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66章 魏策二(1)

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

[原文]

犀首、田盼欲得齊、魏之兵以伐趙①,樑君與田侯不欲②。犀首曰:“請國出五萬人,不過五月而趙破。”田盼曰:“夫輕用其兵者,其國易危;易用其計者,其身易窮。公今言破趙大易,恐有後咎。”犀首曰:“公之不慧也。夫二君者,固已不欲矣,今公又言有難以懼之,是趙不伐而二士之謀困也③。且公直言易而事已去矣④。夫難構而兵結,田侯樑君見其危,又安敢釋卒不我予乎?”田盼曰:“善。”遂勸兩君聽犀首。犀首田盼遂得齊魏之兵。兵未出境,樑君田侯恐其至而戰敗也,悉起兵從之,大敗趙氏。

[註釋]

①田盼:即田盼子,齊臣。②樑君:魏惠王。田侯:齊爲田氏,齊宣王。③二士:兩個人。這裡是自指犀首、田盼。④直言易:只要說容易。事:指樑君、田侯阻止之事。

[譯文]

犀首和田盼想調用齊魏兩國的兵馬去進攻趙國,魏王和齊王不答應。犀首說:“請兩國各出五萬兵馬,不超過五個月就能拿下趙國。”田盼說:“輕易動用兵馬,這樣的國家容易出現危險;輕易使用謀略,這樣的人也容易陷入困境。您如今把攻下趙國說得也太容易了點兒,恐怕要有後患。”犀首說:“您太糊塗了。那二位君主,原本就已經不打算出兵。今天您又說什麼招致災禍來嚇唬他們,這樣不但趙國攻不下來,而且我們兩人的計謀也要破產了。您不妨乾脆就說很容易,那麼兩國大王的顧慮就消除了。等到雙方交戰,短兵相接,齊王和魏王覺得戰事危急,又怎麼敢閒置著兵馬不給我們用呢?”田盼說:“對。”於是就勸說兩國君主聽從犀首的建議。犀首、田盼於是得到齊、魏兩軍的指揮權。軍隊還沒有到達國境,魏王和齊王擔心他們到了趙國後,會打敗仗,於是就調動全部兵馬尾隨而來,結果徹底擊敗了趙國。

犀首見樑君

[原文]

犀首見樑君曰①:“臣盡力竭知,欲以爲王廣土取尊名,田需從中敗臣②,王又聽之,是臣終無成功也。需亡,臣將侍;需侍,臣請亡。”王曰:“需,寡人之股掌之臣也③。爲子之不便也,殺之亡之,外之毋謂天下何,內之無若羣臣何也④!今吾爲子外之,令毋敢入子之事⑤。入子事者,吾爲子殺之亡之,胡如?”犀首許諾。於是東見田嬰⑥,與之約結;召文子而相於魏⑦,身相於韓。

[註釋]

①樑君:此指魏襄王。②敗臣:敗壞臣下,猶言中傷臣下。③股掌之臣:猶言寵臣,弄臣。④外之,疏遠他。內之,親近他。⑤入:猶言參預,干預。⑥田嬰:即薛公,號靖郭君,當時正執掌齊國政事。⑦文子:即田文。

[譯文]

公孫衍拜見魏王說:“我用盡全部的心血,想以此替大王拓展疆域,從而取得至高的名分,田需卻從中作梗,而大王又偏偏聽信他,這使得我始終沒能建功立業。如果田需離開,我將事奉您;如果田需事奉您,我請求離開。”魏王說:“田需,是我的寵臣。我怎能因爲他對您不利,就殺了他或讓他離開呢?況且疏遠他不會對諸侯怎樣,親近他也不會對羣臣怎樣!如今我爲您疏遠他,讓他不敢再幹預您的事。一旦他再幹預您的事,我就替您殺了他或讓他離開,怎麼樣?”公孫衍答應了。所以公孫衍向東去會見了田嬰,和他締結了盟約;召來文子做魏國的相國,自己做了韓國的相國。

蘇代爲田需說魏王

[原文]

