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鱼机如何接线

第71章 魏策三(3)

“秦國并非是個安分守己的國家,韓國滅亡之后,秦國必定會再此發(fā)動攻擊,攻擊之前,必然會選擇簡單和有利可圖的事情去做;那么就必然不會討伐楚、趙兩國,什么原因呢?因為秦國要翻越大山,渡過黃河,穿過韓國的上黨才能進攻強大的趙國,這是重蹈閼與戰(zhàn)敗的覆轍,秦國肯定不會這么做。如果經(jīng)由河內(nèi),背對鄴城和朝歌,橫渡漳水和滏水,和趙軍在趙都邯鄲的邊郊進行交戰(zhàn),這是遭受像知伯一樣的滅國之災(zāi),秦國肯定不敢冒險。如果討伐楚國,就要取道涉谷,走3000里的路,前去攻打險要的關(guān)塞黽隘,所走的路太遠,并且所攻打的又太強大,秦國肯定不敢冒險。如果經(jīng)由河外,背對大梁,右邊向著陳州以西的上蔡和召陵,與楚軍在陳州的邊郊進行交戰(zhàn),秦國又不敢這樣做。所以說秦國必然不會討伐楚、趙兩國,也不會討伐燕、齊兩國。韓國一旦滅亡,秦國發(fā)兵的時候,除了魏國不會再攻打他國了。

[原文]

“秦故有懷、茅、刑丘,城垝津①,以臨河內(nèi),河內(nèi)之共、汲莫不危矣。秦有鄭地,得垣雍,決熒澤而水大梁,大梁必亡矣。王之使者大過矣,乃惡安陵氏②于秦,秦之欲許之久矣。然而秦之葉陽、昆陽與舞陽、高陵鄰,聽使者之惡也,隨安陵氏而欲亡之。秦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則南國必危矣。南國雖無危,則魏國豈得安哉?且夫憎韓不受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愛南國,非也。

“異日③者,秦乃在河西,晉國之去梁也千里有余,河山以蘭④之,有周、韓而間之。從林軍以至于今,秦十攻魏,五入國中,邊城盡拔,文臺墮垂都焚,林木伐麋鹿盡,而國繼以圍。又長驅(qū)梁北,東至陶、衛(wèi)之郊,北至乎闞⑤,所亡乎秦者,山⑥北、河外、河內(nèi),大縣數(shù)百,名都數(shù)十。秦乃在河西,晉國之去大梁也尚千里,而禍若是矣。又況于使秦?zé)o韓而有鄭地,無河山以蘭之,無周、韓以間之,去大梁百里,禍必百此矣。

[注釋]

①垝津:地名,今河南滑縣一帶。②安陵氏:魏國的附屬國。③異日:昔日,以前。④蘭:通“攔”,阻攔。⑤乎闞:魏地名,位于今天山東汶上一帶。⑥山:指華山。

[譯文]

“秦國原來就擁有懷地、茅地、刑丘,只需在垝津筑城,就能憑借這些地方逼臨河內(nèi),河內(nèi)的共、汲就危險了。秦國擁有鄭地,獲得了垣雍,再挖開熒澤,用水淹灌大梁,大梁就出于危難的邊緣了。大王您的使者犯了大錯,竟然中傷安陵氏,秦國打算占領(lǐng)許地已經(jīng)很久了。但是秦國的葉陽、昆陽與魏國的舞陽、高陵相毗鄰,如果聽任使者的惡言中傷,隨后安陵氏也就不復(fù)存在了。秦軍繞過魏地舞陽的北邊,向東進逼許地,那樣的話魏國南部必定就會很危險了,魏國南部即使沒有什么危險,難道魏國就能高枕無憂嗎?再說,痛恨韓國,不愛惜安陵氏,這也就罷了,但是對秦國毫不防備,不愛惜魏國南部的國土,這就大錯特錯了。

