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共產黨人對社會發展動力的認識軌跡
由于馬克思、恩格斯一直把階級斗爭作為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再加上他們沒有經歷社會主義的實踐,所以也沒有回答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社會發展的動力問題。中國共產黨人對此進行了探索,取得了重要的理論成果。
(一)毛澤東對社會發展動力的探索
在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從建立到初步發展的這一時期,毛澤東以唯物史觀為指導,考察了在中國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和起作用的內在力量,從而找到了貫穿社會主義發展始終的一般動力——矛盾動力論。這是毛澤東的一大理論貢獻。
1.毛澤東矛盾動力觀的主要內容
唯物辯證法指出,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毛澤東的矛盾動力觀是以矛盾為基本視角和以矛盾辯證法為理論方法的關于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的理論體系。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其一,強調社會主義社會同其他社會一樣充滿著矛盾。早在《論十大關系》一文中,毛澤東就明確指出:這十種關系,都是矛盾。后來,他在莫斯科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會議的發言時又指出:“無論什么社會,當然特別是階級社會,都是充滿著矛盾的。有些人說社會主義社會可以‘找到’矛盾,我看這個提法不對。不是什么找到或者找不到矛盾,而是充滿著矛盾。”這種分析切合當時社會主義的實際,從而確定了“我們的任務,是要正確處理這些矛盾。”
其二,揭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在科學社會主義發展史上,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運用唯物辯證法觀察人類社會,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并指出它們的矛盾運動推動了社會向前發展。但馬克思在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時候,并沒有將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概括為社會基本矛盾。毛澤東在《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明確指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關系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而且指出了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非對抗性質,既相適應又相矛盾的特點及以調整為主的緩和漸進的解決方式。毛澤東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同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質和情況”,“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表現為劇烈的對抗和沖突”,“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是另一回事,恰恰相反,它不是對抗性的矛盾。”他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是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已經建立起來,它是和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的;但是,它又還很不完善,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產力的發展又是相互矛盾的。除了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發展的這種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以外,還有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又相適應又相矛盾的情況。”毛澤東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社會發展動力學說的重大貢獻在于,明確指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之間的矛盾。而且進一步指出它仍然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正是這些矛盾推動著我們的社會向前發展。這些“矛盾不斷出現,又不斷解決,就是事物發展的辯證規律。”
其三,毛澤東從總體上初步提出了解決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唯一正確途徑是改革。1956年,毛澤東在黨的八屆二中全會上指出:“生產關系搞得不對頭,就要把它推翻。上層建筑(其中包括思想、輿論)要是保護人民不喜歡的那種生產關系,人民就要改革它”,他指出:“社會主義制度還要改革,還會用‘革命’這個詞。當然,那時革命的性質不同于階級斗爭時代的革命。”毛澤東已經初步認識到在階級矛盾解決之后,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是靠改革來推動的,這種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本身的自我完善、自我發展。但是由于社會主義制度才剛剛建立,還需要鞏固,因此對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改革的重要意義,認識還不十分清楚。
以唯物辯證法的觀點來考察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與發展,對社會主義社會進行動態分析是毛澤東的首創。在此之前,馬克思和恩格斯都沒有明確講在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消滅后,這種社會矛盾運動是否還存在。列寧在十月革命后曾經說過:“在社會主義下,對抗消滅了,矛盾存在著。”但他沒有指明社會主義下的矛盾是什么矛盾。而斯大林一直將“政治上和道義上的一致”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動力。毛澤東的矛盾動力觀為社會主義發展動力問題的解決奠定了理論基礎。
2.毛澤東社會發展動力理論的偏誤
毛澤東的矛盾動力觀從一般意義上闡釋了社會主義的發展動力,但當理論回到實踐并指導實踐時,卻不能不受到各種主客觀條件的制約,以至發生嚴重的偏離。