蘇代爲田需說魏王日;“臣請問文之爲魏①,孰與其爲齊也?”王曰:“不如其爲齊也。”“衍之爲魏,孰與其爲韓也?”王曰:“不如其爲韓也。”而蘇代曰:“衍將右韓而左魏②,文將右齊而左魏。二人者,將用王之國舉事於世,中道而不可③,王且無所聞之矣。王之國雖操藥而從之可也④。王不如舍需於側⑤,以稽二人者之所爲。二人者曰:‘需非吾人也,吾舉事而不利於魏,需必挫我於王。’二人者,必不敢有外心矣。二人者之所爲,利於魏與不利於魏,王厝需於側以稽之⑥,臣以便於事。”王曰:“善。”果厝需於側。

[註釋]

①爲:幫助。②右:猶言親近。左:猶言疏遠。③中道:即中立。④操藥:指國力衰弱。⑤舍:放置,安置。⑥厝(cuò措):安置。

[譯文]

蘇代替田需前去遊說魏王說:“我冒昧地問一下,田文協助魏國、輔助齊國,爲哪個更盡力呢?”魏王說:“他幫助魏國的程度不如他幫助齊國。“公孫衍協助魏國、輔助韓國,爲哪個更盡力呢?”魏王說:“他幫助魏國的程度不如他幫助韓國。”蘇代說:“公孫衍將會與韓國親近而與魏國疏遠,田文也會與齊國親近而與魏國疏遠。這兩個人,打算拿大王的國家去諸侯間行事,保持中立是不可能的,大王卻沒有聽說這些。大王的國家雖然衰弱但參與合縱是不難的。大王不妨安置田需在您的身邊,仔細觀察這兩個人的所做所爲。這個兩人就會說:‘田需不是我的同夥,我辦的事情對魏國很不利,田需一定會在大王面前指責我。’這兩個人一定不敢有外心了。他二人的所做所爲,是否有利於魏國,大王安置田需在身邊考查他們,我認爲對國事有幫助。”魏王說:“好吧。”魏王果真把田需安置在自己身邊。

史舉非犀首於王

[原文]

史舉①非②犀首於王③。犀首欲窮之,謂張儀曰:“請令王讓先生以國,王爲堯舜矣;而先生弗受,亦許由也。衍請因令王致萬戶邑於先生。”張儀說,因令史舉數見犀首。王聞之而弗任④也,史舉不辭而去。

[註釋]

①史舉:《楚策》說他是“上蔡監門”。此事當在張儀由秦至魏,爲魏相之初。②非:毀謗。③王:魏惠王。④王聞之而弗任:此句謂史舉原先誹謗犀首,而今又“數見犀首”,因此惠王“弗任”。

[譯文]

史舉在魏王面前中傷犀首。犀首也打算陷害他,於是就對張儀說:“請允許我使魏王把國權讓位給先生,那樣魏王就成堯舜了;只要先生不接受,您也就是許由的化身了。我所以請求魏王把萬戶人家的縣邑送給先生。”張儀聽完很高興,於是派史舉時常去拜見犀首。魏王聽說這事後就不再重用史舉,史舉害怕自己有危險,於是沒敢告辭就離開了魏國。

楚王攻樑南

[原文]

楚王①攻樑南,韓氏因圍薔②。成恢③爲犀首謂韓王④曰:“疾攻薔,楚師必進矣。魏不能支,交臂⑤而聽楚,韓氏必危。故王不如釋薔。魏無韓患,必與楚戰,戰而不勝,大梁不能守,而又況存薔乎?若戰而勝,兵罷敝,大王之攻薔易矣。”

[註釋]

①楚王:懷王。②薔:疑作黃。③成恢:魏人。④韓王:宣惠王。⑤交臂:猶束手。

[譯文]

楚王派兵進攻魏國南部,韓國趁機圍攻薔地。成恢替犀首對韓王說:“韓國加快速度攻打薔地,楚國的兵馬必然也加緊展開攻勢。如果魏國無力抵抗,只好束手就擒聽候楚王的擺佈,最後韓國必將遭到危險,因此大王不妨放棄薔地。魏國就避免了韓國的後顧之憂,必然要和楚國決戰,如果失敗了,大梁就不能守住,又何談保住薔地呢?如果戰勝了楚國,魏兵就將疲憊不堪,大王再去攻佔薔地就容易了。”

