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曾指出:“如果說到性格的話,那就是指那些先天的傾向、意向與那些生活期間受生活印象的影響所養成的東西二者之間的混合物了。”就是說,孩子先天的神經系統的特性影響到性格,但決定性格的還是后天環境,對學前兒童來說主要是家庭環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環境,從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就成了家庭中的一員了,以后孩子的生長發育都會在這個環境中完成。家庭環境好,對于教育好孩子是非常必要的。
家庭環境的內容主要包括:生活環境、道德環境、智力環境和特長環境。這些對孩子的成長都會產生影響。
第一,家庭生活環境是孩子最基礎的環境,因為孩子每天都要生活在家庭中。
一般孩子到了3歲的時候,就開始了各方面的發展,家長不僅要給孩子以豐富的物質營養,還要給孩子創造一個有益的生活環境,不同家庭環境生活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具有不同的價值觀、人格、氣質和行為準則。
孩子生活在關愛之中,他可能學會善良;
孩子生活在滿足之中,他可能學會懶惰;
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可能學會感激;
孩子生活在接受之中,他可能學會給予;
孩子生活在敵意之中,他可能學會爭斗;
孩子生活在溺愛之中,他可能學會自私;
孩子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可能學會憂慮;
孩子生活在爭吵之中,他可能學會偏執;
孩子生活在憐憫之中,他可能學會自責;
孩子生活在諷刺之中,他可能學會害羞;
孩子生活在恥辱之中,他可能學會負罪;
孩子生活在嘮叨之中,他可能學會反叛;
孩子生活在打罵之中,他可能學會狠毒;
孩子生活在認可之中,他可能學會自信;
孩子生活在艱辛之中,他可能學會堅強;
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可能學會譴責;
孩子生活在呵護之中,他可能學會軟弱;
孩子生活在分享之中,他可能學會慷慨。
第二,家庭智力環境是影響孩子智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它是指家長的文化素養、智力水平以及在尊重知識、渴求知識方面表現出的態度和行動。
家庭智力環境直接關系著孩子的智力發展。因為孩子在3歲左右的時候處于嬰幼兒的階段,要想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營造一個智力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要為孩子創造一個知識型的優良環境。在孩子的眼里,這個花花世界有著太多的神奇和疑問,孩子天生的好奇心會驅使他產生很多問題,所以孩子在這個階段總會有問不完的“為什么”。這是孩子求知欲的具體表現,也是他們智力發展的重要途徑,所以家長要耐心地回答孩子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回答問題時也一定要本著從科學的角度給孩子最全面的解釋,從而給孩子營造一個充滿智力的環境。
而對于一些家長也無法肯定的問題,不要隨隨便便地回答一下,更不能含糊其辭地亂解釋,對確實不懂的,查閱資料、找準答案再告訴孩子,絕不能應付差事,如果是一些現在還沒有答案的問題,你可以說:“這些問題現在還沒答案,好多人也正在尋找答案,等你長大也加入這個隊伍吧,希望有一天你來告訴大家它的答案是什么。”
第三,家庭特長環境對孩子未來的定向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比如說,如果一個孩子的家長是數學老師,孩子從小就會在數學這方面比同齡的孩子優秀;是音樂教師的,孩子在歌唱方面明顯比其他孩子要強得多。一個家庭的健康的興趣、愛好,常常是家庭和睦的感情紐帶,也是每個家庭成員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重要動力。反之,不健康的興趣、愛好,有百害而無一利。
教育孩子具有很高的科學性和藝術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尤其是在現代社會中,很多家庭都是一個孩子,在家長眼里,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這個孩子身上,所以家長們會不惜一切、想盡辦法使自己的孩子成為最優秀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