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正確計提固定資產的折舊,合理使用補償基金,確保固定資產的更新及企業生產經營的順利進行。
固定資產管理又可稱為長期資產管理,除購買設備和建造廠房,還有長期資本性投資的管理,如對股票和債券長期投資的管理。相對來說,作為非生產經營性的資本性投資在必要時可以出售變現,是較為靈活的固定資產投資方式,可以作為一種很好的輔助性投資。
(五)無形資產、遞延資產和對外投資管理
(1)無形資產是指企業長期使用但是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如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土地使用權、非專利技術、商譽等。在現代企業中,因受物質條件的制約,有形資產的增值是有限的;而無形資產的增值卻是巨大的,可以突破物質條件的制約。因此,加強無形資產管理對企業的快速成長至關重要。
個人獨資企業的無形資產可以按照取得時的實際成本計價,或按評估價值入帳,從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內平均攤入管理費用。轉讓無形資產取得的收入,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計入其他銷售收入。
(2)遞延資產是指不能全部計入當年損益,應當在以后年度內分期攤銷的各項費用,如開辦費、租人固定資產的改良支出等。
個人獨資企業可以在有效使用期內,平均攤人管理費用。
(3)對外投資是指個人獨資企業以現金、實物、無形資產或者購買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方式向其他單位的投資,包括短期投資和長期投資。短期投資是指能夠隨時變現、持有時間不超過一年的有價證券以及不超過一年的其他投資。長期投資是指不準備隨時變現、持有時間在一年以上的有價證券以及超過一年的其他投資。
個人獨資企業的對外投資是其實現企業和資本擴張的一種重要方式,有利于分擔企業經營的風險。對外投資時,應按照實際支付的價格或協議價格入帳,分回的利潤或者股利和利息,計入投資收益,收回的對外投資與長期投資帳戶的帳面價值的差額計入投資收益或投資損失。
(六)成本和費用管理
個人獨資企業的成本和費用,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支出,包括生產過程中實際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工資、其他直接支出和制建費用,以及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商品進價成本和為經營商品和提供勞務而發生的商品流通費用等。個人獨資企業為生產和銷售商品而發生的直接耗費,應計入產品(商品)成本,從產品(商品)銷售中得到補償。管理費用是企業管理部門為管理和組織經營活動而發生的各項費用;財務費用是指企業為籌集資金而發生的各項費用;銷售費用是指企業在銷售產品和提供勞務過程中發生的各項費用以及專設銷售機構的各項費用;經營費用是指商品流通企業在整個經營環節發生的各種費用。
應該說,一個企業開源節流的關鍵在于對企業成本和費用的管理。因此,成本和費用的管理有其獨特的重要性:
(1)成本控制是企業增加盈利的根本途徑,直接服務于企業的目標。
(2)成本和費用控制是抵抗內外壓力,求得企業生存的保障。
(3)成本控制是企業發展的基礎。
個人獨資企業的下列開支不得計入成本和費用:固定資產的購置、建造支出;無形資產的受讓、開發支出;違法經營的罰款和被沒收財物的損失;各項稅收的滯納金、罰金和罰款;贊助和捐贈支出;法律規定以外的各種付費;國家規定不得列入成本、費用的其他開支。
雖然各個企業的成本控制系統不一,但有效控制仍然有其共同的執行原則。以下就是個人獨資企業在成本控制時應注意的環節和應遵守的準則:
(1)經濟性。推行成本控制而發生的成本不能超過因缺少控制而喪失的收益。
(2)因地制宜性。根據特定的企業、部門、崗位和成本項目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個別設計的控制系統。
(3)全員參與性。讓企業內的每個職工都負有成本控制責任,使成本控制成為全體職工的共同任務,最終實現自我控制。
(七)銷售收入、利潤及其分配
企業資本運作循環的最后一步就是企業通過出售產品和服務,實現產品的價值。企業銷售收入正是這種價值的體現。利潤是通過銷售收入減去所有的管理成本和其他費用的剩余,是企業經營質量的晴雨表。