魏惠王死

[原文]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於牛目,壞城郭,且爲棧道而葬。羣臣多諫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喪行,民必甚病之。官費又恐不給,請弛期①更日。”太子曰:“爲人子而以民勞與官費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喪,不義也。子勿復言。”羣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呼!請告惠公。”

惠公曰:“諾。”駕而見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水齧其墓,見棺之前和。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見羣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見之。’於是出而爲之張於朝,百姓皆見之,三日而後更葬。此文王之義也。今葬有日矣,而雪甚,及牛目,難以行,太子爲及日之故,得毋嫌於欲亟葬乎?願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爲日,此文王之義也。若此而弗爲,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擇日。”

惠子非徒行其說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因又說文王之義。說文王之義以示天下,豈小功也哉!

[註釋]

①弛期:延期。弛,通“遲”,延遲。②惠公:即惠施。

[譯文]

魏惠王死了,下葬的日子也已經定好。可是出殯那天天下起大雪來,積雪深得幾乎能沒到牛眼那麼高,城郭的路根本無法通行,太子準備用木板修建棧道前去送葬。羣臣都去諫阻太子,說:“雪下得這麼大還要送殯,百姓一定叫苦連天。國家開支也恐怕沒有富餘,請暫緩出殯時間,改日再安葬。”太子說:“身爲人子,只因爲人民困苦、官費不足的原因就不爲自己的父親送葬,這不合乎道義。你們不要再提及這件事了。”大臣們都不敢在勸誡了,於是把這件事就告訴了犀首。犀首說:“我沒什麼可說的,也許只有惠公可以吧!請對惠公說吧。”

惠公說:“好吧。”於是就駕車前去拜見太子,說:“安葬的日子已經定下了嗎?”太子說:“是的。”惠公說:“過去,周王季歷下葬在楚山腳下,水浸壞了墓穴,棺材前面的木頭都露出來了。文王說:‘哎!先王肯定是想要見見大臣、人民,才讓水沖壞了棺材。’於是就將棺木取出,在早上爲他設立靈棚,人民都前來拜見,三天之後又重新下葬。這是文王的道義啊。現在安葬的日子已經定了,但是雪下得太大,大雪都沒到了牛的眼睛那了,舉行安葬的禮,實在太難,太子您爲了按期下葬,難道不是有些操之過急了嗎?我建議太子能夠擇日再舉行葬禮,先王必然是打算稍稍多待一會兒,扶持國家社稷,安慰百姓,因此才讓雪下得那麼大。所以還是推遲葬期另擇良日安葬吧,這可是文王的道義啊。如果不這麼做,或許是把效法文王看做是恥辱吧?”太子說:“實在是太好了。敬請推遲日期,另擇良日安葬吧。”

惠施不僅讓自己的主張得以實行,既讓魏太子沒有如期安葬先王,又說了文王的道義。爲天下人講述文王的道義,這怎麼能算是小事情呢?

五國伐秦

[原文]

五國伐秦,無功而還①。其後,齊欲伐宋,而秦禁之。齊令宋郭之秦②,請合而以伐宋。秦王許之。魏王畏齊、秦之合也,欲講於秦。謂魏王曰③:“秦王謂宋郭曰④:‘分宋之城,服宋之強者⑤,六國也。乘宋之敝,而與王爭得者,楚、魏也。請爲王毋禁楚之伐魏也,而王獨舉宋。王之伐宋也,請剛柔而皆用之。如宋者,欺之不爲逆⑥,殺之不爲仇者也。王無與之講以取地,既已得地矣,又以力攻之,期於啖宋而已矣。’

“臣聞此言,而竊爲王悲,秦必且用此於王矣。又必且困王以求地,既已得地,又且以力攻王。又必講王因使王輕齊,齊、魏之交已醜⑦,又且收齊以更索幹王。秦嘗用此於楚矣,又嘗用此於韓矣,願王之深計⑧之也。秦善魏不可知也已。故爲王計,太上伐秦,其次賓⑨嗪,其次堅約而詳講,與國無相離也。秦、齊合,國不可爲也已。王其聽臣也,必無與講。

