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耳離開曹國到達宋國,狐偃先去見宋國司馬公孫固。
公孫固說:“我們國君不自量力,與楚國爭強,結(jié)果兵敗,大腿也被射傷,到現(xiàn)在還不能下地。然而久仰公子賢名,一定會熱情招待的。”
公孫固入宮報告給宋襄公,襄公正恨楚國,整天求賢若渴,找能人幫助,打算報仇,聽說晉公子來了,晉國又是大國,公子重耳又有賢名,不勝欣喜。就命令公孫固出城迎接,按照國君的禮節(jié)招待,饋贈七牢。
牛、羊、豬各一稱為一牢,七牢是當(dāng)時豐厚的禮物。
第二天,重耳打算走,公孫固按照宋襄公的吩咐,再三挽留。
宋國如此熱情,狐偃私下問公孫固能不能幫助公子復(fù)國。
公孫固低聲說:“公子如果想避免路途勞苦,宋國雖小,足可以安穩(wěn)休養(yǎng)。如有宏圖大志,我國剛剛兵敗,沒有能力幫助你們,還是去其他大國才行。”
狐偃知道公孫固說的是實話,勸公子再住一日,明日啟程。
公孫固知道留不住,告訴宋襄公,襄公又贈送了不少錢財、糧食、衣服之類的東西。
晉公子重耳走后,宋襄公箭傷越來越重,不久就去世了。臨終前對世子王臣說:“你即位,宋國就靠你了。楚國,大仇人,永世不能與他通好。晉公子如果能夠回國,必然能成為一代霸主,你要恭恭敬敬對待晉國,宋國也就安穩(wěn)了。”
王臣安葬父親后即位,稱為宋成公。
重耳離開宋國,快到鄭國的時候,有人報告給鄭文公。鄭文公聽了報告對著當(dāng)朝的群臣說:“重耳背叛父親逃亡,各諸侯國都不接納他,多次在逃亡中忍饑挨餓,這種上天要拋棄的人,不用管它。”
上卿叔詹上奏道:“上天沒有拋棄,而且在保佑他,有三點可以證明。”
鄭文公問:“哪三點?”
叔詹回答說:“晉公子在國內(nèi)是就有賢德的名聲,出外逃亡怎么多年平安無事,這是第一點;自從他逃亡以來,晉國一直不太平,這是等待能夠治國安邦的君主啊!這是第二點;趙衰、狐偃等追隨他的這些人都是當(dāng)世英杰,重耳得到他們的輔佐,這是第三點。憑借這三點,主公應(yīng)該對他以禮相待。”
鄭文公堅持自己的看法,說:“重耳逃亡很多年,現(xiàn)在已經(jīng)快老了,還能有什么作為?”
叔詹回答:“主公如果不以禮相待,不如就殺了他,不留后患。”
鄭文公聽后,輕輕一笑說:“大人一會兒讓寡人以禮相待,一會兒讓我殺了他,寡人因為什么恩情以禮相待?又有什么仇恨殺他呢?”嘲笑叔詹語無倫次,然后傳令下去,不予接待。
重耳離開鄭國,去了楚國。
楚成王用國君的禮節(jié)接待了公子,酒席宴上,一連斟滿九杯酒,敬給公子,重耳謙讓推辭,不敢接受這么重的禮節(jié)。
趙衰侍立一側(cè),對公子說:“公子出奔在外有十多年了,小國肆意輕慢,大國如此看重,這是天命,不必謙讓。”重耳這才接受。
一直到宴席結(jié)束,楚成王始終恭恭敬敬,重耳也言語謙讓,兩人惺惺相惜,相見恨晚;
重耳就在楚國住了下來。
這就是眼界和氣度,同等修養(yǎng)的人容易相處,其他個人根本融入不到這個團體,這也是人類社會根據(jù)人的本性自然而然形成的階層。不同階層的人進入另一個階層很難適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