首先,促使毛澤東探索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直接動因,不是源于中國社會自身的迫切需要,而是緣于外因影響。斯大林長期以來不肯承認社會主義社會有矛盾,用捂蓋子的辦法限制了人們對蘇聯社會中深層次矛盾的認識。蘇共20大后,蘇聯內部矛盾逐漸暴露出來,這就促使我們黨去理性地審視蘇聯社會主義模式及其實踐的利弊與是非,進而探索社會主義社會的矛盾及其發展動力問題。從當時中國社會自身的情況來看,社會主義制度剛剛建立,正處于向上發展的階段。一般來說,在一種新的社會形態發展的初期,生產關系是適應生產力的。因此,當時中國社會主義實踐中的各種矛盾尚未充分暴露,我們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和完善,還談不到除弊革新的問題。就是說,還不具備讓毛澤東深入研究社會主義社會改革理論所需要的客觀條件。
其次,毛澤東對基本矛盾的兩個方面,更側重于生產關系或者生產關系的構成和類型,而忽略生產關系所體現的物質利益,以至從根本上脫離了生產力的發展狀況。1962年1月毛澤東曾說:“我注意得較多的是制度方面的問題,生產關系方面。至于生產力方面,我的知識很少。”因此,在社會實踐中毛澤東便一再強調生產關系的變革,期望通過生產關系的變革促進生產力的發展,進而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和發展。
再次,1957年以后毛澤東錯誤地認為兩個階級、兩條道路的矛盾是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因此,解決矛盾的手段,就不會是溫和的改革,而只能是急風暴雨式的群眾政治運動,即斗爭性的解決方式。階級斗爭被毛澤東置于社會主義社會發展杠桿和動力的地位。再加上長期以來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蒙在改革身上的意識形態色彩,認為只有革命才是馬克思主義,而把改革當作機會主義的東西加以指斥。在毛澤東后期的講話與著作中,只有對階級斗爭理論的強調,而鮮見對改革理論的闡述。從“社會主義教育運動”到“**”,毛澤東越來越忽視經濟建設,越來越關注階級斗爭,最終形成“以階級斗爭為綱”,使矛盾動力觀變成“斗爭的哲學”,從而鑄成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對此,鄧小平曾說:“指出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決了問題,還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體的研究。”事實證明,矛盾如果得不到正確解決,就會成為社會主義發展的阻力。這在客觀上要求矛盾動力觀必須推進到改革層次,因為改革既著眼于“充滿矛盾”,更著眼于“解決矛盾”,改革才是解決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正確途徑。
階級斗爭動力論的產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建國初期國內外復雜形勢和主客觀因素的影響使然。從國際因素觀之,一是當時以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集團對社會主義國家實施“冷戰”戰略,對我國采取封鎖遏制政策,我國與帝國主義的矛盾尖銳。二是在建設社會主義及對一些國際問題的看法上與蘇聯及一些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發生分歧,產生激烈爭論,導致我們黨認為,修正主義和“資本主義復辟”危險正向我們逼近。
從國內情況看,一是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們黨缺乏經濟建設的經驗,缺乏對社會主義發展階段是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這一客觀規律的正確認識,產生盡快擺脫“一窮二白”和急于求成心理,在實踐中用“大躍進”等違背社會、經濟發展規律、帶有濃厚主觀唯心主義色彩的方式和途徑來進行經濟建設。這不可避免地引發黨內對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爭論。二是剛從大規模驟雨暴風式戰爭中走出來的中國共產黨人,盡管已認識到必須把工作重心從鄉村轉到城市,中心任務是“恢復和發展生產力”。但在潛意識中仍不適應已變化了的新形勢,仍時時緊繃著“階級斗爭”這根弦,處處以“階級斗爭”的眼光和思維定勢來看待和處理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各種矛盾。盡管也懂得和平建設時期出現的大量矛盾是人民內部矛盾,但在處理中又往往混淆矛盾性質,把大量屬于思想認識問題當成敵我矛盾來處理,把黨內正常的民主討論看作是對黨的進攻,使“階級斗爭”不斷人為地擴大、升級,以致不適當地強調和夸大“階級斗爭”的作用,甚至最后導致把“階級斗爭”當作“促進各項工作迅速發展”和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即所謂階級斗爭,一抓就靈。
(二)改革是中國社會發展直接動力
社會主義條件下社會發展的動力是什么?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毛澤東進行了卓越的探索并取得初步的成果。社會主義發展歷程中的曲折使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的客觀內容得以充分展現。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鄧小平科學地總結了矛盾動力觀的理論得失,提出了 “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發展的第一內在動力”、“精神文明建設為物質文明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等重要觀點,形成了嶄新的社會發展動力觀。
1.鄧小平明確提出“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理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實踐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他指出: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具體表現為,發展生產力同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僵化體制之間的矛盾,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不適應生產力發展要求的矛盾,這一矛盾若不解決,進
