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沒有立即回答父皇,而是扭臉向身邊的尉遲敬德使了個眼色。尉遲敬德馬上會意,上前一步,向李淵一拱手,聲若洪鐘地回稟道:
“回稟皇上,太子、齊王于玄武門作亂,秦王起兵討之。”
“什么?”李淵大吃一驚,厲聲問道,“太子、齊王現在何處?”
“俱以授首!”尉遲敬德回答句,說著把用戰袍包好的兩顆首級遞給李淵,“請皇上過目!”
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像晴天一霹靂,震得李淵目瞪口呆,一時間竟說出話。他伸手扶著畫舫的廊柱渾身發抖,兩眼死死地盯著李世民,半天才咬牙怒道:
“你……你心真狠,竟敢對自己的兄弟下手!你殺了建成和元吉,不就是為了太子之位,為了坐上朕的皇位嗎?既如此,你何不早對朕說,啊!”
“父皇,請恕兒臣之罪!”李世民慌忙伏地叩首,辯解道,“兒臣并非為了太子之位,更不敢覬覦皇位,而是為社稷著想呀。太子不治常檢,荒色嗜酒,為天下人所詬,而齊王兇惡乖張,有謀反之心……”
“好了,你不要再當著朕的面詆毀中傷自己的大哥和四弟了!”李淵忿然打斷道,“你想入主東宮之心路人皆知,朕又豈能不知,何必在此信口雌黃!”
此時,李淵對面前這個活著的兒子充滿了敵意和仇恨。這種情緒使他根本不想聽對方的任何解釋,因為這場政變是由這個野心家發動,它不僅讓自己的所有計劃落空,而且還失去了兩個自己疼愛的兒子。這種打擊使他失去了應有的冷靜和理智,他沖著李世民怒斥不已,真想一刀劈下他的狗頭。
好在裴寂并沒有像李淵那樣被憤怒沖暈了頭腦,他清醒地認識到這場政變秦王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整個皇宮已被他牢牢控制住,倘若激怒了他,后果將不堪設想。不錯,他既然敢殺自己的親兄弟,那么再前往走一步殺掉了自己的父親又有什么不可能。此時此刻的秦王已經把君臣之義、骨肉之情完全拋在了腦后,他的思想里只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強盜邏輯。這……這實在是太可怕了!面對這種情形,裴寂以為只有識時務地退讓,才能保住皇上及自己的性命,否則很有可能會死在秦王那把沾滿血跡的刀下,跟隨太子和齊王共赴黃泉路。這么一想,他便上前一步,拱手勸諫李淵道:
“皇上,秦王之言甚是有理。太子、齊王自晉陽起兵以來,沒有什么功勞,反而妒忌秦王,肇禍蕭墻。秦王功蓋宇宙,內外歸心,今大義滅親,皇上宜趁此立秦王為太子,委以國事。如此,皇上便可高枕無憂,頤養天年了。此事緊急,請皇上三思呀!”
“你……裴寂,你怎么能說這種話?”李淵見自己的寵臣也轉向替秦王說話,不由得又驚又怒,“裴寂,你難道也如此不明是非曲直嗎?你何故如此!”
“皇上,臣非不知其中曲直,實為皇上安危著想啊!”裴寂瞟了眼面前一臉殺氣的秦王府兵馬,含蓄地答道,“皇上,你看秦王身邊的將士多威猛啊!”
