臣推舉年領大的息姑做了國君,就是魯隱公,魯隱公對父親的遺命牢記在心,經常說:“國家是軌的,因為他年幼,寡人暫時攝政,等軌長大了還給他?!?
魯惠公是魯國的第十三位國君,第一位國君是姬禽;魯國是周武王分封給弟弟周公旦的,侯爵,都城健在曲阜。
那為什么第一位國君是姬禽呢?姬禽是周公旦的兒子,周公旦被封以后,因為周國剛剛滅到商朝,百廢待興,周公旦需要在周國輔助周武王處理國家大事,不能回自己的封地,就讓兒子去了。
周公旦對中國的歷史文化影響極大,是儒學的奠基人,孔圣人只是學習和發揚。周公是個職務,但是周公旦做到了,一提到周公,大家想到的就是他。就像毛**和周總理一樣,說的**和總理總能想起他們。
周公旦完善了分封制度,建立了以嫡長子為第一繼承人的宗族繼任制度。
嫡長子就是妻子生的第一個兒子,古代婚姻實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度,妻是齊的意思,與丈夫平起平坐,妾的地位就低多了。
周公旦制禮作樂,“禮”說的是人的地位君、臣、父、子等是有等級分別的,大家要認可承認,不可逾越?!皹贰闭f的是,人雖然有等級分別,但是要和睦相處,就像古琴有七根弦一樣,粗細、音調各不相同,但是各弦配合才能夠演奏和諧樂章。
魯惠公去世后,群臣推舉公子息姑為國君,就是魯隱公,魯隱公繼位后,公子翚要求晉升自己為太宰,魯隱公說:“國家是軌的,我只是暫時管理,等軌長大了,你向他要求吧?!?
公子翚聽了這話,反而懷疑魯隱公有嫉妒軌的心思,密奏魯隱公說:“臣聽說利器入手,不可再轉交給別人。主公已經成為國君,國人悅服,千歲之后,應當傳位給自己的子孫,為什么總說自己是攝政,這樣會讓別人有不安分的想法?,F在軌已經長大了,恐怕將來對您不利,臣請把他殺掉,為主公除去隱憂,如何?”
魯隱公聽后,雙手堵住耳朵說:“你不是瘋了吧,為什么說這種胡話?我已經派人在菟裘修建了宮室,做好了我的養老計劃,等不了幾天就把君主的位置傳給軌了!”
公子翚默然而退,自悔失言,擔心魯隱公把他的話告訴軌,等軌即位后,一定會治自己的罪,他越想越害怕,當晚就去找軌,反說:‘主公見你已經長大了,恐怕你爭奪君位,今日召我進宮,秘密囑咐我要殺掉你?!?
根據軌的身份,他也猜疑過這個說法,聽了公子翚的話,十分恐懼,問怎么辦?
公子翚說:“他不仁,我定然無義。公子想要免禍,非行大事不可!”
軌猶豫了一會兒說:“他做君主已經十一年了,臣民信服,如果大事不成,反而招來災禍?!?
公子翚說:“我已經為您想好了。主公沒有繼位以前,魯國曾與鄭國在狐壤發生過一場戰爭,主公被鄭國擒獲,囚在鄭國大夫尹氏家中,尹氏家中供奉著一位神靈,名叫鐘巫,王公暗地在鐘巫前祈禱,請求逃回魯國,祈禱完畢后,卜卦得吉,就將實情告訴了尹氏,那時尹氏在鄭國不得志,就與主公一同逃到魯國,回來以后,主公就和尹氏在城外為鐘巫立了一座廟,每年冬月(農歷十一月),必定親自去祭祀。祭祀的前一天一定住在尹大夫家中?,F在是十月,就快到十一月了,我預先讓勇士冒充徒役,混在祭祀的隊伍中,等主公睡熟時行刺,一人之力足矣?!闭f完看著公子軌。
公子軌說:“這個辦法很好,但是謀殺君主的惡名怎么解除?”
公子翚說:“我囑咐勇士辦完事以后迅速潛逃,把罪責都推到尹大夫身上?!?
公子軌躬身下拜說:“大事如果成功,委屈您做太宰?!?
公子翚按照計策去做,果然謀殺了魯隱公。公子軌繼位,就是魯恒公;
公子翚被任命為太宰,把尹大夫當做替罪羔羊,國人們都清楚怎么回事,但是畏懼公子翚的權勢,不敢多言。
派往魯國的使者講完魯國的情況,鄭莊公問群臣說:“魯國殺害君主,我們是討伐魯國罪責?還是與魯國新君主和好呢?二者那個對我國有利?”
祭足說:“魯、鄭一直關系很好,不如和好,臣料想魯國不久便會有使者來?!?
會議還沒有散,有人來報,魯國使者已到館驛,鄭莊公派人先問明來意,回話說:“新君即位,特來修先君之好,并且相約兩國國君見面會盟。”
鄭莊公接見了魯國使者,約定好了時間,鄭、魯兩國國君在當年夏四月中荀,于越地相見,歃血立誓,永世結好。
爭取到鄭國的承認,魯恒公心里踏實多了,從此魯、鄭兩國信使不絕。
魯國公子翚,兵權在手,專行跋扈,不尊重君主的表現已經顯而易見。等他向魯隱公請求殺軌的時候,隱公說他胡說,沒有做任何措施,如果當時敞明了說出他的罪過,第弟軌也一定很感激他。偏偏隱公優柔寡斷,自取其禍。
再說宋穆公的兒子公子馮,自從周平王末年逃奔鄭國以來,至今一直在鄭國。忽然一天有宋國使者來到鄭國,迎接公子馮回國,準備立為國君。
鄭莊公心中疑惑:“莫非宋國君臣哄騙馮回去,要將他殺害不成?”
祭足說:“等接見了使臣,自有宋國國書寫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