“過去,秦國還在黃河以西據(jù)守,晉國故都絳與安邑距離大梁還有上千里的路程,中間有河山阻隔遮攔,又有周和韓夾在中間。從秦國攻打魏國的林鄉(xiāng)戰(zhàn)役到現(xiàn)在,秦國攻打魏國已經(jīng)有十次了,其中有五次都打進了國內(nèi),邊遠的城邑全部都被侵占了,文臺被毀壞,垂都被焚燒,林木被砍光,麋、鹿也都被殺完了,國都也相繼被圍困了。秦軍又**地攻到了魏國的北部、東面攻攻到了陶邑和衛(wèi)邑的城郊,北面進入到了闞地,被秦國所滅的國土有:華山以北、黃河以南、黃河以北,大的縣有幾百個,有名的城邑也有幾十個。秦國在黃河的西面,而魏國原來的都城安邑距離大梁也有千里的路程,但是竟然遭到了這樣大的破壞,更何況是如果秦國滅了韓國,占領(lǐng)鄭地之后,中間沒了河山的阻攔,沒了周和韓在中間阻隔,與大梁相距也只有百里的路程,災(zāi)害必定是現(xiàn)在的百倍。

[原文]

“異日者,從之不成矣,楚、魏疑而韓不可得而約也。今韓受兵三年矣,秦撓之以講,韓知亡猶弗聽,投質(zhì)遇趙而請為天下雁行①頓刃。以臣之觀之,則楚、趙必與之攻矣。此何也?則皆知秦之欲無窮也,非盡亡天下之兵而臣海內(nèi)之民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從事乎王,王速受楚、趙之約而挾韓之質(zhì),以存韓為務(wù),因求故地于韓,韓必效之。如此則士民不勞而故地得,其功多于與秦共伐韓,然而無與強秦鄰之禍。

“夫存韓、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時已②。通韓之上黨于共、寧③,使道已通,因而關(guān)之,出入者賦之④,是魏重質(zhì)韓以其上黨也。共有其賦,足以富國,韓必德魏、愛魏、重魏、畏魏,韓必不敢反魏,韓是魏之縣也。魏得韓以為縣,則衛(wèi)、大梁、河外必安矣。今不存韓,則二周必危,安陵必易。楚、趙大破,燕、齊甚畏,天下之西向而馳秦,入朝為臣之日不久矣。”

[注釋]

①雁行:像大雁飛行一樣,即指按照一定的順序前進。②已:同“也”。③通韓之上黨于共、寧:溝通韓國的上黨到共、寧兩地的交通。④賦之:征收來往商人的賦稅。

[譯文]

“過去,合縱聯(lián)盟還沒建成,楚、魏兩國彼此之間猜疑,韓國也沒加入進來。現(xiàn)在韓國遭受秦軍三年的戰(zhàn)禍,秦國打算迫使韓國屈服并與秦國講和,韓國明知道國滅家亡了,但依然不愿向秦國屈服,于是就把人質(zhì)送到趙國,請求替天下的諸侯打頭陣。依我看,楚、趙兩國必然會與韓國一起抵抗秦國的進攻。這是為什么啊?因為大家心里都明白秦國的是沒有止境的,不把天下諸侯的軍隊消滅完,不使天下諸侯臣服,肯定是誓不罷休的。所以我愿意利用合縱聯(lián)盟來事奉大王您,請您馬上答應(yīng)楚國與趙國的結(jié)盟,挾持韓國的人質(zhì),保住韓國是當(dāng)務(wù)之急。這樣一來,你可以向韓國索要原來的故土,韓國必定會將它獻給您。你這樣做了,不必使百姓勞苦就將故土收回,這得到的利益,遠遠大于與秦國一起討伐韓國的功績,并且不會有和強秦相毗鄰的禍患。

