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社會活動的主體。因此,如何有效地調動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是關系革命和建設事業成敗的重大問題。中國共產黨對這一問題向來極為重視,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為解決這一問題及時采取了有效措施,從而有力地推動了革命和建設事業的順利發展。
(一)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不論是在民主革命時期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我們黨都十分重視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且也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別是在毛澤東的名作《論十大關系》中,把調動國內外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作為一個基本方針,從而把調動積極性問題提高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毛澤東看來,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
第一,必須關心人民的利益。這是調動群眾積極性的根本途徑。早在1934年,毛澤東在江西瑞金召開的第二次全國工農代表大會上,就專門闡述了《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問題。他認為,要調動群眾的積極性,贏得群眾擁護,就必須滿足群眾需要,關心群眾切身利益。一切群眾的實際生活問題,都是我們應當注意的問題。建國以后,毛澤東更是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上。他認為,社會主義必須重視發展生產力,盡快把我國建設成為又富又強的現代化國家,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滿足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有生產力發展了,人民富裕了,生活改善了,人民的積極性才會進一步提高。調動群眾積極性和滿足群眾利益是互相促進、相輔相成的。雖然在建國以后的很長一段時期內,由于主觀和客觀的原因,我們犯了擴大階級斗爭、忽視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左”的錯誤,但毛澤東在思想認識上是承認并且關注群眾物質利益的。
第二,必須重視精神的作用。毛澤東認為,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物質的手段是首要的,但精神的力量也是十分重要的,有時甚至是決定性的。毛澤東認為,只有進行精神世界的改造,才能真正調動起群眾的積極性。他曾多次強調,物質可以變精神,精神也可以變物質,而精神的力量主要來自兩個渠道:其一,來自科學的世界觀。毛澤東認為,人的世界觀決定著人的所作所為,決定著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程度。故此,毛澤東反復強調改造人的主觀世界,斗私批修,思想革命化,用馬列主義的科學理論教育人,保證人們始終帶著純粹的無產階級革命情感積極投入生產。雖然毛澤東有過分強調精神作用的唯心成分,但在艱苦的革命歲月和建設年代,強調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確為十分必要。其二,來自堅定的理想信念。在毛澤東看來,一個民族,如果沒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政治觀點,就等于沒有靈魂。所以,必須用高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道德激勵廣大人民,按照又紅又專的標準來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否則,就會存在黨變質、國變色的危險。因此,他大力號召人們向白求恩、張思德、雷鋒等人學習,做一個高尚而純粹的人,把高尚的共產主義思想品質內化為人民的精神,外化為人民的行動。
在新的歷史時期,鄧小平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調動群眾積極性的思想,特別是在如何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這一問題上,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
第一,調整物質利益關系,是調動群眾積極性的物質基礎。利益是決定人們行為的原動力。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針對長期以來生產力徘徊不前、人民生活得不到改善的狀況,及時提出把黨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大力發展生產力,并在分配領域突破了“左”的政策,承認個人物質利益的正當性,承認利益的差別和多元化,這在實質上就是物質利益的調整和落實。“調動人民積極性的最中心的環節,還是發展生產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生產力發展了,人民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社會主義國家的力量就增強了,社會主義制度就鞏固了。”“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寶貴的,沒有革命精神就沒有革命行動。但是,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犧牲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因此,鄧小平反復強調出,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就是要消滅貧窮。我們的根本任務是搞經濟建設,發展生產力。在鄧小平對社會主義本質、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黨的基本路線、“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共同富裕等一系列重大問題的論述中,始終貫穿著在發展生產力基礎上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思想。不僅如此,鄧小平還在實踐中提出要以“三個有利于”作為制定一切政策、檢驗一切工作的根本衡量標準,時刻把“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答應不答應”、“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高興不高興”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
第二,保障民主權利,是調動群眾積極性的政治保障。鄧小平認為,人民群眾中蘊藏著極大的社會主義積極性,要使其得到充分發揮,除滿足群眾的物質需求,還必須發揚民主。早在1979年鄧小平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快農業發展若干問題的決定》中就強調指出:離開一定的物質利益和政治權利,任何階級的任何積極性都不可能自然產生。只有充分發揚民主,人民群眾才能心情舒暢,才敢于講真話、實話,其積極性和創造性才能發揮出來。鄧小平曾講到:“我們提倡解放思想,重申毛澤東主席提出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目的就是創造條件調動全民的積極性,使中國人的聰明智慧充分地發揮出來。”正是從這個意義上,鄧小平提出,沒有民主,就沒有社會主義,就沒有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切實加強民主建設,充分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權利。而加強民主建設,制度建設是決定因素。加強制度建設,在經濟方面最主要的是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經濟就是效益經濟、競爭經濟,它驅動人們為獲得最好的效益,盡可能發揮自己最大的積極性和潛能。30年來我國市場化改革的成就充分說明,通過市場機制使各種生產要素得到有效和優化配置,較好地調動和發揮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從而真正實現了“三個有利于”。而在政治方面,重點是轉變政府職能。
政府在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職能的同時,必須繼續向市場、企事業單位及社會分權、放權,鄧小平曾指出:調動積極性,權力下放是最主要的內容。此外,還必須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使群眾真正當家作主,自我決策,自我管理。