個人獨資企業的銷售收入包括企業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取得的收入。企業發生的銷售退回、銷售折讓、銷售折扣,可以沖減銷售收入。
個人獨資企業要嚴格遵守國家的價格政策,不能隨意提高銷售價格。利潤總額可以按照以下公式計算:
1.利潤總額=銷售利潤+投資凈收益+營業外收入一營業外支出;2.銷售利潤=產品銷售利潤+其他業務利潤一管理費用一財務費用;3.產品銷售利潤=產品銷售凈收入一產品銷售成本一產品銷售費用一產品銷售稅金及附加;4.其他業務利潤=其他業務收入一其他業務開支。
個人獨資企業繳納所得稅后的利潤,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可按下列順序分配:
(1)抵補被沒收財產的損失、支付各種稅收的滯納金和罰款;(2)彌補以前年度的虧損;(3)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4)提取公益金;(5)向投資者分配利潤。
(八)外幣業務及企業清算
1.個人獨資企業的外幣
企業的外幣業務是指以記帳本位幣(人民幣是我國的記帳本位幣)以外的貨幣進行的款項收付、往來結算以及計價等業務,是個人獨資企業在對外進行進出口貿易時所必須進行的財務管理項目。
發生的的匯兌損益,可計入當期損益或按一定方法平均攤入以后的各期損益中。
2.個人獨資企業的清算
個人獨資企業出現《個人獨資企業法》第26條規定的情形之一時,由投資人自行清算或由債權人申請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進行清算。清算時應成立清算機構,對企業財產、債權、債務進行全面清查,編制資產負債表、財產目錄和債權、債務清單,提出財產作價依據和債權、債務處理辦法,妥善處理各項遺留問題。個人獨資企業解散清算時,財產應當按照下列順序清償:
(1)所欠職工工資和社會保險費用;(2)所欠稅款;(3)其它債務;
(九)財務報告與財務評價
1.個人獨資企業財務報告
個人獨資企業的財務報告是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總結性書面文件,包括資產負債表、損益表、財產狀況變動表(現金流量表)、有關附表和財務情況說明書。
2.個人獨資企業財務評價
個人獨資企業的財務評價是利用有關的財務指標來總結、考核及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分析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及盈利能力等,是企業進行投資決策的重要依據。
3.個人獨資企業財務報表的作用和分析方法
個人獨資企業應當定期向投資者、債權人、有關的政府部門以及其他報表使用者提供財務報表。財務報表是財務分析的重要手段,反映了企業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財務報表是過去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但了解過去不是報表使用人的最終目的。財務報表的真正價值是通過對財務報表的分析,來預測未來的盈余、股利、現金流量及其風險,以幫助企業管理人規劃未來,幫助投資人決策。
個人獨資企業在經營時只有掌握了財務報表分析方法,才能把反映歷史狀況的數據轉變為預測未來的信息。一般來說,財務分析的方法分為同一年份財務報表各項之間的比率分析、不同時期的分析、企業之間的分析等。
(1)比率分析。這是財務分析的核心,財務報表中大量的數據,都可以根據需要算出許多有意義的比率,涉及個人獨資企業的各個方面。財務比率由變現能力比率、資產管理比率、負債比率和盈利比率四大類共同構成。
(2)不同時期的分析。可從企業的發展時序分析,看出企業的發展趨勢,有助于規劃未來。有三種常用方法:多期比較分析、結構百分比分析和定基百分比分析。
(3)企業之間的分析。通過與同行業、同規模的其他企業進行比較,找出不同,為發現企業存在的問題提供依據。其評估的方法,是把企業的財務比率與行業平均水平的財務比率即標準財務比率進行比較,分析出企業存在的問題,以便改進。
三、個人獨資企業的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
(一)個人獨資企業會計工作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