[註釋]

①五國伐秦,無功而還:公元前287年,燕、齊、魏、趙、韓五國伐秦,沒有取得戰功而還。②宋郭:宋國人,在齊國做官。③謂魏王曰:當是蘇秦對魏王說。④秦王:即秦昭王。⑤服:降服,此處猶言擊敗。⑥欺之不爲逆:欺侮它不能算大逆不道。⑦已醜:已經惡化。⑧深計:仔細考慮。⑨賓:通“擯”,擯棄,摒棄。

[譯文]

韓、趙、魏、燕、齊五國聯合起來攻打秦國,沒有打敗秦國,只好返回來了。在這之後,齊國打算討伐宋國,秦國制止了它。齊國派宋郭去秦國,請求聯合攻打宋國。秦王答應了。魏王害怕齊、秦的聯合,也打算同秦講和。蘇秦對魏王說:“秦國對宋郭說:‘瓜分宋國的城邑,擊敗宋國的,是東方六國。趁宋國現在衰弱,而同大王爭天下好處的,是楚、魏。請允許我們替大王前去收回阻止楚國攻打魏國的命令,這樣大王就可以獨自攻取宋國了。大王攻打宋國,剛柔相濟的施行自己的政策。像宋國這樣的國家,欺侮它不算大逆不道,攻滅它也不算結仇。大王堅持不和宋國講和,這樣就可以獲得土地,得到土地以後,再加強兵力攻打它,目的是最終滅掉宋國罷了。’

“我聽到這話之後,於是私下裡替大王感到悲哀,因爲秦國必然會用這種辦法對待大王。又必然會逼迫大王進入絕境,以此來索要土地,如今既然已經得到土地,又要用武力去攻打大王。他們必然要想和大王講和,並且乘機讓大王輕視齊國,如此當齊、魏關係惡化的時候,他再聯齊國向大王索取土地。秦國曾經用這種辦法對付楚國,又曾經用這種辦法對付韓國,懇求大王深思熟慮!秦國對魏國表示友好,其用心險惡。所以爲大王考慮,如今的上策是攻打秦國,中策是排擠秦國,下策是堅定合縱的盟約,表面上與秦國假裝講和,實際上於盟國保持密切關係。秦、齊兩國如果結成邦交,那魏國大概就無計可施了。大王如果能採納我的意見,就絕對不要跟秦講和。

[原文]

“秦權重,魏冉明孰,是故又爲足下傷秦者,不敢顯也。天下可令伐秦,則陰勸而弗敢圖也。見天下之傷秦也,則先鬻與國而以自解也①。天下可令賓秦,則爲劫於與國而不得已者②。天下不可,則先去,而以秦爲上交以自重也。如是人者,鬻王以爲資者也,而焉能免國於患?免國於患者,必窮三節而行其上③,上不可則行其中,中不可則行其下,下不可則明不與秦,而生以殘秦,使秦皆無百怨百利,唯已之曾安④。令足下鬻之以合於秦,是免國於患者之計也⑤,臣何足以當之?雖然,願足下之論臣之計也。

“燕,齊讎國⑥也;秦,兄弟之交也。合讎國以伐婚姻,臣爲之苦矣。黃帝戰於涿鹿之野,而西戎之兵不至;禹攻三苗,而東夷之民不起。以燕伐秦,黃帝之所難也,而臣以致燕甲而起齊兵矣。

“臣又遍事三晉之吏,奉陽君、孟嘗君、韓呡、周冣、韓餘爲從而下之,恐其伐秦之疑也。又身自醜於秦,初之請焚天下之秦符⑦者,臣也;次傳焚符之約者,臣也;欲使五國約閉秦關者,臣也。奉陽君、韓餘爲既和矣,蘇修、朱嬰既皆陰在邯鄲,臣又說齊王而往敗之。天下共講,因使蘇修遊天下之語,而以齊爲上交,兵請伐魏,臣又爭之以死。而果西因蘇修重報。臣非不知秦權之重也,然而所以爲之者,爲足下也。”

