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快亮的時候,唐軍全部乘冰渡過了黃河。他們來不及休息,就馬不停蹄地向柏壁方向飛奔而去。幾個時辰過后,軍隊終于抵達了柏壁。
柏壁是河東的心腹之地,也是通往晉州、介州、太原等地的咽喉要塞,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李世民深知這一點,所以在發兵之前就定下了屯兵柏壁的計策。現在他率軍順利抵達了柏壁,終于可以把自己的作戰計劃落到實處。因此,他顧不上一身倦乏,當即就迎著落日余暉,帶領杜如晦、屈突通等將佐考察了一番地形,然后選取了地勢險要的西山安營扎寨,并連夜修筑防御工事。
宋金剛獲知李世民率軍駐扎柏壁,與自己對峙。當晚他就召集楊伏念、黃子英等將佐于營署中商議對付李世民的辦法。將軍黃子英以為今夜唐軍剛來,尚未作好戰斗準備,因此定楊軍可乘機偷襲他們。此招是宋金剛過去常用的計謀,然而今晚不知怎的,他居然一口否定了。黃子英深感詫異和困惑,他眼神異樣地注視著宋王,默然半晌才開口問他為何不出兵襲擊李世民。宋金剛面含微笑地回復他,說李世民深懂兵法,用兵素來穩健,怎么會不提防自己今夜偷襲呢,他一定會事先作好充分的應敵準備。這樣一來,到時非但不能成功襲擊唐軍,反倒會落入李世民的圈套,大敗而回。
黃子英聽了宋金剛這番言論,不禁在心里暗笑了陣。他認為宋金剛有些害怕李世民,不敢對他發動突然襲擊。他想,以定楊軍的兵力,就算遭遇到唐軍的抵抗,甚至是埋伏,也能將營寨尚未穩固的唐軍打敗。正因為有這么大的取勝把握,黃子英才不顧宋金剛的反對,依然不屈不撓地勸他下令發兵襲擊李世民。然而,宋金剛此人生性剛愎自用,固執己見,一旦決定的事是不會輕易改變的。所以,不管黃子英怎么說怎么勸,宋金剛就是不肯依計行事。末了,黃子英只好仰面長嘆一聲,帶著極度失望的心情出了營門,走向北風呼嘯的黑夜之中。
其實,將軍楊伏念也意識到宋金剛過于保守,因而很可能會錯失痛擊敵人的絕佳機會。不過,他為人圓滑,不想因這種事而得罪皇上所倚重的寵臣。所以,他沒有在宋王面前表明自己的真實想法,而是違心地站在宋金剛一邊,反對黃子英的提議。對此,宋金剛相當滿意,會后就把他留下來單獨與自己商談御敵之策。宋金剛以為唐軍兵馬不如自己多,不必采取冒險的偷襲,而是要與李世民鑼對鑼鼓對鼓地作正面交戰。這樣,他可以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最后將李世民擊潰。就這一點,楊伏念是非常贊同的,認為宋金剛的決策十分英明。
宋金剛得到楊伏念的支持,對自己的行動計劃就更有信心了。當下,他便決定明日親自率軍前往唐軍營寨前挑戰。楊伏念想在宋王面前好好表現一番,以期到時能夠憑借自己的戰功向劉武周請賞,使自己的官職權位更上一層樓。因此,他一聽說宋金剛要親自出戰,就極力諫阻,并主動向他請戰。宋金剛也認為此戰不過是試探敵方虛實,大可不必親自掛帥。這么一想,宋金剛最后就采納了楊伏念的諫言,同意由他率軍挑戰李世民。
次日上午,楊伏念身披戰甲,手握方天畫戟,威風凜凜地率領一隊人馬飛奔到唐軍營寨前挑戰。這時候,唐軍的營寨已初步建成,防御工事也修建的差不多,完全可以抵御敵人的進攻。所以,楊伏念的到來并沒有讓將士們驚慌失措,反而是鎮定自若,熱血沸騰。他們一個個摩拳擦掌,向秦王請戰。李世民卻并不急于出戰,這令將士們大失所望,心里怏怏不樂。然而軍令不可違,他們也只能隔著柵欄對著極其囂張的敵人生悶氣了。
楊伏念見唐兵遲遲不肯出營應戰,惱得直罵,接著又命部下士卒一道齊聲謾罵唐軍將士。他原以為這樣一定可以激怒年輕氣盛血氣方剛的秦王,從而誘使他們出城與自己交戰。出人意料的是,任由楊伏念等人怎么辱罵,李世民仍然如僧人打坐參禪般淡定,不氣不惱,更不出兵。這可把脾氣暴躁的楊伏念惹急了,就完全置既定的計劃于不顧,命令士兵們主動出擊。
于是,定楊軍一邊高喊著,一邊揮舞著手中的武器沖擊著唐軍營寨。然而營寨非常堅固,一段時間過后,他們非但沒有闖入敵營中,反倒被從里面放出的亂箭射死射傷了不少。為此,楊伏念氣急敗壞,卻又無可奈何。直到太陽偏西,他也未能稱心如意,只好悻悻地鳴金收兵。
雖然遇到挫折,但是楊伏念并不氣餒,一連幾天引兵出城挑戰李世民。不管定楊軍在唐軍營寨外如何耀武揚威,如何百般辱罵和挑釁,李世民就是能夠沉得住氣,一點兒也看不出被敵人激怒的跡象,仍舊按兵不動。可他部下的將領們被狂妄囂張的敵軍徹底激怒了,幾乎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他們紛紛前往秦王的帳中,請求出戰。然屢次被李世民婉言拒絕,這令諸將心里又是氣,又是迷惑不解。前些日在龍門的時候,秦王那么迫不及待地率軍作戰,這回為何面對敵軍的極端挑釁卻如此平心靜氣,不采取任何軍事行動?眾將深感納悶,卻又不敢當面問表情嚴肅的秦王。末了,為人心直口快的程知節終于閉不住自己的大嘴巴,他憋住心頭的怨氣,笑嘻嘻望著李世民說道:
“秦王,宋金剛派人在營外挑戰,百般辱罵我大唐將士,辱罵秦王您。那些話,太難聽了,連我都聽不下去,難道秦王就不覺得刺耳呀?”