“再說,使韓國存活下來,使魏國安定下來,這不僅對天下有利,也是大王施展抱負的大好時機。貫通韓國上黨到共、寧兩地的交通,等道路暢通無阻之后,隨之就設(shè)立關(guān)卡,出入的人需要交納賦稅,這是由于韓國把它的上黨交給了魏國作為抵押。魏國同韓國共分賦稅,足可以使國家富強起來,韓國一定感激魏國、愛戴魏國、尊重魏國、害怕魏國,韓國一定不敢違抗魏國,韓國實際上是魏國的一個縣了。魏國得到韓國,那么衛(wèi)地、大梁、河外一定安全了。如今不保住韓國,東、西周一定很危險了,安陵必然會被秦軍奪走。楚、趙兩國如果再被被秦軍打敗,燕、齊兩國會更加懼怕秦國,天下諸侯會面向西方爭著投奔秦國,入朝稱臣的日子不會太遠了。”

奉陽君約魏

[原文]

奉陽君約魏①,魏王將封其子。謂魏王曰②:“王嘗身濟漳,朝邯鄲,抱葛、薛、陰、成以為趙養(yǎng)邑③,而趙無為王有也。王能又封其子河陽、姑密乎?臣為王不取也。”魏王乃止。

[注釋]

①奉陽君:即李兌。②魏王,指魏昭王。③養(yǎng)邑:供養(yǎng)的城邑。郭人民本:“以其地之賦稅收入為奉養(yǎng)。”

[譯文]

趙國的奉陽君同魏國締結(jié)了盟約,魏王打算給奉陽君的兒子封賞。有人對魏王說:“大王曾經(jīng)親自渡過漳水,到邯鄲去拜見趙王,奉上葛、薛、陰、成四地給趙國,而趙國卻沒有為大王做任何事情。大王能夠再把河陽、姑密封賞給奉陽君的兒子嗎?我覺得大王不該這祥做。”魏王才沒有封賞。

秦使趙攻魏

[原文]

秦使趙攻魏,魏謂趙王曰:“攻魏者,亡趙之始也。昔者,晉人欲亡虞而伐虢,伐虢者,亡虞之始也。故荀息以馬與璧假道于虞①,宮之奇諫而不聽,卒假晉道。晉人伐虢,反而取虞②。故《春秋》書之,以罪虞公。今國莫強于趙,而并齊③、秦,王賢而有聲者相之④,所以為腹心之疾者,趙也。魏者,趙之虢也;趙者,魏之虞也。聽秦而攻魏者,虞之為也。愿王之熟計之也。”

[注釋]

①假:借。②反:通“返”。③并:等。④有聲者:有聲望的人。

[譯文]

秦國迫使趙國攻打魏國,魏國派人對趙王說:“進攻魏國,是滅亡趙國的開始。過去,晉國人打算滅亡虞國,去討伐虢國,討伐虢國,是滅亡虞國的開始。所以荀息用良馬和璧玉向虞國借道,宮之奇勸諫而虞國國君,虞國國君不聽勸告,最終借道給晉國。晉國人討伐虢國,回來的時候順便攻取了虞國。所以《春秋》中記載了這件事,譴責(zé)虞國國君。如今沒有哪個國家比趙國強大,它的國力可以與齊國、秦國不相上下,大王賢明并用有聲望的人做相國,秦國認為是心腹之患的,只有趙國。魏國,就好比趙國的虢國。趙國,就好比魏國的虞國。聽從秦國的調(diào)遣而去攻打魏國,這是同虞國借道給晉國一樣的做法,希望大王仔細考慮這件事。”

魏太子在楚

[原文]