一步發展起來就會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嚴重障礙,甚至帶來嚴重的政治危機、社會動亂和生產力的嚴重破壞。解決這一矛盾的途徑就是社會主義的改革,他指出,“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要發展生產力,經濟體制改革是必由之路”。“不改革政治體制,就不能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經濟體制改革繼續前進,就會阻礙生產力的發展,阻礙四個現代化的實現”。以改革為直接動力,不是對矛盾動力觀的否定,而是對社會主義基本矛盾與社會主義發展之間內在關系的深層次的把握。其深化的前提和基礎就在于鄧小平在社會主義基本矛盾運動中抓住了生產力這個最重要的方面,肯定了生產力對于社會主義的最終決定作用,從而糾正了毛澤東在發展動力觀的具體實踐形態上的錯誤。鄧小平把生產力的發展看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內容和根本標準,指出:“革命是要搞階級斗爭,但革命不只是搞階級斗爭。生產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而且是很重要的革命,從歷史的發展來講是最根本的革命。”這使得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的探索獲得了可靠的依據和客觀的基礎,根據鄧小平的思想,黨的十三大報告對生產力的基礎地位和決定作用作了新的闡發,指出:“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從來認為,生產力是一切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只有適應生產力的狀況,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產生,社會主義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的推進,以至共產主義的實現,都離不開生產力的發展。”“我們承認并且充分重視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巨大作用,但是,只有在承認生產力的決定作用,承認生產力的根本標準的基礎上,才能正確處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保證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變革能夠真正適應當代中國生產力發展的狀況和要求,而不至于陷入主觀隨意性。”
按照鄧小平的觀點,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環節和方面。改革是在生產關系領域進行的,它對社會主義社會發展進程的作用是直接的。因為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后,在體制中仍然存在著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可能性和必然性。鄧小平科學地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這一最高生產關系層次與經濟體制及經濟運行機制這一資源配置方式兩個不同性質的經濟關系層次區分開來,將解決不同性質的社會基本矛盾對立運動形式的社會革命和社會改革兩種方式區分開來,得出改革不是社會革命或階級斗爭的方式。通過變革僵化的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解決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諸多因素,使潛在的生產力釋放出巨大的能量,以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
改革動力的直接性也體現在其所建立起來的全面的動力運行機制上。鄧小平一直強調:“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和相應的其他各個領域的改革。”鄧小平全面分析了我國傳統體制與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內在矛盾及外在表現,提出了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標志的動力運行機制。在1985年10月,鄧小平提出:“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之間不存在根本矛盾,問題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發展社會主產力。”這種競爭性的內在動力機制可以激發人的內在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政治體制改革同經濟體制改革應該相互依賴,互相配合,以便始終保持黨和國家的活力,克服官僚主義,提高工作效率,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政治體制改革是保障經濟體制改革的成果,推動其前進的重要的動力機制。
鄧小平之所以把改革看成是“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是由改革本身的性質、特點和特殊的歷史意義所決定的。其一,從全球的宏觀角度看,中國的改革是對以往存在的社會主義模式,特別是由斯大林開創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模式的全面突破,是在為人類社會歷史發展開辟一條嶄新的社會主義道路。正如鄧小平所說,我們現在所爭取的事業是一項新事業,馬克思沒有講過,我們的前人沒有做過,其他社會主義國家也沒有干過,所以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學,我們只能在干中學,在實踐中摸索。這場最大的試驗將為人類社會發展開創新的美好前途。其二,從改革的范圍看是全面的,其廣度是空前的。他多次強調說:“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僅經濟、政治,還包括科技、教育等各行各業”。這就是說,需要改革的不是某一個單位、部門,也不是某一個方面,而是社會的各行各業、方方面面。其三,從改革的內容上看,改革的深度是空前的。改革所針對的不是枝節問題,也不僅是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而是對體制的重新構造,它既包括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又包括教育體制、科學技術體制、文化管理體制的改革。其四,從對社會生活和人們觀念的重新調整來說,改革是一場革命。我國的改革一方面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另一方面又引起了社會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其他社會生活、工作方式及精神狀態的一系列深刻變化。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有力地推動著我國人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增強人們的民主意識、平等意識、競爭意識、務實創新意識、以及效率意識等等。隨著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深入也必然會引起人們的社會生活、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的深刻而廣泛的變革。總之,改革是中國的革命性變革,其開拓性、廣泛性和深刻性的特點都是十分明顯的。