第三,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是調動群眾積極性的精神動力。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經濟和政治發展水平尚不能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物質需求和民主需要下,要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精神鼓勵就顯得特別重要。鄧小平繼承了毛澤東通過培養人的精神情操、提高人的共產主義覺悟來調動群眾積極性的思想,強調必須高度重視思想道德建設,以全面提高群眾的思想覺悟,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為此,鄧小平反復強調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為目標,大力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樹立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信念,從而喚起群眾積極投身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鄧小平還把人民利益同集體主義道德原則結合起來,強調要用集體主義原則來規范、協調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間的利益關系。他一方面肯定個人利益的合理性,指出要承認和保護個人正當利益;另一方面,又要求人們在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集體利益發生矛盾時,一切有革命覺悟的先進分子在必要時都應當犧牲個人利益,以服從和維護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我們要向全體人民、全體青少年努力宣傳這種高尚的道德。這樣做,既糾正了不顧群眾正當利益的“左”的作法,又防止了只顧本位、個人利益而損害國家利益、人民利益的自發傾向,既符合我國人民思想道德狀況的實際,又要求人們用更高的道德水準來要求自己。
江澤民作為第三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在領導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毛澤東、鄧小平關于調動人民群眾積極性的思想。江澤民認為,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必須多管齊下,采取多方面的措施。
第一,中國共產黨要始終把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代表好、維護好、發展好,這是提高人民群眾積極性的最根本的要求。江澤民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充分肯定人的物質、精神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強調對人的合理需求要予以充分尊重、盡量滿足。為此,他要求全黨代表群眾的根本利益,切實了解群眾的思想和利益要求,掌握群眾情緒,研究群眾思想觀念的變化,認真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
第二,必須在大力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切實貫徹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基本分配原則,這是提高人民群眾積極性的基本手段。江澤民結合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際,進一步確立了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這一宏觀政策導向,并創造性地發展了社會主義分配理論,強調必須徹底打破長期以來使社會凝滯的平均主義,認為在處理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時,只有把效率放在優先的位置,才能切實調動人民的積極性,保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第三,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理想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質,這是提高人民群眾積極性的重要條件。江澤民認為,精神文明建設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奮,經濟建設和其他各項事業就會全面興盛;精神文明建設搞不好,人心渙散,精神頹廢,經濟建設和其他各項事業也難以搞好。因此,他反復強調,必須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使全體人民牢固樹立起堅定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通過精神激勵的教育引導、榜樣典范,把人民的勞動、生活、文化、社會等方面的需要同精神因素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人民群眾潛在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出來。
(二)充分調動人民群眾的創造性,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
人民群眾是實踐和認識的主體,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堅持走群眾路線,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也是我黨的優良傳統。
歷史上,毛澤東作為我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核心,在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這一重大問題上有許多精辟的論述。他曾多次談到:共產黨的路線就是人民的路線;共產黨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只要緊緊依靠人民,堅決地相信人民群眾的創造力是無窮無盡的,因而相信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能打倒任何敵人,克服任何困難。這些論述的字里行間,包含著對群眾首創精神的無限推崇。可以說,正是因為我們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勝利。
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鄧小平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的上述思想。他多次強調:我們黨離不開人民,人民也離不開我們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極其艱巨復雜的任務擺在我們的面前,黨只有緊緊依靠群眾,密切地聯系群眾,隨時傾聽群眾的呼聲,了解群眾的情緒,代表群眾的利益,才能形成強大的力量,順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要相信群眾中間蘊藏著巨大的創造力,能夠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方法和措施來解決現實問題。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長期實踐中,鄧小平始終尊重群眾,時刻關心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愿望,敏銳地把握時代發展的脈搏,以驚人的洞察力和膽略,滿腔熱情地鼓勵和支持人民群眾實踐中涌現出來的新生事物。鄧小平曾真誠地說:不要把我們自己的作用看得過高;改革是大家的主意,是人民的要求;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不是靠本本,而是靠實踐,靠實事求是。“農村搞家庭聯產承包,這個發明權是農民的。農村改革中的好多東西,都是基層創造出來,我們把它拿來加工提高作為全國的指導。”“鄉鎮企業容納了百分之五十的農村剩余勞動力。那不是我們領導出的主意,而基層農業單位和農民自己創造的。”因此,他要求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重視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千方百計地發揮、支持他們的主動創造精神,并且在政策上激勵和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對社會主義實踐和認識的每一次突破和發展,無不來自群眾的創造和推動