魏太子在楚。謂樓子于鄢陵曰①:“公必且待齊、楚之合也,以救皮氏。今齊、楚之理必不合矣。彼翟子②之所惡于國者,無公矣。其人皆欲合齊、秦外楚以輕公,公必謂齊王曰:‘魏之受兵,非秦實首伐之也,楚惡魏之事王也,故勸秦攻魏。’齊王故欲伐楚,而又怒其不已善也,必令魏以地聽秦而為和。以張子之強③,有秦、韓之重,齊王惡之,而魏王④不敢據(jù)也。今以齊、秦之重,外楚以輕公,臣為公患之。鈞之出地,以為和于秦也,豈若由楚乎?秦疾攻楚,楚還兵,魏王必懼,公因寄汾北⑤以予秦而為和,合親以孤齊。秦、楚重公,公必為相矣。臣意秦王與樗里疾之欲之也,臣請為公說之。”

乃請樗里子曰:“攻皮氏,此王之首事也,而不能拔,天下且以此輕秦。且有皮氏,于以攻韓、魏,利也。”樗里子曰:“吾已合魏矣,無所用之。”對曰:“臣愿以鄙心意⑥公,公無⑦以為罪。有皮氏,國之大利也,而以與魏,公終自以為不能守也,故以與魏。今公之力有余守之,何故而弗有也?”

[注釋]

①樓子:即樓鼻,魏國大臣。②翟子:魏國相國翟強。③張子:即張儀。④魏王:指魏襄王。⑤汾北:汾水之北,指皮氏。⑥意:推測,揣摩。⑦無:通“毋”。

[譯文]

魏國太子在楚國做人質(zhì)。派人到鄢陵對樓鼻說:“先生一定要等待齊、楚兩國聯(lián)合起來,再來拯救皮氏。如今看齊、楚兩國的形勢肯定不會聯(lián)合的了。再說,在魏國翟強最厭惡先生。他的人都想聯(lián)合齊、秦兩國,目的是疏遠楚國來輕視先生,先生一定會對齊王說:‘魏國遭到兵禍,并非是因為秦國首先攻打它,楚國憎恨魏國事奉大王,所以勸說秦國攻打魏國的。’齊王因此要討伐楚國,并且惱怒楚國對自己不好,一定會讓魏國用土地事奉秦國來求和。憑著張儀的本事,擁有秦、韓兩國雄厚的實力,齊王憎惡他,而魏王也不敢仗恃張儀。如今翟強等人以齊、秦兩國雄厚的實力,疏遠楚國來輕視先生,我為先生擔(dān)心啊。齊國與楚國割讓土地用來與秦國講和,難道會聽?wèi){楚國任意而為嗎?秦國猛攻楚國,楚國罷兵,魏王一定很恐懼,先生就可獻出汾水以北的土地送給秦國求和,同秦國合起來共同孤立齊國。秦、楚兩國重視先生,先生一定能擔(dān)任相國。我估計秦王和樗里疾想要的就是這些,我請求替先生去游說。”

那人于是對樗里疾說:“攻打皮氏,這是大王的頭等要事,假如攻不下來,諸侯就會因此輕視秦國。況且,一旦占領(lǐng)了皮氏,從皮氏攻打韓國和魏國就對秦國非常有利。”樗里疾說:“我已經(jīng)和魏國聯(lián)合了,攻取皮氏沒有什么好處。”那人說:“我可以用狹隘的心思推測您的心理,您不要因此鑄成大錯。占領(lǐng)皮氏,是國家的大好時機。而您卻把皮氏交還給魏國,您是覺得守不住它,所以才交還給魏國。現(xiàn)在憑您的力量守住皮氏已經(jīng)是很容易的事,為什么不占有皮氏呢?”

[原文]

樗里子曰:“奈何?”曰:“魏王之所恃①者,齊、楚也;所用者,樓鼻、翟強也。今齊王謂魏王曰:‘欲講攻于齊王兵之辭也,是弗救矣。’楚王怒于魏之不用樓子,而使翟強為和也,怨顏已絕之矣。魏王之懼也見亡,翟強欲合齊、秦外楚,以輕樓鼻;樓鼻欲合秦、楚外齊,以輕翟強。公不如按魏之和,使人謂樓子曰:‘子能以汾②北與我乎?請合于楚外齊,以重公也,此吾事也。’樓子與楚王必疾矣。又謂翟子:‘子能以汾北與我乎?必合于齊外于楚,以重公也。’翟強與齊王必疾矣。是公外得齊、楚以為用,內(nèi)得樓鼻、翟強以為佐③,何故不能有地于河?xùn)|乎?”