鄧小平明確提出用改革解決原有體制束縛生產力的矛盾,用改革推動生產力和社會的全面進步,它表明了中國共產黨人已經找到了社會主義的根本發展動力,這是對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和改革思想的重大發展。
2.鄧小平明確提出了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理論
中國社會主義改革的基本政策是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的前提下,堅持對內搞活(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對外開放(社會主義發展的外在動力),為了更好地實施這一基本政策,鄧小平強調指出:“我們現在講的對內搞活經濟、對外開放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原則下開展的”。對內搞活經濟,是活了社會主義,沒有傷害社會主義的本質,至于吸收外國資金,這是作為發展社會生產力的一個補充,不用擔心它會沖擊社會主義制度。因為“三資”企業受到我國政治、經濟條件的制約,是社會主義經濟的有益補充,它有利于社會主義的發展。對外開放一般作為社會主義發展的外部條件,其實它也是社會主義發展動力機制之一。“開放也是改革”,社會主義發展動力除了內部,還來自自身與外在環境的溝通和交流,對內搞活和對外開放結合起來可以不斷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為了落實對內搞活和對外開放這個大政策,在改革的方法上,鄧小平選擇了兩個能夠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引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方法,這就是農村改革和創辦經濟特區及經濟開發區,加大對外開放的力度和廣度。在改革的突破口上,鄧小平選擇了先經濟后政治,先農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內地的順序。改革的結果使我國的生產力水平、綜合國力和人們的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實踐證明鄧小平探索的中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動力和外在動力理論是正確的,在社會主義發展動力問題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3.鄧小平揭示出科學技術是當代生產力發展的第一內在動力
鄧小平指出:“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這是馬克思主義歷來的觀點。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馬克思就說過:機器生產的發展要求自覺地應用自然科學。并且指出‘生產力也包括科學’,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科學與生產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了。科學技術作為生產力,越來越顯示巨大的作用”。當代的自然科學正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應用于生產,使社會物質生產的各個領域面貌一新。特別是由于電子計算機、控制論和自動化技術的發展,正在迅速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同樣數量的勞動力,在同樣的勞動時間里可以生產出比過去多幾十倍幾百倍的產品。1988年鄧小平明確指出:“馬克思說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事實證明這話講得很對。依我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992年鄧小平在南巡談話中進一步強調指出:經濟發展得快一點,必須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說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近一二十年來,世界科學技術發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領域的一個突破,帶動一批產業的發展。我們自己這幾年,離開科學技術能增長得這么快嗎?要提倡科學,靠科學才有希望。近十幾年來我國科技進步不小,希望在90年代,進步得更快。在這里,鄧小平不僅多次重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點,而且更有份量地強調了科技的偉大歷史作用。在抓科技的同時必須抓教育,重視智力投資和人才培養。他認為:“我們國家,國力的強弱,經濟發展后勁的大小,越來越取決于勞動者的素質,取決于知識分子的數量和質量。”
4.鄧小平提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鄧小平不僅強調改革動力的物質動因,同時也沒有忽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強大的精神動力。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布局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面協調發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是社會主義建設的根本,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僅有物質力量的推動不可能取得成功,還必須依靠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因此,鄧小平指出:“在社會主義國家,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執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發展生產力,并在這個基礎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與此同時,還要建設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廣大人民有共產主義的理想,有文化,有道德,守紀律”。因為沒有共同的理想和紀律就不能把人民團結起來,形成凝聚力,就不能有人民群眾積極性、創造性和巨大政治熱情的發揮。黨和政府愈是實行各項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黨員尤