;我們黨提出的一系列思想理論觀點和重大決策,也都是在總結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江澤民在領導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過程中,也一再強調要從政治上看待黨群關系,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早在十三屆六中全會上,他就明確指出:要在全黨范圍內進行馬克思唯物史觀的教育,批判各種否定、貶低人民群眾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歷史唯心主義觀點,牢固樹立推動歷史前進的決定性力量是人民群眾的科學觀點。要通過教育,使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懂得,歷史活動是群眾的事業,生機勃勃的創造性的社會主義是由人民自己創立的。要牢固樹立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干部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觀點,對黨負責與對人民負責相一致的觀點,黨要依靠群眾又要教育和引導群眾前進的觀點。在1998年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上,江澤民在總結我國農村改革20年的基本經驗時又指出:“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包產到戶、鄉鎮企業和村民自治,都是在黨的領導下我國億萬農民的偉大創造。”全黨要尊重農民的意愿和創造,對農村出現的新事物,要堅持“三個有利于”的判斷標準,鼓勵試、允許看、不爭論,引導農民大膽試驗和探索。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線,及時總結廣大農民的實踐經驗,形成正確的政策,用于指導和推進改革。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江澤民總結了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十條基本經驗,在其中第一條就明確指出: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不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通過實踐來檢驗和發展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很顯然,在基本經驗中,“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
自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集體同樣把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激發群眾的創造性提到了很重要的戰略高度。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上,黨中央明確提出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十一五”時期的重大戰略。在2006年1月9日的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胡錦濤針對世界新科技革命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提出了“扎實完成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任務”。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科技規劃綱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的決定》、《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等重要文件中,對自主創新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和多方面的任務,也分別進行了闡述。而要提高國家自主創新能力、落實好建設創新型國家這一偉大戰略,最根本的是要更好地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只有更好地尊重和發揚廣大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才能從更加廣闊的層面上搞好自主創新,也才能贏來中國自主創新的新時代。
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的一貫立場,但在建設創新型國家的背景下,顯得尤為重要。為了最大限度地發揚群眾的首創精神,必須采取如下戰略舉措:
1.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要自覺尊重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
領袖人物、偉人、英雄在歷史上的作用和貢獻是巨大的,但是人民群眾是創造世界歷史的真正主人,是我們黨的力量源泉和勝利之本。人民群眾是創新的主體,是實踐的主體,是創造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體。我們黨的各級領導干部,要始終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為此,必須自覺堅持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地位,必須自覺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向人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尊重人民群眾的選擇。充分挖掘人民群眾中蘊藏著的智慧和無窮的創新潛力,鼓勵和支持人民群眾在各行各業、各條戰線、各個領域,不斷地開拓進取,勇于創新。
2.通過充分相信群眾來充分激發群眾的激情和智慧
毛澤東曾指出,相信人民群眾,相信黨,這是兩條根本的原理,否則就很難做成和做好任何事情。近年來,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認為,更多的信任等于更多的資本和財富,他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們和全體員工的相互信任。我們的各級領導干部,如果真正地、完全地相信人民群眾,放手讓人民群眾去發明、去創造,人民群眾的激情就會產生,人民群眾的智慧就會噴發,就會在人民群眾中間產生出排山倒海的力量。對于我們黨、特別是黨的各級領導干部來說,講誠信,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善待人民,從而取信于民,不僅是一種美德,而且是一種調動群眾的主觀能動性、進行偉大創新實踐的好辦法。
3.把和諧社會建設與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緊密結合起來
構建和諧社會,最根本的是要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統一起來。其中,物質文明建設是尊重和發揚群眾首創精神的物質基礎。如果物質文明得不到發展,人民群眾物質需求得不到滿足,他們的首創精神當然就無從談起。政治文明建設決定著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的發展方向和全局。只有政治文明發展了,人民民主制度完善了,依法治國、以德治國的治國方略落實了,人民的民主權利實現了,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才能得以激發和發揚。而精神文明建設加強了,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提高了,才能夠增強群眾的創造能力,并為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創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圍。由此可見,不論是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還是和諧社會建設,與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都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相互影響的。
4.要積極營造有利于發揚群眾首創精神的良好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的優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人民群眾首創精神能否激發和發揚。社會環境寬松、良好,就可以使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得到更好地發揚光大。為此,必須切實營造出一個有利于激發群眾創造活力的政策環境、制度環境和輿論環境,從而保證把一切有利于社會進步和創新的積極因素都能夠充分調動起來,使一切有益于強國富民的新思想、新創造力都能夠充分迸發出來,讓一切有志于創新與創業的社會成員的聰明才智都能夠充分發揮出來。正如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所指出的:對于一切妨礙發展和創新的思想觀念,都必須堅決徹底地沖破;對于一切束縛發展和創新的各種做法、規定,都必須堅決徹底地改變;對于一切影響發展和創新的體制弊端,都必須堅決徹底地革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