[注釋]

①恃:倚仗,仰仗。②汾:汾河。③佐:輔佐。

[譯文]

樗里疾說:“那該怎么辦呢?”那人說:“魏王依仗齊國和楚國的勢力;重用樓鼻和翟強。現(xiàn)在齊王對魏王說:‘與秦國講和還是去攻打秦國,都取決于掌握軍事主動權(quán)的人。’這就是說齊國原本不打算援助魏國。楚王因為魏國不用樓子而非常生氣,而讓翟強和齊、秦兩國聯(lián)合;楚王怨恨魏國,打算斷交的想法已經(jīng)非常明顯了,魏王懼怕被滅亡,翟強想聯(lián)合齊、秦兩國,疏遠楚國,以壓抑樓子;樓子打算聯(lián)合秦、楚兩國疏遠齊國,以壓抑翟強。您不妨控制和魏國講和的主動權(quán),派人對樓子說:‘您能把汾河以北的土地給我嗎?我愿意聯(lián)合楚國,疏遠齊國,以便抬高您的地位,這是我力所能及的事。’樓子和楚王一定答應(yīng)。再對翟強說:‘您能把汾河以北的土地給我嗎?我一定能替您聯(lián)合齊國,疏遠楚國,以便抬高您的地位。’翟強和齊王一定答應(yīng)。這樣一來,您對外可以得到齊國和楚國的支持,對內(nèi)可以得到樓子和翟強的協(xié)助,為什么不能在西河以東占有皮氏呢?”

