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臺的百姓現在每日都無所事事,終日在街上游蕩。
城中空虛,到現在除了魯商的市場恢復了活力之外,城中大多數的店鋪都還沒有開門做生意。
幸好魯商的市場里什么都有,有賣吃食的,有浴室,有成衣店,想買什么都能買得到。
但百姓們除了之前買糧和買煤時常去市場,平時也很少進去,就是進去也是詢問要不要買人。
熬過一個冬天之后,日子依舊還是那么難過。很多人已經喪失了信心繼續等下去,看起來短時間里是不可能變回以前了,而什么時候能變好?這誰知道呢?
魯商就通過林昌把消息透給了姜姬。
姜姬得知城中又出現了隱形的“逃人”跡象,思考過后,點了頭。
王姻以為她會制止逃人,公主不是嫌棄鳳凰臺上的人太少嗎?
姜姬:“現在看不到活路,強迫百姓們留下來有什么用?何況他們就算走,很可能也是去前面的萬應城,那跟這里有什么分別?”
不都是她的地盤嗎?
衛始傳信回來了,他的城遷得很順利。
這讓姜姬松了一口氣,不由得也對衛始改觀了,看來他還是有很大潛力可挖的。
衛始遷城是走“潛移默化”的路線。
他并沒有大肆宣揚要遷城,而是先在萬應城建摘星宮。
黎氏已經全都被姜武的人給“送”到了公主城,萬應城剩下的世家一直以來都在黎氏的壓制之下,沒得到太大的發展,見萬應悄沒聲的就換了個主人,外面還有大軍壓城,沒有一家敢起頭反抗,紛紛伏首。
聽到要建摘星宮的消息,紛紛損贈資助,獻錢獻物獻人。
萬應城的中心位置就是黎氏祖祠。
衛始命人推倒黎氏祖祠,當這座代表著黎氏家族歷史的祠堂倒塌的一瞬間,黎氏也從萬應城人的心目中退位了。
摘星宮還沒建進來,衛始已經把黎家在萬應城的一切都給推翻重來了。
黎家治城靠的是各大姓世家,用的還是人治那一套。各家分管一塊,好壞自擔,只要不惹出天大的禍事,黎家不會把這一族的權力收回來,頂多從家族中換一個人出來領頭。
Wωω ◆тt kān ◆℃o
而姜姬一路走來用的卻是法治。一開始是因為商城中衛始等人根本沒有出身來歷,能立足全靠她的支持與信賴。法嚴則勢大,治城如治軍,令出法隨,才管得住商城、浦合、鳳城等地。
等到了蓮花臺,她不喜世家掣肘,先除了八姓,剩下的又借著姜奔的手除掉不少,慢慢的,魯國的世家大多都失去了勢力。等她走后,姜旦也對世家難以托負信任,一則是有龔香在旁邊盯著,二來,段青絲當時的退卻也失去了世家最后一搏的機會,最后,世家如果出頭,蟠兒就難以保持權位,姜旦當然更需要蟠兒的幫助,久而久之,哪怕她走了這么久,魯國世家也沒有再站起來。
衛始斗世家也是駕輕就熟。先挑逗幾家互斗、互相揭短,等最后吵到刀兵相見了,他再出來主持公道,查實有罪者全鐵面無私的處置了。
這樣一來,大多數世家都一蹶不振了。
衛始就趁機照搬了公主城的原班人馬過來,三下五除二就把萬應城變成了公主城。
雖然到人人歸心還有很長時間,但至少看起來一切已經可以算是成功了。
現在衛始已經建起了神女廟,開了學府,召小孩子來學習魯字,抄寫魯字文章,魯商也來了,經過一場大戰的萬應城需要太多東西了,他們與衛始里應外和,還啃下了少世家身上的肥肉。
現在就算還有替黎家哭的人也不多了。形勢總比人強,何況黎青河死在自己家人手里,實在怨不得旁人。
所以,現在鳳凰臺上的流民進入萬應城的話,他們是可以接得下來的。而且對衛始來說,新民遠比舊民更好處理,順利的話,這些新民會成為他的助力。
魯商得了她的話后就開始買賣人。
姜姬也從人口買賣中發現被賣的多數是女子和不滿十歲的孩子,有的是奴仆,有的就是妻妾。
而這些人不止賣人,還買人,不過買的都是壯漢,用來看家護院。
這表示雖然冬天過去了,但鳳凰臺下的百姓們的生活還是沒有恢復起來。
除此之外,高門大院的旁邊開始聚集著一伙伙的人,有老人,也有流浪漢,但也有普通人,男女都有。
他們等著里面的人施舍剩飯。
現在到了春天,天氣變暖和以后,世家公子們又開始聚集在一起,呼朋引伴,欣賞春日的美景。
他們在冬天時悶在家里做了一些新詩新文,迫不急待的要給朋友們炫耀一下自己的文采。
最近幾年鳳凰臺出了不少故事,不愁沒事可寫。甚至還有人說最近幾年風波頻頻,說不定會催生出來不少文豪大家,日后也有美文流傳后世,乃是一大幸事。
他們這樣吃吃喝喝玩玩樂樂,每日宴席之上,許多菜肴都吃不完,就送到門外讓百姓撿拾果腹。
鳳凰臺宮門前也聚集了不少百姓,他們覺得宮中的公主宴會吃剩的美味佳肴一定更多。可他們不管怎么等,宮中送出來的永遠只是普普通通的鼎食,和神女廟中施舍的一樣。他們守在宮門外,也沒有見俊俏年輕的公子們出入宮門,更沒有聽到宴會上的樂聲、歌聲。
最后百姓們開始傳說,都道安樂公主驕奢淫逸,喜好享樂,如今看來名不副實。
然后城門前開始刊出一則告示。
告示說征召壯年男子修造宮墻、宮殿、宮道。
還需要年少兒郎抄寫文章。
也需要女子入宮執役,服侍公主,紡線織布制衣做鞋。
就連老人也有差事。告示上說年四十以上的老人可以打掃大街,注意燈火蠟燭,防備盜搶劫賊等。
這則告示很快在鳳凰臺下引起了許多爭論。
有人認為這是在濫用民力。這不是在強迫百姓們工作?鳳凰臺下的百姓可不是窮人,他們可比魯國那偏遠地方的著姓大族過得還要舒服呢。他們大多數家中資產,兒孫自小讀書,女兒養在深閨,婦人不需操持賤役,家中奴仆成群。
這樣的百姓,會因為一則告示就去搬石搬磚,揮汗如雨的干活嗎?這樣家庭養出的婦人女子會愿意走出家門,不要奴婢的服侍,去侍候一個聲名狼藉的公主嗎?