[註釋]

①鬻(yù):出賣。②劫:脅迫。③窮:研究,探究。④曾:則。⑤是:這種。⑥讎國:敵國。⑦符:即符節,用作派遣使者或調兵時的憑證,符節上刻有文字,分爲兩半,一半由外出的使者或出征將帥保管,另一半由朝廷保管。

[譯文]

“秦國權勢過大,魏冉明深諳諸侯之間的事情,因此即使想做出有損傷秦國的事情,也不敢明顯地表現出來。天下諸侯可以號令進攻秦國,就會有人私下裡勸誡而不敢圖謀共同討伐秦國了。一旦覺察到天下諸侯想損害秦國的利益,於是就先出賣盟國來明哲保身。天下諸侯能夠號令摒棄秦國,是受到盟國的脅迫而不得已響應。天下諸侯無法做到摒棄秦國這一點,自己就會首先背叛諸侯盟約,而親近秦國,以此作爲上策來保全自己。像這樣的人,靠著出賣大王作爲資本,怎能免除國家的禍患呢?能使國家免除禍患的人,必須探究上、中、下三種策略,比較之後,去實行上策。上策不行,就實行中策;中策再不行,就實行下策;下策不行,就明確表示與秦國決不妥協,只要活著就要滅了秦國。同時要讓秦國不給別國造成多種怨恨,他自己也得不到利益,只有滅亡秦國,天下才能安寧。讓您出賣盟國來向秦國求和,這種免除國家禍患的計策,我實在不知道有什麼可取之處呢?既然如此,我還是希望大王您能考慮我的建議。

“燕與齊是不共戴天的仇敵,與秦國卻是友好邦交關係。聯合仇敵去攻打有姻親關係的國家,我認爲這是很難辦的事。古代,黃帝和蚩尤在涿鹿交戰,西戎的兵馬並沒有來支援。而大禹攻打三苗時,東夷的軍民也沒前來參戰。由此可見,用燕、齊等國來攻打秦國,就連黃帝都感到爲難,可是我卻能動用燕、齊兩國的兵馬。

