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年,河南大旱。據尉氏縣縣志記載:春旱,二麥減產,夏秋繼續大旱,更有蝗蟲危害,秋禾皆死。當年民大饑,初以水草、樹皮為食,繼而以麥秸、花生皮充饑。“餓殍載道,尸橫遍野”。賣人肉的,自食其親骨肉者皆有之。據當時統計,僅賈魯河以西國民黨統治的半個尉氏縣,就餓死29654人。村民皆逃。有的村莊幾乎傾巢而出,只剩下孤寡老人和瀕臨死亡者。
程家莊幾百口人幾乎全逃出去了。貴生的母親堅決不跟貴生一塊出逃,一是怕拖累他們,二是她不想離開他家的一百多畝地。他家的地是他們祖上辛辛苦苦掙下的,她要一走,這些地就沒個主人了。她舍不得。他家的房屋院墻,在村里算也是最好的,她不在家看著,將來這院子不定讓誰家占用呢。所以,她要看著這個家,守著這個家。貴生年輕,她能帶著翠翠遠走高飛,只要他們倆人在一起,無論去哪里,她都放心,都舍得。
貴生和翠翠出門已經四五個月了。離開了那個不打糧食,沒有水也沒了生機的地方。盡管路途遙遠,總算到達陜西了。雖有不少溝溝坎坎,但逃荒路上,也算不得艱難。這次渡河,包袱被搶走,嚇了貴生一跳。要知道,那包袱里,不但有大洋,有衣服,還有貴生的一把手槍哪。所以,貴生拚了命的追,那搶包人也拚了命的跑。搶包人路熟,貴生路生。但是搶包人背有包袱,包袱嚴重阻礙了他奔跑的速度。眼看被貴生追上了,他干脆站住,往貴生劈面扔過來,回頭又跑。貴生伸手接住,又往他身上砸去,砸在他腿上。他撲倒在地。貴生趕上去,一腳跺在他身上,又抓住他的衣領,一巴掌揮過去。他也奮起反抗,撲上來要抱貴生。貴生推開他,抬起腳向他踢去,他竟伸手抓住了貴生的腳,一左一右地晃動。貴生站立不穩,倒在地上。他也抬起腳,照貴生胸口跺了下去。貴生挨了幾腳,也伸手抱住他的腳,來回翻滾。小偷也站立不穩,倒在地上。兩個人翻滾起來,一會兒上一會兒下。這時,翠翠趕過來,手里拿了一根棍,看到貴生翻起來,舉手就是一棍。小偷還要翻身,翠翠又是一棍,一棍,一連打了好幾棍,小偷終于不動了。這時,撐船的小艄公也跑過來,看到小偷倒在地上,大聲喊道:
“你還打,還打,死人啦,打死人啦。”
翠翠住了手,撿起包袱,拉著貴生就走。小艄公蹲下,伸手摸了摸小偷的鼻息,喊道:“真死啦,你們別走,你們打死人了。你們站住,來人呀,打死人啦!”
貴生和翠翠不覺跑起來。小艄公在后邊一連聲的喊。貴生和翠翠心慌起來,越跑越快。一直跑到聽不見喊聲,看不見河岸,感覺沒人注意了,才放慢腳步。
兩人跑了一身的汗,找一個角落坐下歇息。貴生說:“我們不能在這兒待。萬一他真死了,總會找到咱們,咱還是走遠點吧。”
翠翠也害怕了,說:“聽你的,咱往哪兒走?”
貴生說:“往西是西安,那兒的人比這還多。往東是黃河,過了黃河就是河南了,我們剛從那兒逃過來。咱只有往北,走到哪兒算哪兒吧。”
貴生和翠翠依偎著休息了一會兒,汗下去了,有點冷。貴生想繼續走,翠翠卻走不動了,也許是擔心真的打死了人,心中害怕,不住的回憶她拿棍摔他的場景,不禁哆嗦起來。
貴生從包袱里找出一件上衣披在她身上,拉著她一起找到一家旅店,開了房,抱起她,放在床上,說:“你太緊張了,有我呢。”
翠翠說:“我還是心慌,我沒那樣打過人,你看我,不知咋的了,幾下就把他打死了。”
貴生捂住她的嘴:“不說這了,叫外人聽見。”
翠翠就閉了嘴。看貴生洗完了腳,也叫貴生給她洗。貴生給她洗了洗,鉆進被窩,說:“從今往后,不許再說打人的事。”
翠翠恢復了平靜,微笑著說:“我看打日本也就那么回事嘛,以后我也能參軍打仗。”
貴生說:“呵呵,你要能打仗,那我就能開飛機了。”
翠翠撇嘴說:“小看人。”
貴生笑笑說:“妹,我們睡覺吧。”說著拉過翠翠,把她抱在懷里,說,“我們好久都沒有親熱過了。”
翠翠說:“那可不怨我。”
貴生說:“怨有貴嬸吧,她住在隔壁,多不好意思啊。”
翠翠笑瞇瞇地看著他,說:“你羞不羞啊。”
二人恢復了久違了的激情。激戰了幾個回合,相擁著甜蜜的睡去。
終于睡了一個踏實覺。二人清早醒來,太陽已升起老高了。貴生問房東:“這里離渭河有多遠?”
房東說:“有十來里吧。”
貴生嚇了一跳,跑了半夜,才跑了十來里地?趕緊叫過翠翠,拉起就走。
又走了一晌,進入下吉。下吉古名叫下邽,有一寺院,叫銅佛寺。寺內有一座寶塔,頂有銅剎,圓拱門楣。門楣上雕刻著龍虎花紋,紋理細膩,工藝奇巧。銅佛殿內供奉著五尊明代銅佛,中為釋迦牟尼佛,東為消災延壽藥師佛,西為阿彌陀佛,最東側是彌勒菩薩,最西側是觀世音菩薩。尊尊佛像造型**,神態慈悲。貴生和翠翠翠早已走累了,想歇歇,就進了殿。翠翠跪在草苫上磕了個頭,看貴生不磕,就說:
“你也磕個頭呀,求佛祖保佑咱一路順利,萬事如意。”貴生本不想磕,拗不過,只好過來,毛糙地磕了個頭,說:
“佛祖保佑俺一路順利,萬事如意吧。”
翠翠笑瞇瞇地看著他,說:“你這人,不真誠啊。”
貴生說:“人的命運得自己掌握,光靠磕幾個頭,能管用嗎?”
翠翠說:“管用,我媽就說管用。”
他們歇了一小會兒,怕天黑趕不到縣城,就繼續趕路。過了寺院不遠,有一處黑槐林,有幾個人在樹林下歇息。貴生他們走過去,有一個瘦子不緊不慢地說:
“趕路的,留下買路錢再走。”
貴生怕聽錯了,湊過去問:“你說啥?”
瘦子輕輕的,不經意的又說了一遍:“留下買路錢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