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53章 趙策二(3)

使者報王。王曰:“吾固聞叔之病也。”即之公叔成家自請之曰:“夫服者,所以便用也;禮者,所以便事也。是以聖人觀其鄉而順宜,因其事而制禮,所以利其民而厚其國也。被髮文身,錯臂左衽,甌越之民也。黑齒雕題①,鯤冠秫縫②,大吳之國也。禮服③不同,其便一也。是以鄉異而用變,事異而處易。是故聖人茍可以利其民,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禮。

“儒者一師而禮異,中國同俗而教離,又況山谷之便乎?故去就④之變,知者不能一;遠近之服,賢聖不能同。窮鄉多異,曲學多辯。不知而不疑,異於己而不非者,公於求善也。今卿之所言者,俗也。吾之所言者,所以制俗也。今吾國東有河⑤、薄洛之水,與齊、中山同之,而無舟楫之用。自常山以至代、上黨,東有燕、東胡之境,西有樓煩、秦、韓之邊,而無騎射之備。故寡人且聚舟楫之用,求水居之民,以守河、薄洛之水;變服騎射,以備其燕、三胡、秦、韓之邊。且昔者簡主不塞晉陽以及上黨,而襄主兼戎取代,以攘諸胡,此愚知之所明也。先時中山負齊之強兵,侵掠吾地,繫累吾民,引水圍鄗,非社稷之神靈,即鄗幾不守。先王忿之,其怨未能報也。今騎射服,近可以備上黨之形,遠可以報中山之怨。而叔也順中國之俗以逆簡、襄之意,惡變服之名,而忘國事之恥,非寡人所望於子!”

[註釋]

①黑齒雕題:把牙齒染黑,在額頭上雕飾。題,指額頭。②鰓冠秫縫:鯉,一種體積很大的魚類。秫縫,很粗糙的縫製。③禮服:禮法和服裝。④去就:指捨棄和接受。⑤河:特指黃河。

[譯文]

王孫紲就把王叔的話回來,稟告給了趙武靈王。趙武靈王說:“我原本就聽聞王叔病了。”於是就立刻趕往王叔公子成家,親自對公子成說:“衣服,不過是爲了穿著方便;禮儀,不過是爲了方便行事。所以古代的聖賢都在考察當地習俗之後才制定合適的舉措,按照當地的實際情況來擬定禮儀制度,因爲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既對人民有利,又能使國家獲益的政策來。剪掉頭髮,文身,兩臂交錯站立,衣襟向左掩,這是甌越人的民風習俗。把牙齒染黑,在額頭上雕畫,頭上戴著魚皮帽,身上穿這粗拙縫製的衣服,這是大吳國的民風習俗。雖然禮儀和衣服各國各不相同,但是能夠爲了便利這一點卻是相同的。這樣由於地方不同,民風習俗就也會不同,情況也不一樣,處理事情的禮制也會發生隨著改變。所以聖賢的君主治理國家,如果有利於百姓,採取的政策就不能一成不變;如果可以方便行事,那麼禮制就不強求劃一。

“儒生雖然師從同一個老師,但是所奉行的禮法卻不一樣;中原地區雖然風俗一樣,但是教化卻也是不相同,更何況是偏僻深山中的民風習俗呢?所以對於民風禮俗的取捨變化多端,即使是聰明之人也無法統一;不同地區的服裝,即使是聖賢之人也難以使其統一。偏僻的地方就會少見而多怪,孤陋寡聞的人喜歡狡辯。對於不明白的事情不要輕易懷疑,不同於自己的意見不要輕易反對,這樣才能無私地求得真理。現在王叔您所說的,只是普通人的看法;而我所說的,正是要改變傳統的看法。現在我們趙國的東邊有黃河、薄洛之水,是和齊國、中山國共同擁有的邊境,但是我們卻沒有水軍在那裡把守。從常山到代郡、上黨郡一帶,東面與燕國和東胡相鄰,西面又和樓煩、秦國、韓國接壤,但是我們卻沒有騎兵部隊進行防備。所以我纔打算製造戰船,招募習於水性的人,組織成水軍,用來守護黃河與薄洛之水;改穿胡服,學習騎射之術,用來防守與燕、三胡、秦、韓四國接壤的邊境。之前,先王簡主不將自己侷限於晉陽和上黨,先王襄主又兼併了戎狄,攻取了代郡,以此抵禦胡人,這是愚笨的人和智慧的疼都能明白的道理。過去,中山國依持著齊國強大的兵力,侵略我們趙國的國土,擄掠我國的百姓,把水引進來淹灌鄗城,假如不是祖宗神靈的庇護,鄗城早就防守不住了。先王對此非常憤怒,直到今天這個仇恨還沒有報。現在穿胡服練騎射,從近處說可以守護上黨這樣的地形;從長遠來說可以把當年中山的仇給報了。但是王叔您卻先要固守中原地區的習俗,違逆先王簡主和襄主的意願,反對改穿胡服的策略,卻忘了國家曾經遭受的恥辱,這絕不是我對您的期望啊!”

