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愣在那里不說平身,便有些冷場。張繡有些尷尬地偏開身子,這時劉協才發現他身后還跪著一人。只因張繡實在太過高大,剛才竟把那人完全擋住了。
那是一個裹著羊皮大裘的老頭。張繡是半跪,老頭施的卻是全禮。這老頭保養得頗好,長髯雪白,頭發卻烏黑油亮,唯獨雙眸渾濁不堪,似有重瞳,看什么方向都沒焦點。
“草民賈詡叩見陛下。”老頭顫巍巍地從地上起身,嘴里有些含混不清,“自從長安一別,已有經年。老臣已是風燭殘年,陛下可是健壯更勝從前了。”
對于賈詡,劉協的心情是極其復雜的。
賈詡是這個時代最神秘的人物之一。他本是西涼軍的謀士,董卓遇刺之后,麾下驍將李傕、郭汜意圖逃回,卻被賈詡勸說,反戈一擊,殺死王司徒占領長安。當初在溫縣,楊平還曾經跟司馬懿有過一場辯論,楊平認為賈詡一言而使長安生靈涂炭,是個罪人;司馬懿卻認為漢室衰微,即便沒有賈詡,還會有另外一個人來做這件事。
可若說這人貪慕權勢吧,在長安之時,又是他一力維護,周旋于李、郭之間,這才教漢室不致徹底傾覆,求得一線生機。等到天子離開長安之后,他立刻繳還了印綬,飄然離去,儼然一位不求名利的漢室忠臣。
若說他為求存身之道吧,離開長安以后,賈詡先投段煨,再投張繡,都不是什么成氣候的大人物。在張繡麾下,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挑釁勢力如日中天的曹氏,宛城那一次事變,就是他居中主持,唆使張繡殺死了曹操的子侄,結下血海深仇,不知是哪門子存身之道。
總之這個人身上充滿了矛盾與迷霧,沒人知道這個老家伙的頭蓋骨里究竟在想些什么,也沒人奈何得了他。而現在這個人就在曹公府上,跪在自己面前口稱老臣,劉協忽然覺得有些荒謬。
“賈將軍,你身體如何了?”伏壽率先開口,她和賈詡算得上是舊識,語言上很是隨便。賈詡恭敬道:“承蒙皇后陛下垂詢,老臣氣血兩虧,已是遲暮之年。”伏壽笑道:“幾年前你說是肝火太盛,怎么如今轉性了?”
“咳,還不是因為老臣德薄嘛……”
屋子里的氣氛因為這一段小小的對話變得輕松了些。荀彧對賈詡視若無睹,默默地在一旁把經書卷好。這名曹公的心腹大患出現在司空府內,他卻絲毫沒顯出意外。
劉協把視線重新轉到張繡身上,他發現這位將軍雙唇用力抿住,緊張程度不遜于自己:“張將軍,你剛才說許下有叛臣作亂?不知是何人?”張繡抬起頭,直視著大漢天子,說出打了許久的腹稿:“車騎將軍董承、長水校尉種輯、議郎吳碩、將軍王服等密謀造反,臣等受皇命平叛,已梟其首腦,余黨俱散。”
張繡的聲音還未在屋中消失,劉協已霍然起身,“當啷”一聲,一柄如意鉤被碰到地上,發出清脆的撞擊聲。萬頃巨浪在這位漢天子的心中呼嘯而起。
董承敗了?
他當初懷揣著哥哥的衣帶詔,在自己面前是何等自信,何等意氣風發。可這尊漢室最后的中流砥柱,居然就這么在許都城內轟然傾坍,甚至沒濺起一絲水波。他可是漢室最后的希望啊,怎么能如此簡簡單單地覆亡呢?
張繡開始敘述整個事件的過程,可劉協一個字都沒聽進去。他的腦子一片混亂,根本不愿意接受這個事實。他高高站起來,忽然覺得頭暈目眩,雙手卻找不到任何支撐,眼前的這些人一瞬間都變成了虛渺的疊影。董承既敗,漢室再無一絲力量,留下一個白身天子又有何用!
在巨大的失落旋渦中掙扎了片刻,劉協腦內忽然飄來一絲清明。等一下,這個張繡,不是曹操的仇人么?為何是他進軍許都平叛?
想到這里,劉協瞪大了眼睛,用疑惑而熾熱的目光盯著張繡。張繡被他盯得有些不自在,又不敢說什么,只得恭敬地垂下頭,避免四目相接。劉協盯著他看了一陣,輕輕搖搖頭,目光從張繡身上移到了賈詡身上。這一次凝視的時間更長,賈詡從容地迎了上去,銳利如刀的目光從這老人身畔滑過,像是弓矢劃過光滑的礁石。
“是你?”劉協低聲問道,似乎在確認什么。賈詡笑道:“張將軍順應天時,赴許勤王。此次平叛,可以說是居功闕偉。”
“果然是你!”這一次劉協是大聲吼出來的,他踏前一步,伸出指頭,頂住了賈詡的腦門。
這是個極端侮辱的手勢,天子之怒源源不斷地順著手指向賈詡傾瀉而去,仿佛要把他徹底燒毀。這只卑劣的老狐貍,又玩起了他在長安的那些卑鄙手腕!漢室已經被他深深地傷害過了一次,這一次居然又是他親手扼斷了漢室最后一縷氣息!