其是黨的高級負責干部,就愈要高度重視;愈要身體力行共產主義思想和共產主義道德。否則,我們自己在精神上解除了武裝,還怎么能教育青年;還怎么能領導國家和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我們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實踐證明,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也要受破壞,走彎路。光靠物質條件,我們的革命和建設都不能勝利。過去我們黨無論怎樣弱小,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一直有強大的戰斗力,因為我們有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鐵的紀律。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這都是我們真正的優勢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鄧小平的社會主義社會發展動力理論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這一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動力理論發展到新階段的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以來,我們片面強調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甚至在建立社會主義制度以后仍然在踐行這一觀點,以致各國的社會主義事業都程度不同地遭受挫折,甚至導致政黨解散,國家解體。鄧小平創造的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直接動力理論,糾正了以上的錯誤理論觀點對社會主義事業的錯誤導向,正確闡明了社會主義時期階級斗爭的特點,指明階級斗爭不再是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也就不再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而只有改革才能解決社會主義社會生產關系與生產力之間、上層建筑與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環節和方面。改革才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三)創新是社會主義發展的不竭動力
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理論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展”,對社會主義發展動力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具創造性的認識,這就是緊緊抓住改革的精神實質,在新的實踐中突現創新的靈魂作用。
1.創新是知識經濟時代社會主義發展的客觀要求
時代的不斷發展對社會主義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江澤民牢牢地把握住當代世界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的新趨勢,揭示了知識經濟創新發展的時代特征,強調我們必須從“第一生產力”高度掌握社會主義命運,賦予社會主義創新發展的強大動力。
創新動力觀的提出,是中國面臨世界正在經歷的全球性的科學技術革命的正確抉擇。世紀之交,新的科技革命的飛速發展,知識經濟出現端倪,給中國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如果中國不緊緊跟上科技進步的時代潮流,就會落后,就會陷于極為被動的境地。要迎接這一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創新也是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客觀要求。社會的全面發展是第三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戰略思想。自十四大以后,在歷次重要會議上,都將社會主義全面發展作為一個主題,這是在清醒觀察和分析了當代中國社會矛盾全局的基礎上得出的科學結論。江澤民在十四屆五中全會上作的《關于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若干重大問題》的報告中,運用矛盾辯證法,對在改革和發展的新形勢下帶有全局性的12個重大關系進行了深刻的剖析,這就使得對社會主義發展動力的把握具有全面性和整體性。
第三代領導集體之所以強調創新,正是因為創新體現了社會矛盾的全局性解決和改革的整體性推進。在十二大關系中,江澤民把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系放在首位,看作是總攬全局、保證經濟社會順利發展的關鍵。他提出,“要善于統觀全局,精心謀劃,從整體上把握改革、發展、穩定之間的內在關系,做到相互協調,相互促進。”這說明第三代領導集體是從更新的角度,更廣闊的視野,以更科學的精神來看待改革動力的實際運作,以創新的思維全面揭示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動力。
創新還是社會主義改革縱深發展的必然結果。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但發展到一定階段,改革的難度也在加大,體制轉變中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逐漸暴露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要把改革進行下去,必須把改革所內涵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發揮出來。江澤民在紀念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20周年大會上對此做了總結:“這種改革是史無前例的全新的事情,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必須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因而,創新是全面性和創造性的改革,它不僅是對舊體制的變革,而且更側重于新體制的創建;它不在過多依賴政策措施的效應,而是創造出新的法律制度把改革成果鞏固下來;它不僅要發揮生產關系對生產力的反作用,而且要更直接地創建生產力自身發展的動力機制。
2.創新動力觀的主要內容
其一,科技創新是推動社會主義發展的根本動力。江澤民說:“知識和技術創新是人類社會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科技創新已越來越成為當今社會生產力的解放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標志,越來越決定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進程”。為此,第三代領導集體實行了社會發展戰略的重大轉變,放棄了高耗低效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把科教興國和可持續性發展戰略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多年的實踐已使第三代領導集體認識到,完成這一戰略轉移,必須使科技成果產業化,必須有一個新的系統的創造,在這一系統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可能成為創新的機會;增強國家的發展實力,必須綜合政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生產企業等一系列相關系統,形成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科技發展規律的、具有支撐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高效運行的國家知識創新體系及運行機制。一段時間以來,在國家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已由中國科學院率先進行了建設國家知識創新體系的試點工程。這一創新體系將成為中國在21世紀社會發展的主動力,而教育則將成為主要的動力源。江澤民指出:“教育是知識創新、傳播和應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創新人才的重要搖籃,……在提高創新能力和提供知識、技術創新成果方面,教育都具有獨特的重要意義。”科技實力和國民教育水平是中國走向繁榮富強的兩個不可缺少的飛輪。