何其可笑!
世家都等著看安樂公主的笑話。
他們認為這則告示,一定會引起百姓的反對。
而另有一部分人尚在觀望之中。因為他們搞不清楚安樂公主此舉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
這安樂公主到了鳳凰臺以后一直閉門不出,不讓大家見到小太子,她自己也不露面。
毛昭和白哥除了拿一些話來搪塞大家之外,最近唯一做的一件事就是催著城中城外的百姓不停地打井,打深井。
因為近幾個月沒有下雨,確實也有人開始擔心是不是要干旱。
但是干旱這種事情跟鳳凰臺實在沒什么關系。
如果附近沒糧了,鳳凰臺完全可以向別的城求糧,甚至都不需要圣旨,只要風聲傳出去,天下無數忠臣義士,難道會讓皇帝餓肚子嗎?
誰會相信皇帝住的地方會缺糧呢。
除了擔憂家中的花草泉水會不會失了風致,其余皆是一笑了之。還有人譏笑毛昭和白哥竟仿小役行事,真是落魄了。
但出乎所有人的預料之外,百姓們看到這則告示并沒有反對也沒有嘲笑,反而開始蜂擁而至。
女人齊聚宮門前,道愿意服侍公主。
未滿十歲的少年與少女們涌入學府,拜在龔香門下。
一些原本在家中以為自己已經成了兒孫們的拖累的老人也蹣跚地走出家門,有的人不知要先去衙門或城門口進行登記,索性直接在家門口掃除街道,巡視街頭巷尾,驅趕在此處徘徊的生人。
有許多人還跑到神女廟前登記領糧,王姻不得不在神女廟前新設了一衙。
整個鳳凰臺好像突然間擁有了不同尋常的活力。
而鳳凰臺上下,也確實有許多的工作,正亟待展開。借著這股東風,龔香與王姻的工作突然一日千里,以極快的速度建設起來。
城外的流民村也受到了影響。
這些流民不像城中百姓一樣現在才開始“工作”,他們早就有工作了。
首先就是修路和造屋,一切都是輕車熟路,不管是劃區還是建屋,商人在其中也充當了奇特的“向導”。
最先建起來的永遠都是商人們的倉庫與市場,而依著市場修建的房屋也很快就被商人們或租或賣。
城外的田地也很快被商人搶占。除商人外,還有不少百姓都是跟著姜姬來的,比起鳳凰臺的百姓和流民,他們也是熟練工。
他們大多是聽說了姜姬到鳳凰臺來了,就紛紛拖家帶口的跟著搬了過來。蓋房子、搶田地、雇奴開荒一整套,做得熟練極了。
小兒也早早的送到學府去抄寫,女子們也在家中開始紡線織布,制衣制鞋。
而鳳凰臺的變化也影響了這里,首先就是冒出來了新的紙坊。
鳳凰臺下以前的紙坊造的紙都十分精美,便宜的紙沒人用。
但現在不同了,紙坊十日之內冒出來了四五家,全是價格低廉的紙張。
沒有花紋,沒有香氣。唯一的好處就是便宜。為了結實耐用,紙都是厚紙,不能成卷,只能成冊,又因紙質泛黃,又稱黃冊。
黃冊送到了姜姬等面前,然后又從她手中分賜給王姻等人。
姜姬對王姻說:“魯字使用簡單,以后公文往來都用魯字吧。祭祀等重要場合,還有圣旨之上才用紀字。先這么辦。”
王姻道:“遵命。”
姜姬:“舊典章抄寫的怎么樣了?”
王姻:“還需要一些時日。不過鳳凰臺下擅文字的人還真不少。”這真的方便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