第71章 魏策三(3)第80章 韓策二(3)第49章 趙策一(3)第86章 燕策一(3)第67章 魏策二(2)第57章 趙策三(3)第41章 楚策二(2)第72章 魏策四(1)第64章 魏策一(2)第63章 魏策一(1)第6章 秦策(1)第7章 秦策(2)第55章 趙策三(1)第1章 東周策(1)第8章 秦策(3)第82章 韓策三(2)第85章 燕策一(2)第80章 韓策二(3)第27章 齊策三(2)第33章 齊策六(1)第50章 趙策一(4)第74章 魏策四(3)第65章 魏策一(3)第31章 齊策五(1)第35章 齊策六(3)第62章 趙策三(8)第65章 魏策一(3)第91章 燕策三(1)第69章 魏策三(1)第2章 東周策(2)第27章 齊策三(2)第66章 魏策二(1)第4章 西周策(1)第58章 趙策三(4)第74章 魏策四(3)第46章 楚策四(3)第37章 楚策一(2)第12章 秦策二(1)第86章 燕策一(3)第57章 趙策三(3)第2章 東周策(2)第61章 趙策三(7)第73章 魏策四(2)第15章 秦策二(4)第57章 趙策三(3)第60章 趙策三(6)第2章 東周策(2)第20章 秦策四(2)第36章 楚策一(1)第13章 秦策二(2)第12章 秦策二(1)第69章 魏策三(1)第16章 秦策二(5)第7章 秦策(2)第22章 齊策一(1)第24章 齊策一(3)第12章 秦策二(1)第85章 燕策一(2)第25章 齊策二第43章 楚策三(2)第23章 齊策一(2)第7章 秦策(2)第24章 齊策一(3)第2章 東周策(2)第83章 韓策三(3)第80章 韓策二(3)第67章 魏策二(2)第4章 西周策(1)第57章 趙策三(3)第91章 燕策三(1)第68章 魏策二(3)第37章 楚策一(2)第25章 齊策二第41章 楚策二(2)第78章 韓策二(1)第36章 楚策一(1)第43章 楚策三(2)第48章 趙策一(2)第20章 秦策四(2)第89章 燕策二(2)第58章 趙策三(4)第16章 秦策二(5)第60章 趙策三(6)第90章 燕策二(3)第69章 魏策三(1)第23章 齊策一(2)第55章 趙策三(1)第72章 魏策四(1)第60章 趙策三(6)第17章 秦策三(1)第22章 齊策一(1)第28章 齊策四(1)第40章 楚策二(1)第75章 韓策一(1)第53章 趙策二(3)第93章 燕策三(3)第46章 楚策四(3)第21章 秦策四(3)第24章 齊策一(3)
第71章 魏策三(3)第80章 韓策二(3)第49章 趙策一(3)第86章 燕策一(3)第67章 魏策二(2)第57章 趙策三(3)第41章 楚策二(2)第72章 魏策四(1)第64章 魏策一(2)第63章 魏策一(1)第6章 秦策(1)第7章 秦策(2)第55章 趙策三(1)第1章 東周策(1)第8章 秦策(3)第82章 韓策三(2)第85章 燕策一(2)第80章 韓策二(3)第27章 齊策三(2)第33章 齊策六(1)第50章 趙策一(4)第74章 魏策四(3)第65章 魏策一(3)第31章 齊策五(1)第35章 齊策六(3)第62章 趙策三(8)第65章 魏策一(3)第91章 燕策三(1)第69章 魏策三(1)第2章 東周策(2)第27章 齊策三(2)第66章 魏策二(1)第4章 西周策(1)第58章 趙策三(4)第74章 魏策四(3)第46章 楚策四(3)第37章 楚策一(2)第12章 秦策二(1)第86章 燕策一(3)第57章 趙策三(3)第2章 東周策(2)第61章 趙策三(7)第73章 魏策四(2)第15章 秦策二(4)第57章 趙策三(3)第60章 趙策三(6)第2章 東周策(2)第20章 秦策四(2)第36章 楚策一(1)第13章 秦策二(2)第12章 秦策二(1)第69章 魏策三(1)第16章 秦策二(5)第7章 秦策(2)第22章 齊策一(1)第24章 齊策一(3)第12章 秦策二(1)第85章 燕策一(2)第25章 齊策二第43章 楚策三(2)第23章 齊策一(2)第7章 秦策(2)第24章 齊策一(3)第2章 東周策(2)第83章 韓策三(3)第80章 韓策二(3)第67章 魏策二(2)第4章 西周策(1)第57章 趙策三(3)第91章 燕策三(1)第68章 魏策二(3)第37章 楚策一(2)第25章 齊策二第41章 楚策二(2)第78章 韓策二(1)第36章 楚策一(1)第43章 楚策三(2)第48章 趙策一(2)第20章 秦策四(2)第89章 燕策二(2)第58章 趙策三(4)第16章 秦策二(5)第60章 趙策三(6)第90章 燕策二(3)第69章 魏策三(1)第23章 齊策一(2)第55章 趙策三(1)第72章 魏策四(1)第60章 趙策三(6)第17章 秦策三(1)第22章 齊策一(1)第28章 齊策四(1)第40章 楚策二(1)第75章 韓策一(1)第53章 趙策二(3)第93章 燕策三(3)第46章 楚策四(3)第21章 秦策四(3)第24章 齊策一(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随州市| 大英县| 武威市| 宁强县| 江门市| 达拉特旗| 城市| 丹江口市| 城步| 宣城市| 大荔县| 甘南县| 博兴县| 永善县| 固阳县| 无锡市| 武鸣县| 建水县| 渭源县| 湟源县| 高阳县| 岳西县| 塔河县| 东至县| 清水河县| 泗水县| 上林县| 达日县| 克拉玛依市| 绩溪县| 香港 | 建阳市| 呈贡县| 蒲城县| 若尔盖县| 玉门市| 武夷山市| 阿巴嘎旗| 东乡族自治县| 宣汉县| 巴林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