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他得有那種思維方法和精神準備才行。並且還得有那種能捕捉“亂”與“混”的現象與徵候的敏銳的眼光。以及掌控“亂”與“混”標準的火候。沒有這兩下子的人也是達不到這個要求與上不了這個檔次的!
我分析現象來看,我們的王牌一號機百分之九十以上是這樣考量的。只有如此的考量,纔會有他以下的一系列飛行動作的嚴謹安排與實施。
飛行經驗與氣象學知識告訴我們,濃積雨雲的初步形成,中期發展,後段成長都是有其過程和自己特定規律的。我在《雲的訴說》這首詩中是這樣描述它的形成發展與成長的:
……
空氣對流如梭穿經緯,
萬千汽水呈顆滴飛紛。
風,飄著我——水,
光,暖著我——汽,
抖嫦娥素袖,撒滿天淡雲。
……
地熱天涼,水聚成珠,
溫升冷降,珠凝冰晶,
汽抱成團,團連成片,
冰晶汽珠,風助雲行,
風的遊兵,向我聚集,
雲的散勇,向我靠攏,
我的軀體,在颶風中顫抖。
我的血液,在劇烈的沸騰。
……
正因爲它形成快捷,發展迅速,在一片混亂模糊當中成長壯大。雲的聚集與生成,就一定會存在著參差不齊,先來後到,前後顛倒,高低錯落的現象。也可能這片天空烏雲密佈,大雨滂沱。而另一邊的天空,則陽光爽朗,烈日晴空。
這就象老名叫“颱風”新名叫“熱帶風暴”的情況那樣,它中心的外圍是颶風凜凜,暴雨傾盆。閃電如鞭,雷震天庭。冰雹似山,黑雲摧城。可是,它的中心呢?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颱風眼”裡,那就是另一幅景象了。微風習習,空氣清新。天晴日朗,高天淡雲。樹碧草綠,歌舞昇平。
這就是大自然的奧妙,造物主的精心!其實,我們的先人們早就知道這些有趣的天象。其中有著名的詩句:“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就是很好的例證。這也是氣象學中一種專門的學科——特殊氣象。
也有人說這種現象好似“燈下黑”似的。意思是越靠近本體就越安全。情同此理,越是靠近濃積雨雲時,亂雲飛渡,變化萬千。就越是雲縫、雲隙、雲夾層、雲空洞多多產生與形成的大好時機。利用並抓住這些雲的空檔空隙與夾層,快速通過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爲,高度在一萬米以上,錶速九百公里/小時的飛行狀態下。此時,真空速在一千至一千一百公里/小時左右,通過一千多米厚的雲層,是用不了多長時間的。要是精確計算的話,那也是用不了一分鐘左右時間的。
第二個要探討的問題是:他爲什麼在那麼危險和緊急的情況下,冒著被雷擊與遭遇冰苞的雙重危險,敢帶領機羣頂風而上?
當他發現了雲中“時光隧道”或是“雲中隧洞”後,沒有立即右轉的真正原因,那是因爲他心中非常熟悉與十分明瞭“特殊氣象”的內在特點和外部表象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