[原文]

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達於王之議,敢道世俗之聞。今欲繼簡、襄之意,以順先王之志,臣敢不聽令。”再拜。乃賜胡服。

趙文進諫曰:“農夫勞而君子養焉,政之經也;愚者陳意而知者論焉,教之道也;臣無隱忠,君無蔽言,國之祿①也。臣雖愚,願竭其忠。”王曰:“慮無惡擾,忠無過罪,子其言乎!”

趙文曰:“當②世輔俗,古之道也;衣服有常,禮之制也;修③法無愆,民之職也。三者先聖之所以教。今君釋此,而襲遠方之服,變古之教,易古之道,故臣願王之圖之。”王曰:“子言世俗之聞。常民溺於習俗。學者沉於所聞,此兩者所以成官而順政也,非所以觀遠而論始也。且夫三代不同服而王,五伯不如教而政。知者作教,而愚者制焉;賢者議俗,不肖者拘焉。夫制於服之民不足與論心,拘於俗之衆不足與致意④。故勢與俗化而禮與變俱,聖人之道也。承教而動,循法無私,民之職也。知學之人,能與聞遷;達於禮之變,能與時化。故爲己者不待人,制今者不法古,子其釋之。”

[註釋]

①祿:福祿,福氣。②當:隨著。③修:遵循。④致意:說明意圖。

Wωω⊕ тt kдn⊕ ¢ Ο

[譯文]

王叔公子成再次叩拜稽首,說:“我愚笨沒能領會大王的意思,因此纔敢說出那樣世俗的看法。現在大王打算繼承先王簡主和襄主的意願,並順應先王的遺志,我今天怎能不支持呢!”公子成又拜了拜。於是趙武靈王就賜給了公子成一套胡服。

趙文勸誡趙武靈王說:“農夫辛苦的勞作以供養君子,這是治理政事的根本;愚鈍的人表達看法,智慧的人加以決策,這是進行教育的方法;臣子不向大王隱瞞逆耳的進忠之言,君主不使進諫之路受到阻塞,這是國家社稷的福氣。雖然我很愚鈍,但是我依然想要竭盡自己的忠心。”趙武靈王說:“一個人如果意志堅定就不會被邪惡所擾亂,如果忠心耿耿就不會有什麼過錯,您還是直言吧。”

趙文說:“適應時勢隨合當地民俗,這是自古以來的法則;衣服款式有一定的常規,這是禮法的規定;遵守法紀,不犯錯誤,這是老百姓的職責。這三個方面,都是以前聖賢的教導。現在大王您對這些都拋棄不顧,去改穿遠方胡人的衣服,改變之前聖賢的教化,改變古時的章程,所以我希望大王要慎重。”趙武靈王說:“你所說的只是世俗的言論。普通民衆只是一味地沉溺於習慣世俗之中,而讀書人總是拘泥於書本上的東西,這兩種人,他們只能謹守職責,遵守法令而已,不能高瞻遠矚,建立開創之功。而且夏、商、週三個朝代雖然服裝不同但卻能統一了天下;春秋五霸政教各異卻能把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聰明人制訂法令,愚蠢的人卻被法令所制約;賢能的人能改革習俗,而愚笨的人卻拘泥於舊風陋俗。所以那些受世俗禮法所約束的人,不能和他們交流思想;那些拘泥於舊風陋俗的人,沒法向他們說明你的意圖。因此習俗隨時勢而變,而禮法隨著習俗的變化而變化,這纔是聖人治國的根本原則啊!接到國家的政令就馬上行動,遵守法制而拋棄個人私念,這纔是老百姓應該有的職責啊。真正有學問的人能聽從意見而改變舊有的觀念,真正通曉禮法的人能跟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爲自己著想的人不會兼顧他人,要改變時勢就不能墨守成規,您就放心吧!”