李淵聽裴寂如此一說,慌忙掃了圈圍著自己的秦王府兵,看到他們手執刀劍殺氣騰騰地樣子,心頭不由一陣惶恐。到這時候,他才感覺到自己已身處險境。他清醒地意識到,如果自己再繼續得罪跟前這個透著殺氣的兒子,就恐怕要步建成、元吉他們的后塵了。他終于明白了裴寂的良苦用心,老眼里閃著感激的光,對剛才指責他感到幾分愧疚。是呀,事已至此,他再不情愿也只能接受這筆以權換命的交易。他努力壓制住自己胸中的憤恨,使自己漸漸冷靜下來。沉吟良久,他最終接受了裴寂的主張,提起筆,用微微發抖的手寫下了手諭,同意立秦王為太子,并將國事委以他。
李世民看著父皇一筆一畫地寫著詔書,心里樂開了花,想自己終于如愿以償了。不過,當裴寂將詔書恭恭敬敬地遞到秦王手上時,他卻撲通一聲跪在地上向父皇磕頭謝罪,再三請求父皇收回成命。李淵知道這個詭計多端的兒子是在跟自己演戲,目的是為自己掩飾所有的罪行。他用憤怒而輕蔑地眼光瞥了秦王一下,嘴角邊浮出冷笑。默然會兒,他方開口勸兒子接受自己的委任。李淵三請之后,李世民才假惺惺地謝過父皇,接受了他的圣旨。
緊跟著,李世民又向父皇請求手敕,命令所有軍隊一律聽從自己的處置。李淵見兒子如此步步緊逼,加上喪子之痛,未免心灰意冷,萬念俱灰。他無奈地長嘆一聲,然后又提筆寫了道手敕,并親自交到兒子手上。等李世民不再吭聲后,他便有氣無力地朝裴寂及侍衛們揮了揮手,示意他們護送自己回宮。
李世民拿到父皇的敕書,心頭一喜,當即就命尉遲敬德拿著皇上的手敕從東上閤門向全體將士宣讀,以安定人心。與此同時,黃門侍郎裴矩趕往東宮曉諭諸將士。如此一來,很快京城的局勢就穩定了下來。
為了斬草除根,隨后李世民又領著尉遲敬德、侯君集、段志玄等人來到東宮和齊王府,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兒子全部搜出來斬了。殺了這么多人,李世民還覺得不過癮,又打算把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親信百余人抓來統統殺掉,沒收他們的家財以犒勞將士。眾將聽了,一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尉遲敬德認為這樣做十分不妥,很有可能會再次激起他們的反抗,引起朝廷動蕩。于是,他便挺身而出,力諫秦王,說罪魁只有二人,今已誅殺建成、元吉,不宜株連他人。若秦王還要牽連他們的黨羽,恐激生禍亂,這不是謀求安定了做法。李世民聽尉遲敬德這么一說,認為很有道理,也就取消了決定。
隨后,李世民又聽取了房玄齡、杜如晦等人的意見,請求父皇頒旨赦免參與玄武門兵變的所有將士,叛逆的罪名只給李建成和李元吉兄弟二人,對其余黨羽一概不加以追究。李淵打心里就不認為建成和元吉有謀逆之罪,然出于無奈之舉,他只好按李世民的意思頒旨下詔了。于是,原東宮和齊王府的人就紛紛轉投到秦王帳下。其中,魏征、王珪、薛萬徹、韋挺等幾位謀士大將還得到了李世民的重用,不久就成為他的左膀右臂。
兩天后,李淵下詔立李世民為太子,并規定今后軍國庶事,不分大小,一律皆由太子處分。為此,李世民在與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權力斗爭中大獲全勝,最終得到他夢寐以求的太子之位。入主東宮之后,他立即著手建立自己的勢力,任命宇文士及為太子詹事,長孫無忌、杜如晦為左庶子,高士廉、房玄齡為右庶子,尉遲敬德為左衛率,秦叔寶為右衛率,虞世南為中舍人,褚亮為舍人,姚思廉為洗馬,魏征為詹事主簿,其余心腹愛將,皆委以重任。