其二,制度創新是推動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動力。如果說鄧小平“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的思想是一個偉大的創舉理論的話,那么如何具體實現社會主義和市場經濟的結合,則需要一系列的體制和制度創新。江澤民曾指出:把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結合起來是一個偉大的創舉。“進行體制創新,就是要不斷完善適應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全面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要求的各方面的體制。”1992年6月9日,江澤民指出要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我們要建立的新體制;同年10月,黨的十四大正式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構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在此后幾年的實踐中,第三代領導集體一直著力于以新的思想觀點來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環境和內在機制,并在十五大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如十五大所提出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通過體制創新,為我國經濟社會的深層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制度動力。
其三,思想觀念創新是推動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精神動力。改革開放以來鄧小平多次號召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鄧小平理論的“新境界”、“新水平”、“新判斷”和“新體系”引導了整個中華民族思想觀念的轉變,推動了改革開放的進程。江澤民發揮了鄧小平理論的創新品格,致力于啟迪民族的創新思想,弘揚民族的創新精神。江澤民指出:“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思想認識也必須不斷前進,不斷根據實踐的要求進行創新。思想解放,理論創新,是引導社會前進的強大力量。”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勇于開拓,堅持創新,是馬克思主義的精神實質,是社會主義發展題中應有之義,只有根據實踐需要不斷創新,社會主義理論才能成為富有生命力和價值的理論。為此,江澤民反復強調“創新精神,是我們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重要動力”,“要把科學知識、科學思想、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宣傳和普及工作,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不斷加強起來”,要積極培育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新的精神因素和文化氛圍,樹立起知識經濟時代的知識價值觀念、人力資本觀念、可持續發展觀念和新的競爭觀念。總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著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經濟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其四,建立國家創新體系,形成推動社會主義全面發展的強大合力。早在1986年鄧小平視察天津時曾指出:“改革,現代化科學技術,加上我們講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在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的今天,江澤民對鄧小平“社會主義發展合力論”進一步發揚光大,他說:“進一步弘揚我們民族的偉大創新精神,致力于建設國家創新體系,通過營造良好的環境,推進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體制創新,提高全社會創新意識和國家創新能力,這是中國實現跨世紀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1998年初中科院起草了《迎接知識經濟時代,建設國家創新體系》報告,提出創新體系的主要結構和功能:以科研機構和教學科研型大學為主體的知識創新系統;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系統;以高等院校和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為主體的知識傳播系統;以社會和企業為主的知識應用系統。骨干企業、科研機構和高等院校是國家創新體系的三大支柱;政府、企業和社會組成國家創新體系的運行機制和知識平臺。國家創新體系是國家經濟和社會可持續性發展的基礎和引擎,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人才的搖籃,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支柱和后盾。建設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的國家創新體系,將涉及到我國經濟體制和企業制度改革、科技體制改革、教育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是一項跨世紀的系統工程。隨著改革的逐步深入,國家創新體系的不斷完善,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將大大加快。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