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祚驚訝萬分,忙道:“怎么毀的?可還能補救?”
十四阿哥從懷里將那卷萬福萬壽帖拿出來,遞給胤祚,抽抽啼啼的道:“出宮時,我走的太快,不小心撞了一個端茶的太監,便……便弄濕了……”
胤祚將萬福萬壽帖展開一看,果然濕了好大一片,紙上的字跡遇水便成了一團暈黑。
十四阿哥猶自道:“都怪我不小心,只顧著和八哥說話……”
胤祚皺眉道:“那個太監呢?”
“被……被八哥抓起來了,八哥說他是受人指使……”
胤祚不用猜,便知道這事和三阿哥脫不了干系,只是現在就算審出了主謀是誰,也于事無補了,盡快將壽禮補好才是當務之急。
胤祚問道:“這帖上共多少個壽字?”
“共三千三百一十六個……”
雖然提筆寫字的這些人大多數都在暢春園里,但要在壽宴開始之前再寫一份出來顯然是不可能的。
胤祚打量那帖子,只余了小部分未損,將之裁剪的話,就完全沒了萬福萬壽的意味。
胤祚靈機一動道:“拿紙筆來。”
十四阿哥哭著道:“沒用的,壽宴馬上開始了,來不及再寫了。”
胤祚喝道:“快點拿來,再叫幾個太監來,要信得過的。”
十四阿哥被胤祚吼了一聲,終于找回了點精氣神,忙去找人。
片刻后,五六個太監抬著一方桌子小跑過來,跑到胤祚近前將桌子放下,桌上筆墨紙硯樣樣俱全。
胤祚提筆,想了想又放下道:“十四弟,你來寫。”
十四阿哥結果筆,在胤祚的要求下,在紙的正中寫了大大的福壽二字。
十阿哥阿哥寫完后,哭喪著臉道:“看來也只好以我的這篇大字做壽禮了……哎……”
胤祚彈了他一個腦瓜崩,道:“小屁孩,瞎嘆什么氣!”接著他對太監們命令道:“將這桌子抬到宮外去。”
十四阿哥拉著胤祚的袖子急道:“六哥,壽宴馬上就要開始了……”
胤祚道:“怕什么,有人問起來,就說上茅廁去了!”
暢春園比紫禁城小些,把守也沒紫禁城那么嚴格,幾人抬著桌子很快便來到宮外。
胤祚和十四阿哥和太監們都穿的官服,百姓們見了害怕。
胤祚便拽過來一個在花燈下飲酒賦詩附庸高雅的士子,道:“你過來,幫我喊如下這些話……”
那士子酒意朦朧,沒看清胤祚服飾,又氣惱胤祚將他拽起來,掙扎道:“放開手,你怎的如此有辱斯文……”
胤祚惡狠狠的打斷他:“你多說一句廢話,這輩子不要再想考取功名了。”
這句話便是掐中了士子命門,當下老老實實的聽胤祚交代。
一炷香后,暢春園門外壘起了大臺子,一個書生打扮的人站到臺子上道:“各位父老鄉親,今日是皇上大壽,我等幾個士子想借機向皇上上書抒發民意,各位父老鄉親若有什么話想說,由在下代筆!”
書生的話一出,周圍頓時圍過來許多看熱鬧的人,只是大家都是在臺下指指點點,卻沒人來寫字,也沒人抒發觀點。
書生又道:“若是鄉親們有什么難言之隱,由他人代書,或者自己寫也可。”
書生說著,幾個太監將那桌子抬到臺前來。
只是臺下百姓看見太監,就躲的更遠了,無人前來寫字,場面一時有些尷尬。
臺下看熱鬧的人中,有一花甲老者,正是那日在全聚德給胤祚評詩的勿庵先生,今日萬壽節他帶著家人奴仆出門游玩,正巧碰上了這一幕,便湊在人群中觀看起來。
勿庵先生只有秀才功名,不可出仕為官,但他于天文、歷法、算學一道頗為精深,折服許多名家,連李光地都對他推崇至極,故他在京城地位十分超然,就連全聚德這種地方,也是常常受邀而去。
“爺爺,為何無人愿意上去寫字?”有個扯著公鴨嗓子的孩子問道。
勿庵先生溺愛的摸了摸他的頭,說話的是他的孫子梅瑴成,勿庵先生兒子早卒,故他一身所學都盼著這個孫兒繼承,好在他的這個孫兒極其聰慧,常常對他的學問能舉一反三,所以勿庵先生對他的孫兒也是極為寵愛。
勿庵先生道:“人人都知道禍從口出,自然無人愿意上前。”
梅瑴成又問道:“爺爺不是常說朝廷對歷算學派重視不夠,為何不趁此機會去向皇上進言。”
勿庵先生嘲笑道:“這不過是哪家王公大臣想出來的為皇上祝壽的法子罷了,看到遠處那幾個穿著團龍服的沒?”
梅瑴成順著爺爺的手指望去,果然在暢春園的宮墻下見到了兩個身著團龍服飾的年輕人,他們身邊站著幾十個穿著明黃號衣的侍衛,雖站在宮墻的陰影下,卻也分外顯眼。
十四阿哥見無人來寫字,有些焦急的道:“六哥,這法子好像不行啊。”
胤祚叫來一個太監耳語一番,隨即對十四阿哥一笑道:“放心好了。”
那太監跑到臺上向那書生傳話,那書生聽完詫異的睜大眼睛,確認到:“我……我也可以?”
太監不滿道:“咱家消遣你不成?”
書生連道不敢,然后轉身對眾人道:“貴人說了,凡是落筆或是說話的,每人賞一兩銀子。”
書生說完便提起筆,在紙上寫道:“恭祝圣上萬壽無疆。”隨即放下筆,一旁的太監看了一眼,掏出一兩銀子給他。
人群有些喧囂,片刻后來了第二個寫字的,一樣領到了銀子,隨即人群便爆發了般涌到了臺子上,太監身上的銀子不夠,便拿著胤祚給的銀票找周圍的商號兌換碎銀子。
勿庵先生看到此景道:“孫兒,一會你去將爺爺的主張寫在上面。”
梅瑴成不解,他知道爺爺不是貪圖一兩銀子便宜的人,而且他們梅家也不缺銀子。
勿庵先生解釋道:“有無數百姓愿意上臺提筆,這便是民意了,圣上不會不看,去寫吧。”同時他的目光落在一個穿團龍服的年輕人身上,越看越是覺得此人眼熟。
十四阿哥已經被眼前的景象驚的說不出話來。
胤祚感慨道:“天下熙熙皆為利往。在大清,沒有銀子辦不成的事,如果有,那就是銀子給的不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