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原來金士昌剛纔在樓上看書。聽見槍聲他走下樓來,有人奔過來說,在半里鎮日僞軍和游擊隊發生了磨擦,開起火來了,日僞軍叫游擊隊打散了,一個日本鬼子逃過來被游擊隊打死了。他想下來去看看,這個游擊隊員是啥樣子的人?因爲自從日本鬼子打進寧波來之後,盡天價只聽見鬼子僞軍打死老百姓,聽到游擊隊打走日僞軍打死鬼子還是第一次,他很欽佩這些游擊隊員。不想小牆門一打開,卻見大兒子金虎和幾個農民打扮的人,正急衝衝地奔過來。仔細看看還有點熟悉,到他家弄堂口兒子把他們攔住了。他聽見了兒子和他們的對話,他估計在半里鎮打僞軍就是那幾個人,心裡一陣高興,因此就走過來幫兒子一道請他們進去。
這時金虎又告訴他:“阿爹,後面有僞軍在追他們,眼看僞軍馬上就追趕過來了,他們是區警衛隊的,我叫他們不要逃到別處去了,叫他們到我家躲一躲。”金士昌聽了說:“呵呵,是警衛隊的,我好像有點面熟,是這裡人吧?”金虎說:“那是祥榮哥,過去在我們金村做過長工的,到我家也來做過。那位是羅順和大哥,是羅家橋人,你也認識的。還有幾位蘆葦漕的。”“嗯,認識,認識,都認識,原來還是你們幾位鄉親呀,你們真不簡單!真不簡單!快快,金虎趕快叫他們進來。”並關切地望著祥榮等人說:“快進來!快進來!等下僞軍來了就麻煩了。我屋裡有地方躲的,你們儘管放心!”
見金士昌那麼熱情,祥榮想也好,趁這個機會索性就認識一下金士昌。祥榮說一聲:“士昌先生那就麻煩你們了!”“噯呀,你們爲百姓抗日拼命流血,讓你們躲一躲還不應該?快快!快進去!”於是祥榮他們只得跟著金虎一起走進去。
金士昌出身在金村一個沒落鄉紳的家裡,祖上頗有田產房屋,但是他的父親也是個熱心公益事業克己爲公的鄉伸,經常給地方上修橋鋪路造涼亭,給窮困的鄉親們賒粥賒米賒棉衣,因此到金士昌讀書時家產已經施捨大半。他讀了幾年私塾,他父母想要深造他已無能爲力,母親只好託在外碼頭做事的姑丈,把他帶到上海求學,直到在上海一所商業專科學校畢業。畢業後在一個洋行裡當高級職員,但他不想經商,後又到遠東大學深造。他在大學時受到當時“實業救國”和“教育救國”思想的影響,和幾個朋友一起在上海辦了一所“育材中學”。寒暑假常來家鄉。當他看到家鄉的教育依舊是十幾年前他出去時的那些私塾,孩子們仍讀些《百家姓》、《千字文》等一些老書,不學科學知識。而且許多平民人家子弟還無錢進去,便在1928年和一些熱心鄉里建設的朋友,自己集資在金村祠堂辦起了當時九龍鄉第一所小學校。
在他創辦金村小學之後,九龍鄉各村先後也都辦起了新的學校。
由於他在鄉間辦學有功,當時的國民黨縣長還聘請他當縣裡的“平民教育委員”,邀請他去縣裡開會,研究鄉村教育工作。
抗日戰爭爆發以後,他乾脆辭去了上海“育才中學”教員職務,帶領一批愛國同事,回鄉來創辦“抗日戰時中學”。他在當時的寧波《時事公報》上,以戰時補習學校的名義公開向全市並四鄉招收學生,把他村裡的那所小學變爲中學,自籌資金辦學,把自家的房子作爲學校的學生宿舍和辦公室,吸收廣大愛國青年上學。
因此在民衆中很有些威望。後來鄉里鄉親們便推選他當了鄉長。
`但是金士昌雖熱心公益事業卻淡泊名利,因此當了一段時期的鄉長,覺得行政事務太多,對辦學等公益事業分心,便想把這職務培植別人去當。
鄰村羅家橋原在城裡開店的羅震山,因父親死後回鄉來管理鄉村家務。金士昌看他在城裡當過經理,也有些文墨,就培植他當了鄉長,自己當個副職,輔助輔助他。還親自帶他到當時的縣裡有關部門的頭頭去熟悉情況。起先羅震山很是虛心,對金士昌百依不順處處聽他的,但是後來他感到金士昌和上面的主張和他的想法不一樣,他在鄉里不能隨心所欲。當他在縣裡熟悉了上層一些官員後,更瞧不起金士昌了,甚至把金士昌當作眼中釘,感到他行事處處受他的障礙,因此他就我行我素,不聽他的。而金士昌卻仍一味勸他:要好好爲鄉里辦事,替百姓著想。但羅震山哪裡聽得進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