[原文]

趙造諫曰:“隱忠不竭,奸之屬也;以私誣國,賊之類也①。犯奸者身死,賊國者族宗。此兩者,先聖之明刑,臣下之大罪也。臣雖愚,願盡其忠,無循其死。”

王曰:“竭意不諱,忠也;上無蔽言,明也。忠不闢危,明不距人,子其言乎!”

趙造曰:“臣聞之,聖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變俗而勸。因民而教者,不勞而成功;據俗而勸者,慮徑②而易見也。今王易初不循俗,胡服不顧世,非所以教民而成禮也。且服奇者志淫,俗僻者亂民。是以蒞國者不襲奇僻之服,中國不近蠻夷之行,非所以教民而成禮者也。且循法無過,修禮無邪。臣願王之圖之。”

王曰:“古今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宓戲、神農教而不誅,黃帝、堯、舜誅而不怒③。及至三王,觀時而製法,因事而制禮,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故治世不必一其道,便④國不必法古。聖人之興也,不相襲而王。夏、殷之衰也,不易禮而滅。然則反古未可非,而循禮未足多⑤也。且服奇而志淫,是鄒、魯無奇行也;俗闢而民易⑥,是吳、越無俊民也。是以聖人利身之謂服,便事之謂教,進退之謂節,衣服之制,所以齊常民⑦,非所以論⑧賢者也。故聖與俗流,賢與變俱。諺曰:‘以書爲御者,不盡於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達於事之變。’故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學,不足以制今。子其勿反也!“

[註釋]

①賊:損害國家利益。②慮徑:謀劃起來簡捷便當。③怒:通“孥”。④便:利。⑤多:讚揚。⑥易:輕浮,不莊重。⑦常民:老百姓。⑧論:衡量。

[譯文]

趙造也前去勸誡趙武靈王說:“我不竭盡全力,隱匿自己的忠心,是奸佞之類的行爲。以私利而損害國家,是蟊賊之類的行爲。犯了奸佞罪的人,應該被處死,危害國家的人,也應當被滅族。有以上兩種情況的人,先王明確規定要對他們處以極刑,這是我的大罪。我雖然愚笨,願意竭盡忠心,不逃避死亡。”

趙武靈王說:“作爲臣子的能夠毫無保留的直言自己的觀點,這是忠臣。爲君王的不阻塞言路,這是聖明。忠臣盡忠就不躲避危險,國君英明就不拒絕別人進言。您還是說吧!”

趙造說:“我聽說,聖人不違背民衆的意願而對他們進行教化,聰明人不改變舊的風俗而進行治理。按照民衆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化,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成功;按照風俗而進行治理的人,謀劃起來簡單快捷並容易見功效。如今大王改變了原來的風俗、禮法,違背中原的風俗,改穿胡服不顧世人的反對,這不是教化民衆而成就禮儀的原則。況且穿奇異服裝的人心志不正,風俗怪僻會是民衆產生迷惑。所以,君臨一國的人不制定奇異怪僻的服裝,中原人不效法蠻夷人的做法,因爲這不是教化民衆成就禮儀的原則。況且遵守禮法沒有過錯,學習禮法不會走向邪路。我希望大王三思而後行啊。”

