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家長雖然已經同意,但兩個年輕人總是要見一見的,是蘿卜還是青菜,總要對得上眼才行。年輕人臉皮薄,怕害臊,于是孫大娘經過華氏和溫秀才同意,把見面地點定在城里的茶舍。
溫秀才帶著二妹去品茶,華氏領著兒子從大堂經過,兩個年輕人均低著頭,二妹心里忐忑,臨到人家快要跨出店門,溫秀才拉了一下她的衣角,才羞答答抬頭,匆匆打量一眼,又馬上低回來,羞得兩頰緋紅,燙似火燒。
雖是驚鴻一瞥,華氏的兒子華歸還是看清了二妹的容顏,小小呆楞一下,心里撲通撲通跳。
三姐妹之中,二妹是最漂亮的一個,且脾氣最好,最有女孩家的嬌態,華歸沒有什么不滿意的。
等到溫秀才問二妹的意思,二妹低著頭沉默不語,溫秀才見她咬著嘴唇不好意思地笑,便明白了。
關于這個年輕人,溫秀才之前看了文章便很滿意,今日得見本人,更加放心,周身彌漫一股濃厚的書卷氣暫且不說,長得也文質彬彬、唇紅齒白,想是長年待在書房所致,導致皮膚比豪門大戶的姑娘們還要白皙,眉宇間有些柔弱,想來脾氣應該溫和,二妹嫁過去不會受欺負。
既然兩個孩子都滿意,華氏那邊便著急要挑選日子,趁早把文定給下了。溫秀才不同意,覺得大妹還未落定,二妹先找了人家,回頭讓村里的人知道,會笑話大妹。但是華氏有華氏的道理:兒子明年就要上京趕考,現在下定,一來可以給兒子添喜,讓他有個好運氣,希望小登科外來個大登科;二來解決掉媳婦問題,可以讓兒子放更多的心思在學業上,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溫秀才問過大妹的意見,總算同意先訂婚,等二妹及笄之后再行嫁娶事宜。
既然下定,免不了要彩禮,華氏那邊哪有這么多存銀?省吃儉用下來的那些是要給華歸作上京的盤纏,下文定的錢都是立了字據問孫大娘借的,好在溫秀才不苛刻,只要意思到了就行。
大妹從家里吃完飯回孫家繡坊,經過村口大槐樹的時候,從陰涼處走出一個穿深藍色長衫男人,叫住了大妹。那男人留著髭須,臉上帶著笑容,卻讓大妹情不自禁打了個哆嗦。
大妹往后退幾步,鎮定地問道:“文先生?”
文秀才嘿嘿笑了,上下嘴唇旁的胡子抖動,“是我。要回孫家繡坊嗎?”
“是的。”大妹點下頭笑了笑,便告辭要走。
“我送你吧!”文秀才上迎幾步,盛情拳拳。
大妹連退兩步,強笑道:“謝謝文先生好意,我認得路的。”說著,也不等文秀才說話,快步離開。
及近孫家繡坊,大妹回頭看了看,發現文秀才總算沒有再跟來,松了口氣,一路上,她加快腳步,他也加快腳步,她小跑,他也緊緊尾隨在一丈之后,跟個冤魂索命似的,因此,大妹只能拼命邁快雙腿,唯恐被他追上。
揉揉發酸發疼的小腿肚,大妹心想:自己的意思這么明顯,文先生應該知難而退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