是可忍,孰不可忍!
賈詡瘦小的身體看似搖搖欲墜,卻始終沒被這一指戳倒。他居然還沾沾自喜道:“正是老臣向張君侯說了宜從三條,這才定下降漢不降袁之策。”他句句都扣著漢室二字,聽在劉協耳里全是嘲諷與惡意。
“為什么!你告訴朕,你為什么要這么做!”劉協有些失控地大喊道。賈詡抬了抬眉毛,露出驚異的表情:“自然是為了陛下。”
如果現在腰間有一把劍,盛怒已極的劉協一定會拔出來砍在這老狐貍的脖頸上。可惜他沒有劍,于是能做的只有一件事。
噗!一口痰飛出天子之口,落在了賈詡的胸襟之上。
屋子里突然變得無比安靜,縱觀整個漢代歷史,恐怕也找不出這般有失朝儀的前例了。賈詡緩緩抬起右手袍袖,擦了擦噴濺到自己身上的龍涎,促狹地撇了荀彧一眼。
荀彧知道他的心思,輕輕嘆了口氣,起身牽住劉協的衣袖,沉聲道:“陛下,叛亂既平,理當盡早宣諭百官,以定民心。論功行賞之事,可遲后再議。”一句話避重就輕,揭過了剛才那一場荒唐的局面。憤怒的劉協想甩開荀彧,自己的手卻忽然被另外一雙溫軟的手握住了,是伏壽。伏壽沒有說話,只是默默地摩挲著他的手,不讓他再繼續逼近賈詡。
在這里的每個人都知道天子的真實想法和立場,諷刺的是,每個人都不希望天子真的說出來。無論天子對董承之亂的態度表現得多明顯,都沒關系,但一旦宣之于口,性質便截然不同了。有時候這一層薄薄的窗戶紙,卻承載著難以言說的微妙。
劉協也知道,倘若自己公開說了什么不該說的話,只怕立刻會被逼宮,可他就是咽不下這口氣。短短數日的天子時光,他心情極度壓抑,已經受夠了忍辱負重。他低下頭去,希望在伏壽那里尋求一點點支持,這間屋子里只有她才能體察和分享自己這種失望。
可他發現,她的眼神里有勸慰,有擔憂,卻沒有大計失敗后的挫折感與失落。帶著惶惑與疑慮,劉協惶然地回到龍椅上,有些失魂落魄,仿佛一個鼓起的牛皮口袋被驟然戳破。
伏壽款款起身,端起一碗已調好的藥,對荀彧道:“陛下龍體未復,不可驟驚。安撫城內之事,就有勞荀令君了。”她又對賈詡與張繡道:“兩位勤王有功,朝廷與司空大人定不會辜負爾等。只是如今董承既滅,不可讓余黨驚擾禁中,還要多費心。”
荀彧、張繡躬身領命,只有賈詡在一旁耷拉著眼皮,幾乎要睡著了,仿佛剛才那一瞬間的怒火不是沖他發的。直到張繡扯了扯他,賈詡這才伏地謝恩,不忘重重地咳嗽了幾聲。
從司空府離開之后,張繡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的后心幾乎被冷汗溻透了。不是因為皇帝的怒火,而是因為整個不設防的司空府在西涼騎兵的包圍下。只要動動指頭,曹公的家人就會被殺戮一空。這對于一個投誠的諸侯來說,可不是什么美妙的聯想。
【2】
“文和你何必惹惱陛下呢……”
張繡躊躇地對賈詡說。天子雖暗弱,可畢竟是天下之共主,此事若是傳出去,于聲望可是大大有損。賈詡衣襟前那一團口水痕跡猶在,在麻布上洇成一個奇特的形狀,宛若漢中道人畫的符箓。
賈詡瞇起眼睛,拍了拍張繡的肩膀:“曹公和陛下之間,總會有人不開心。”張繡一愣,還沒等他品出話里的味道,賈詡忽然停下腳步:“君侯可以退出城去了。”
他們兩個人已經走到了司空府外圍。十幾名西涼騎兵站成了一條線,警惕地望著周圍。在這些騎兵更遠的街道上,許都衛的人形成一條不甚明顯的包圍線,彼此警惕地對視著。他們前不久還是敵人,現在卻已成同袍,但染了血的芥蒂卻不是輕易可以消除的。
正如賈詡所言,欲要大信,必先大疑。一支曾經包圍了司空府的軍隊,卻沒有做出任何敵對行為就撤走了,這其中顯露出的誠意,足可以換取曹公的信任。可倘若戀棧太久,便顯得刻意要挾,反倒不美了。這其中分寸,須得拿捏得極準才行。
張繡知道自己選擇的這條路,本就是一條石破天驚的險道,稍有不慎便會身敗名裂。說實話,若不是賈詡一力操持,他自己早就南投劉表或者北投袁紹了。那些千回百轉的復雜心思,不是他所擅長的。
“我要走了,那文和你呢?”張繡問道。賈詡道:“我去拜訪幾位長安的老朋友,以后君侯的前程,就著落在他們身上了。”張繡點點頭,軍事上的姿態已經擺足,接下來得看賈詡在許都的運動了。
他跨上坐騎,雙手握住韁繩。習慣性地先環顧四周。遠處似乎還有零星的爭斗,隱約有叫喊聲傳來,應該是王服等人在城中的余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