第3章 東周策(3)第15章 秦策二(4)第48章 趙策一(2)第46章 楚策四(3)第65章 魏策一(3)第4章 西周策(1)第79章 韓策二(2)第62章 趙策三(8)第21章 秦策四(3)第15章 秦策二(4)第24章 齊策一(3)第42章 楚策三(1)第25章 齊策二第75章 韓策一(1)第43章 楚策三(2)第88章 燕策二(1)第87章 燕策一(4)第95章 宋、衛(wèi)策(2)第11章 秦策(6)第74章 魏策四(3)第47章 趙策一(1)第19章 秦策四(1)第46章 楚策四(3)第87章 燕策一(4)第8章 秦策(3)第62章 趙策三(8)第33章 齊策六(1)第67章 魏策二(2)第85章 燕策一(2)第1章 東周策(1)第44章 楚策四(1)第47章 趙策一(1)第26章 齊策三(1)第67章 魏策二(2)第9章 秦策(4)第28章 齊策四(1)第65章 魏策一(3)第72章 魏策四(1)第29章 齊策四(2)第21章 秦策四(3)第10章 秦策(5)第71章 魏策三(3)第92章 燕策三(2)第85章 燕策一(2)第80章 韓策二(3)第90章 燕策二(3)第62章 趙策三(8)第63章 魏策一(1)第21章 秦策四(3)第9章 秦策(4)第87章 燕策一(4)第16章 秦策二(5)第30章 齊策四(3)第91章 燕策三(1)第64章 魏策一(2)第65章 魏策一(3)第1章 東周策(1)第19章 秦策四(1)第38章 楚策一(3)第89章 燕策二(2)第62章 趙策三(8)第84章 燕策一(1)第66章 魏策二(1)第37章 楚策一(2)第15章 秦策二(4)第20章 秦策四(2)第11章 秦策(6)第61章 趙策三(7)第79章 韓策二(2)第64章 魏策一(2)第19章 秦策四(1)第11章 秦策(6)第5章 西周策(2)第13章 秦策二(2)第87章 燕策一(4)第17章 秦策三(1)第24章 齊策一(3)第60章 趙策三(6)第5章 西周策(2)第43章 楚策三(2)第76章 韓策一(2)第84章 燕策一(1)第21章 秦策四(3)第83章 韓策三(3)第22章 齊策一(1)第90章 燕策二(3)第71章 魏策三(3)第69章 魏策三(1)第11章 秦策(6)第18章 秦策三(2)第74章 魏策四(3)第60章 趙策三(6)第29章 齊策四(2)第6章 秦策(1)第9章 秦策(4)第91章 燕策三(1)第80章 韓策二(3)第96章 中山策(1)第21章 秦策四(3)
第3章 東周策(3)第15章 秦策二(4)第48章 趙策一(2)第46章 楚策四(3)第65章 魏策一(3)第4章 西周策(1)第79章 韓策二(2)第62章 趙策三(8)第21章 秦策四(3)第15章 秦策二(4)第24章 齊策一(3)第42章 楚策三(1)第25章 齊策二第75章 韓策一(1)第43章 楚策三(2)第88章 燕策二(1)第87章 燕策一(4)第95章 宋、衛(wèi)策(2)第11章 秦策(6)第74章 魏策四(3)第47章 趙策一(1)第19章 秦策四(1)第46章 楚策四(3)第87章 燕策一(4)第8章 秦策(3)第62章 趙策三(8)第33章 齊策六(1)第67章 魏策二(2)第85章 燕策一(2)第1章 東周策(1)第44章 楚策四(1)第47章 趙策一(1)第26章 齊策三(1)第67章 魏策二(2)第9章 秦策(4)第28章 齊策四(1)第65章 魏策一(3)第72章 魏策四(1)第29章 齊策四(2)第21章 秦策四(3)第10章 秦策(5)第71章 魏策三(3)第92章 燕策三(2)第85章 燕策一(2)第80章 韓策二(3)第90章 燕策二(3)第62章 趙策三(8)第63章 魏策一(1)第21章 秦策四(3)第9章 秦策(4)第87章 燕策一(4)第16章 秦策二(5)第30章 齊策四(3)第91章 燕策三(1)第64章 魏策一(2)第65章 魏策一(3)第1章 東周策(1)第19章 秦策四(1)第38章 楚策一(3)第89章 燕策二(2)第62章 趙策三(8)第84章 燕策一(1)第66章 魏策二(1)第37章 楚策一(2)第15章 秦策二(4)第20章 秦策四(2)第11章 秦策(6)第61章 趙策三(7)第79章 韓策二(2)第64章 魏策一(2)第19章 秦策四(1)第11章 秦策(6)第5章 西周策(2)第13章 秦策二(2)第87章 燕策一(4)第17章 秦策三(1)第24章 齊策一(3)第60章 趙策三(6)第5章 西周策(2)第43章 楚策三(2)第76章 韓策一(2)第84章 燕策一(1)第21章 秦策四(3)第83章 韓策三(3)第22章 齊策一(1)第90章 燕策二(3)第71章 魏策三(3)第69章 魏策三(1)第11章 秦策(6)第18章 秦策三(2)第74章 魏策四(3)第60章 趙策三(6)第29章 齊策四(2)第6章 秦策(1)第9章 秦策(4)第91章 燕策三(1)第80章 韓策二(3)第96章 中山策(1)第21章 秦策四(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颍上县| 伽师县| 深州市| 赫章县| 重庆市| 平和县| 银川市| 天台县| 乐陵市| 安西县| 东丰县| 吴桥县| 新田县| 清镇市| 铜川市| 康乐县| 类乌齐县| 桃园市| 肃南| 杭州市| 漠河县| 宜丰县| 涟源市| 万载县| 句容市| 江源县| 全椒县| 泊头市| 富蕴县| 长垣县| 辽阳县| 永寿县| 新宁县| 宁都县| 香港| 富锦市| 西宁市| 磐安县| 龙陵县| 昔阳县| 湘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