李世民因功高德重而深受朝中大臣的愛戴,今身為太子,且手握大權,自然唯他馬首是瞻,人人聽從他的領導。這樣一來,李淵就完全被太子架空,成為一位有名無實的皇帝。這令李淵心里很不舒服,卻又無可奈何,他知道朝廷已被太子集團全面掌控,群臣也已把太子當成了他們的皇上。他現在只是一個令人討厭的陪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傀儡。
想到這些,李淵心里就來氣了,欲傾力挽回自己作為一國之君的顏面,還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然而,他已是力不從心了,臣子們都快不拿正眼瞧他,更別說聽他的話。他們非但不幫這個叫了九年的皇上,反倒是一個個前來勸他退位。先是蕭瑀、陳叔達等一直支持李世民的大臣,最后連裴寂也勸他退位。這令他大為光火,同時也深感自己大勢已去,無力重新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一番深思熟慮之后,他便接受了裴寂等人的勸諫,決定將皇位傳給太子。
于是,八月癸亥,李淵頒布制書,將皇位傳給太子李世民。李世民聽罷,欣喜萬分,想自己終于等到這一天了。然而,出于對父皇表面上的敬畏,他還是假惺惺地上表推辭,自貶無才無德不敢繼承社稷江山。李淵心里知道這個迷戀權力的兒子早就想取代自己,登上九五之尊,號令天下,因而對他的推辭報以輕蔑的冷笑。他明白太子這樣推讓,完全是為了做給天下人看,以表白自己殺兄戮弟并非為了皇位,而是為了大唐江山千秋萬代。
什么東西!李淵在心里狠狠罵了句這個假仁假義的兒子,將他的表書表撕了個粉碎,揚手撒了一地。好,那朕就成全你好了,誰叫朕有你這么個屠兄殺弟逼父退位的畜生呢!緊接著,他又賭氣似的提筆疾書,好好地贊美了番太子,然后命裴矩呈送給太子。經過三讓三請之后,李世民終于答應了李淵的請求,同授命承繼大統。也許是心急,他決定明日就登基。
李淵得知這個消息后,坐在太極殿苦笑了陣,兩行老淚忍不住從眼眶里涌了出來。裴寂見了,鼻子直發酸,淚水在眼窩里打著轉兒,慢慢地溢出眼眶,順著蒼老的面龐灑落在衣襟上。兩位老友相顧無言,默默地流著傷心的眼淚。好一會兒后,裴寂才緩緩地直起腰,扶著老朋友慢慢地朝寢宮走去。
次日,天公作美,碧空如洗,陽光普照大地。一大早,顯德殿就熱鬧起來,但見禮儀官們如魚般穿梭于殿中,手忙腳亂地準備著登基儀式。不多久,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等文武百官們就穿著嶄新的官袍,喜氣洋洋地跨進了金碧輝煌的大殿。他們看見正襟危坐于龍椅上的李世民,齊刷刷地跪倒在地上,叩頭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李世民一身龍袍,氣宇軒昂,威風八面。他用威嚴的目光掃了圈肅立于階下的群臣,道聲眾愛卿平身,然后便頒旨下詔,大赦天下,關內地區及蒲州、芮州、虞州、泰州、陜州、鼎州六地免除租調兩年,其余各地免除徭役一年。于是,普天同慶,大贊皇上圣明。
接下來,李世民又頒旨任命朝中官員。裴寂、蕭瑀、陳叔達、封德彝、宇文士及等老臣原地不動,而原秦王府舊將紛紛得以擢拔,房玄齡出任中書令,高士廉出任侍中,杜如晦出任兵部尚書,長孫無忌出任吏部尚書,杜淹出任御史大夫。原東宮謀士魏征、王珪深得李世民器重,被任命為諫議大夫。大將中秦叔寶為左衛大將軍、程知節為右武衛大將軍,尉遲敬德為右武侯大將軍,侯君集為左衛將軍,段志玄為驍衛將軍,薛萬徹為右領軍將軍,張公謹為右武侯將軍。新后宮中,長孫王妃被冊立為皇后,而李元吉之妃楊氏則因美麗而賢淑,很快就成了李世民的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