“當然刺耳!”李世民沉著臉答了句,緊接著又兀自哈哈一笑,對在座諸將說,“楊伏念這老家伙沒什么能耐,也就只能出此下策了。”
“此招的確不夠厚道,可還真挺管用!”說著,杜如晦把眼睛轉到程知節臉上,笑道,“它把將士們都激怒了,你看程將軍不也氣急敗壞了!”
“我能不氣嗎?”程知節忍不住氣地扯開大嗓門說,“杜大人,你聽楊伏念他們把我等貶成什么樣子,好像個個都是縮頭烏龜!哼,我程知節大小也算是個好漢,怎容得了他們這等鼠輩如此辱沒!要不是秦王勸阻,我早就提上板斧出營把他們統統劈了,好出心頭這口鳥氣!”
“知節,你那大板斧有多厲害,我不是不知曉呀!”李世民也被程知節逗樂了,打趣道,“想當年,你在瓦崗的時候,誰不怕你那三板斧啊!”
“秦王說的沒錯!”程知節挺自傲地答道,“不是我吹牛,我手上那把車轱轆大斧可是天下聞名,令敵人聞風喪膽,多少腦袋都被它劈掉!”
“此話當真,知節真英雄啊!”秦叔寶一本正經地幫腔道,“當年在滎陽打張須陀的時候,要不是知節那把大斧,很可能就贏不了對手了。”
“哎,那算什么也,好漢不提當年勇嘛!”程知節擺擺手故作謙虛地說了句,隨即又對李世民嘆口氣說,“唉,現在看來我那把斧得生銹嘍!”
“怎么會呢?”李世民斜了眼一旁的程知節,心知肚明地說道,“知節,你就別發牢騷了,到時你那把天下無敵的大斧會有用武之地的,哈哈!”
“真的?”程知節眼睛一亮,興奮地問道,“秦王,您回心轉意,答應我等率軍出營打宋金剛?”
“宋金剛當然是要打的,而且一定要打敗他們!”李世民停頓了下,接著又補充句,“不過,還不到時候。”
“還不到時候?”程知節失望地叫嚷了起來,“秦王,宋金剛屢次派兵前來挑戰,那囂張勁兒都把您不放在眼里,也讓我等將士蒙羞啊!”
“這沒關系,他們贏的只是嘴皮子功夫,而本王要得到的是河東所有的土地,是徹底消滅劉武周。”李世民眼光變得冷峻而犀利,沉著聲說。
“秦王,你讓我等天天坐在營中扯閑天吃白飯,這,這怎么能打敗宋金剛,消滅劉武周呀?”程知節很無奈地嚷了句。
“程將軍,這仗一定有打,你就耐著性子等一陣子好了!”杜如晦微笑著說,“倘若現在我們就出兵,那豈不正中了宋金剛的奸計?”
“克明,你說的對!”李世民點頭答道,“今劉武周占據晉陽,宋金剛孤軍深入柏壁,其糧草不足,故而欲與我軍速戰速決。這幾日,宋金剛屢次遣楊伏念引兵前來挑戰,其目的就是要誘使我軍出戰,以現實其速戰速決的戰略意圖。本王已識破了敵軍之計,又豈能上他的當!”
“秦王英明!”杜如晦拱手贊道,“自劉武周率軍犯我大唐以來,時歷半載有余,其軍中糧草所剩無幾。宋金剛率主力自并州一路打到柏壁,雖占有晉州,澮州等地,然因百姓懼怕侵擾,都躲進了城堡之中,很難征集到糧草等軍需物資。現今宋金剛如此急于與我軍交戰,正是因為軍中乏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