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為重點的可持續發展觀(1992-2002)
進入90年代,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戰,要求我們對發展的戰略目標做出進一步完善和發展,對發展理論作適時的修整。可持續發展觀是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反映時代精神和當代中國發展實踐的基礎上,借鑒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對發展理論作出的新貢獻。它拓寬了發展觀的新視野,開辟了我國社會發展的新篇章。
(一)可持續發展觀的形成過程
1.初步形成時期(1992—1994)
1989年第十五屆聯合國環境署理事會提出了可持續發展戰略,并在1992年的環境與發展大會上通過了《21世紀議程》,將可持續發展推向行動,這標志著現代發展觀的重大轉變。中國政府積極響應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倡議。1992年,李鵬總理率代表團出席了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并莊嚴承諾履行會議所通過的各項議決文件。1994年,我們發表了《中國21世紀議程》,強調中國的發展將不只是經濟的發展,而是要走一條人口、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中國21世紀議程》中,中國將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確立為“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經濟體系、社會體系和保持與之相適應的可持續利用的資源和環境基礎。”同聯合國《21世紀議程》相比,《中國21世紀議程》所確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體現了中國國情和發展中國家的特點,與前幾階段的發展理念相比,可持續發展理念有了本質進步,在總的發展目標中,既包括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也包括了控制環境污染、改善生態質量這些影響長遠發展的基礎性條件。在《“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正式將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必須堅持的基本方針,標志著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為目標的可持續發展觀的初步形成。
2.基本形成時期(1995—1997)
1995年,黨中央首次正式提出科教興國戰略,要求全面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堅持教育為本,把科技和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位置,增強國家的科技實力及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質,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加速實現國家的繁榮昌盛。同年,在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上,江澤民又指出:“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同時,還進一步要求必須把社會的全面發展放在重要的戰略地位。1996年10月召開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正式提出了“社會主義是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事業”的命題。這一命題的提出,為加強政治思想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奠定了堅固的理論基礎。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在黨的十五大正式上正式確立實施。社會的全面發展觀念和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制定和提出,標志著以實現經濟、社會和生態協調發展為目標的可持續發展觀的基本形成。
3.進一步發展時期(1998—2002)
在可持續發展觀基本形成后,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又提出了“人的全面發展”理論。江澤民鮮明地指出:“我們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各項事
業,我們進行的一切工作,既要著眼于人民現實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同時又要著眼于促進人民素質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是馬克思主義建設社會主義新社會的本質要求。我們要在發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礎上,不斷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在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思想的指引下,當開始扭轉社會發展嚴重滯后經濟發展的狀況,經濟、社會逐步走上協調發展的道路。在這一時期,黨中央還制定和實施了“兩個根本性轉變”戰略和西部大開發戰略,提出了“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加速社會全面進步的動力”的觀點。2002年江澤民在“5.31”講話中,首次提出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論斷。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他進一步系統的闡述了這一論斷。這一科學論斷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關于發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是對我黨執政任務和執政經驗的最新概括和總結,標志著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得到了深化和提高。
(二)可持續發展觀的主要內容
1.發展的目標:建設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社會
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協調發展,必須把握好兩個辯證關系。一是三大文明建設的辯證關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經濟、政治、文化協調發展的進程,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建設的進程。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彼此緊密聯系而又有各自的發展規律,互為條件、互為目的、相輔相成。物質文明不斷發展,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才有必要的物質條件。政治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政治保證和法律保障,精神文明為物質文明的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社會主義事業就是在這三大文明的相互關聯、相互促進中發展的。二是社會的全面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辯證關系。人作為社會的主體,既是社會全面發展的結果,又是社會全面發展的前提。社會全面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既是互為前提相互作用的辯證關系,又是兩個相互促進的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江澤民指出:“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是互為前提和基礎的。……社會生產力和經濟文化的發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人的全面發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無止境的歷史過程。這兩個歷史過程應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地向前發展。”這里,既揭示了社會主義本質是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又揭示了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內涵;既闡明了人的發展與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辯證關系,又突出了人的素質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地位。
2.發展的關鍵:經濟發展與生態系統的良性互動
可持續發展首先是發展,發展首先是經濟發展。新形勢下,江澤民站在新的歷史高度,著眼于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全局,結合黨的建設的實際,提出了“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的科學論斷。他在“5.31”講話中指出:“我們黨要承擔起推動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使命,必須始終緊緊抓住發展這個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把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落實到發展先進生產力、發展先進文化、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來。把握住這一點,就從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公開提出來,無論在黨的發展觀上,還是在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里都是第一次。
在強調發展經濟的同時,江澤民明確提出了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的
協調發展問題。“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經濟的發展,必須與人口、環境、資源統籌考慮,不僅要安排好當前的發展,還要為子孫后代著想,為未來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絕不能走浪費資源,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更不能吃祖宗飯、斷子孫路。”
3.發展的動力:創新
就發展的動力而言,江澤民在繼承鄧小平“改革動力論”的基礎上,提出了“創新動力論”。1995年5月,江澤民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明確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一個政黨永葆生機的源泉。”這是對國際國內新形勢做出正確估計之后提出來的。從國際上看,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出現了一個極為重要的趨勢,以知識和信息的生產、擴散和應用為基礎的知識經濟將占據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地位,人類的未來和國家的繁榮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依賴科技進步和創新。“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從國內來看,新一輪更深層次的改革即將展開,能否適應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進行體制創新,直接影響到改革的進程。于是,創新,特別是理論創新、體制創新和科技創新,就成了一個關乎民族振興、國家興衰的重要推動力。江澤民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及時指出:“思想解放、理論創新,是引導社會前進的強大力量”, “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說到底,是一個體制創新的問題,……不進行體制創新,很多問題的解決就沒有出路”, “我們進行科技創新,就是要使科學技術成為我國跨世紀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總而言之,創新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二十多年來,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都是與我們不斷進行的理論創新、體制創新、科技創新等分不開的。”江澤民的精辟論述,開拓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界,為我國新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三)可持續發展觀的評析
1.可持續發展觀豐富和發展了以全面現代化為目標的整體發展觀
可持續發展觀比較明確地論述了社會主義全面發展思想,尤其是在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建設的同時,明確提出政治文明的概念,主張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中關于發展的內涵。同時,可持續發展觀在我黨歷史上第一次明確地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所追求的目標,極大地豐富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內涵。可持續發展觀還提出了新的發展動力觀——創新,極大地豐富和發展了鄧小平理論中的改革動力觀。
2.可持續發展觀為科學發展觀的形成奠定了理論基礎
可持續發展觀以滿足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目的,把人的全面發展納入社會主義發展目的之中,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史上是第一次。這種觀點在科學發展觀中得到進一步發展,形成了強調以人為本的理念。可持續發展觀既注重社會的全面發展,又注重人的全面發展,蘊含了科學發展觀的全面發展的要義。可持續發展觀提出了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又提出了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協調發展的思想,為科學發展觀中協調發展作了鋪墊。同時,可持續發展觀以可持續發展為條件與科學發展觀也是一脈相承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