第72章 魏策四(1)第44章 楚策四(1)第84章 燕策一(1)第38章 楚策一(3)第93章 燕策三(3)第54章 趙策二(4)第87章 燕策一(4)第51章 趙策二(1)第4章 西周策(1)第3章 東周策(3)第23章 齊策一(2)第71章 魏策三(3)第47章 趙策一(1)第79章 韓策二(2)第72章 魏策四(1)第47章 趙策一(1)第22章 齊策一(1)第9章 秦策(4)第7章 秦策(2)第15章 秦策二(4)第73章 魏策四(2)第34章 齊策六(2)第45章 楚策四(2)第73章 魏策四(2)第83章 韓策三(3)第90章 燕策二(3)第93章 燕策三(3)第78章 韓策二(1)第92章 燕策三(2)第50章 趙策一(4)第43章 楚策三(2)第86章 燕策一(3)第80章 韓策二(3)第85章 燕策一(2)第92章 燕策三(2)第90章 燕策二(3)第13章 秦策二(2)第85章 燕策一(2)第11章 秦策(6)第75章 韓策一(1)第16章 秦策二(5)第20章 秦策四(2)第9章 秦策(4)第45章 楚策四(2)第14章 秦策二(3)第54章 趙策二(4)第70章 魏策三(2)第69章 魏策三(1)第68章 魏策二(3)第16章 秦策二(5)第50章 趙策一(4)第47章 趙策一(1)第4章 西周策(1)第67章 魏策二(2)第38章 楚策一(3)第32章 齊策五(2)第41章 楚策二(2)第89章 燕策二(2)第14章 秦策二(3)第72章 魏策四(1)第22章 齊策一(1)第96章 中山策(1)第61章 趙策三(7)第28章 齊策四(1)第83章 韓策三(3)第53章 趙策二(3)第1章 東周策(1)第63章 魏策一(1)第74章 魏策四(3)第83章 韓策三(3)第83章 韓策三(3)第21章 秦策四(3)第47章 趙策一(1)第22章 齊策一(1)第8章 秦策(3)第35章 齊策六(3)第5章 西周策(2)第46章 楚策四(3)第8章 秦策(3)第38章 楚策一(3)第50章 趙策一(4)第71章 魏策三(3)第21章 秦策四(3)第18章 秦策三(2)第79章 韓策二(2)第68章 魏策二(3)第22章 齊策一(1)第5章 西周策(2)第9章 秦策(4)第8章 秦策(3)第27章 齊策三(2)第85章 燕策一(2)第6章 秦策(1)第3章 東周策(3)第76章 韓策一(2)第41章 楚策二(2)第12章 秦策二(1)第70章 魏策三(2)第34章 齊策六(2)
第72章 魏策四(1)第44章 楚策四(1)第84章 燕策一(1)第38章 楚策一(3)第93章 燕策三(3)第54章 趙策二(4)第87章 燕策一(4)第51章 趙策二(1)第4章 西周策(1)第3章 東周策(3)第23章 齊策一(2)第71章 魏策三(3)第47章 趙策一(1)第79章 韓策二(2)第72章 魏策四(1)第47章 趙策一(1)第22章 齊策一(1)第9章 秦策(4)第7章 秦策(2)第15章 秦策二(4)第73章 魏策四(2)第34章 齊策六(2)第45章 楚策四(2)第73章 魏策四(2)第83章 韓策三(3)第90章 燕策二(3)第93章 燕策三(3)第78章 韓策二(1)第92章 燕策三(2)第50章 趙策一(4)第43章 楚策三(2)第86章 燕策一(3)第80章 韓策二(3)第85章 燕策一(2)第92章 燕策三(2)第90章 燕策二(3)第13章 秦策二(2)第85章 燕策一(2)第11章 秦策(6)第75章 韓策一(1)第16章 秦策二(5)第20章 秦策四(2)第9章 秦策(4)第45章 楚策四(2)第14章 秦策二(3)第54章 趙策二(4)第70章 魏策三(2)第69章 魏策三(1)第68章 魏策二(3)第16章 秦策二(5)第50章 趙策一(4)第47章 趙策一(1)第4章 西周策(1)第67章 魏策二(2)第38章 楚策一(3)第32章 齊策五(2)第41章 楚策二(2)第89章 燕策二(2)第14章 秦策二(3)第72章 魏策四(1)第22章 齊策一(1)第96章 中山策(1)第61章 趙策三(7)第28章 齊策四(1)第83章 韓策三(3)第53章 趙策二(3)第1章 東周策(1)第63章 魏策一(1)第74章 魏策四(3)第83章 韓策三(3)第83章 韓策三(3)第21章 秦策四(3)第47章 趙策一(1)第22章 齊策一(1)第8章 秦策(3)第35章 齊策六(3)第5章 西周策(2)第46章 楚策四(3)第8章 秦策(3)第38章 楚策一(3)第50章 趙策一(4)第71章 魏策三(3)第21章 秦策四(3)第18章 秦策三(2)第79章 韓策二(2)第68章 魏策二(3)第22章 齊策一(1)第5章 西周策(2)第9章 秦策(4)第8章 秦策(3)第27章 齊策三(2)第85章 燕策一(2)第6章 秦策(1)第3章 東周策(3)第76章 韓策一(2)第41章 楚策二(2)第12章 秦策二(1)第70章 魏策三(2)第34章 齊策六(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屏县| 阜宁县| 崇州市| 延川县| 北碚区| 即墨市| 盐池县| 泰安市| 依兰县| 盐池县| 兖州市| 旌德县| 迁安市| 黔江区| 庆城县| 望江县| 苍山县| 南投县| 临朐县| 上栗县| 垫江县| 南投县| 佛坪县| 古交市| 嘉善县| 柳河县| 灵璧县| 宾阳县| 通海县| 托克逊县| 南平市| 蓬安县| 龙口市| 宝山区| 荣成市| 于都县| 房产| 乌恰县| 类乌齐县| 桃园市| 湘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