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小說

第二十八章 流轉制度

那么,還是老問題。大隋行政架構由兩級調整為三級,多一個省級行政機構出來,所缺乏的官員又該如何處理呢?

關于這個問題,其實最簡單。地方之州府官員,自然有貶有升,再將朝廷各部篩選一遍,也就是將一批京官趕去地方,其實也就差不多了。

嗯,這個又要怎么解釋呢?打個比方說,原來需要管理大隋三百六十州,假如一個部門的辦事員,就需要一百人。再管理這一百人,又需要十個人。現在,管理十七個行省和二個直轄市,辦事員的數量就用不了這么多,對吧?

其實,有一說一,就是因為要管理這三百六十州,導致大隋三省六部各衙司機構極其龐大,而且效率也很低,這便是我認為的大隋冗官之由來。說白了,人越多,單位越大,自然就人多嘴雜,也總有辦事的人,更有太多吃閑飯的人。

當然,既然行政架構這個東西我要調整。大隋現有官員的品級,也肯定要一并調整了。這個道理更簡單。首先,大隋朝現有的官階,是依照正、從、上、下,共分為九品三十級。再打個比方說,同樣是一州之刺史,品秩卻是自正三品到下五品,中間隔著十幾級,加上大量的散官和勛爵充斥,有些時候把我都搞的眼花繚亂,這就更別說大隋的百姓了。而且,這些名頭還大量占用了吏部和許多衙門的有限精力。

其次,便是官員的品秩,我不調整也實在不行。我又打個比方說,大隋其實對官員的品秩把控,還是很嚴格的。除了散官和勛爵,六部尚書,哪怕是原來的朝廷宰相,也就是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悉數都只是正三品。可到了地方呢?一個上州刺史,也是正三品。而我現在設定的各省之省長或書記,還是正三品。那么,各位且說說,官位一般大,到底誰該聽誰的。

所以,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我也很簡單,更清晰明了。說白了,就是我要一刀切,重新定級為五級十二品。其中的內容和條款很繁瑣,我就撿各位感興趣的說吧。

首先,五級為國家級、省部級、廳局級、縣處級和科級;十二品如此區分:一品,軍情院常委、尚書院常委、監察院常委和司徒、親王、國公等。至于那些原來到底是正一品的親王,還是從一品的郡王、嗣王,甚至包括從一品的國公,此后都不再有任何區別。

二品,就是各院之委員、郡公、縣公、光祿大夫、大將軍等。所以,以后的大隋一品和二品官員,也將是朝廷的國家級領導人。

三品,各軍區元帥、總監軍;朝廷三院之各部部長;各省之省長、書記和侯爵、各類大夫、將軍等。

以此類推,羅列至此。各位是不是覺得有些眼熟。沒辦法,我喜歡拿來主義。

當然,這套方案對于我來說,簡單是很簡單,卻勢必會引發很多矛盾。這個道理,同樣很好理解。即便大多數人的品秩都有提升,特別是我還會實行,就高不就低的原則。

就以郭子儀為例,他如今是首都軍區元帥,三品;上柱國,二品;國公,一品。那么,現在認定的品秩,就是一品,也領一品官員的那一份俸祿。可原本就是正一品的親王,現在卻要和從一品國公郭子儀平起平坐,甚至是享受一樣的俸祿和一樣的待遇,自然就有人心中不舒服了。

那也簡單,我只要能拉攏大多數,打擊少數人便是。反正這些高官多數都是虛職,也翻不起什么浪花。即便有個別人還想折騰,我也不介意中央情報局出手,殺雞儆猴便是。

當然,要說朝堂中樞還好梳理,可真到了縣處級和科級這個基層,可就不好梳理了。說白了,七品之縣處級,畢竟還有正縣級的縣令或知縣事。嗯,也就是我即將統一更名的縣長以及書記。八品副縣級,也可能還有沒當上書記的縣丞、主簿一流。

可這個科級,到底該怎么搞呢?說到底,按照我一刀切的方案,大隋以后也將不存在上中下三等縣的區分了,九品到十二品在地方上,自然就沒有了任何實際的意義。

要說這個東西,其實我起初的想法,也是準備只設四級八品的。后來卻越想越覺得不妥。究其根源,就是我為什么不能借此契機,再度加強中央集權,甚至是對地方的高度滲入呢?

道理很簡單。為何后世能管理到鄉鎮,甚至是村社,大隋只能管理到縣?而且,就算是對縣這個基層單位的管理,也十分粗狂呢?

想來想去,我認為就兩點原因。一則,是大隋的人口基數不夠;二則,還是地方干擾過大。甚至是,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朝廷中樞政令的上傳下達。說白了,這便是宗族觀念深重,門閥世家影響巨大,朝堂不好插手,也不敢插手。

所以,如何把管理做到更加精細,甚至讓中樞的政令徹底下到基層,乃至于地方反對的聲音,也在可控的范圍呢?關于這個,我其實研究了很久,而且已經出現了契機。這個契機,就是我在提出稅制改革時,吏這個群體,已經被我納入本級財政支出了。換而言之,就是原來不入流的小吏,也成為吃皇糧的人。

那我再進一步,封點小官,也是順其自然,更是名正言順吧?這些鄉之耆老,里之里正之流,大抵都會欣然接受,對吧?所以,這個九品和十品官員,我就準備封給耆老及副手,十一品和十二品官,則封給里正及最基層的小吏。當然,衙門捕快之流,也會因此受益,不但正式成為大隋帶編制的官員。而且,還是帶品秩的官員。

可是,我討好了這些耆老和里正之流,士林會不會不干呢?那好,我裁決一下,各位不妨都互讓一步,彼此給個臺階下好了。

至于這個臺階,其實就很簡單了。接下去,我將組織吏部對全國在籍吏員進行特別考試,除了耆老和里正之流,也包括捕快這些流外人員,悉數如此。

當然,這個考試難度也會很低,有一些基礎的知識和律法,主要還是以政治為科目。考過了,你才是大隋名正言順的官。畢竟,基本的常識已經有了,覺悟也還是可以的。如果考不過,那就只有對不起了。雖然可以留任,但你還是個吏,甚至連吏這種流外的人物,也都算不上了。

至于為何連吏都算不上呢?很簡單,以后的大隋將沒有吏這個稱謂。有的,也只是同九品至同十二品出身。各位想必也聽說過,國家科學院就是這種模式嘛,只能享受同級的待遇和俸祿罷了。而且,這個同某某品,可要比比某某品這個名稱強多了。比某某品,只能享受同級的待遇,卻是連俸祿都沒有的。

不過,各位既然連政考這種東西都不能過關,能力還是有待商榷的。而且各位也知道,吏部詮選沒法安排的官員,都快把吏部衙門給坐破了,我這當皇帝的也沒有辦法啊,總要給士人一條出路不是。

再者說,一個剛剛參加工作的大學生。。。嗯,也就是吏部銓選之官員,讓他們直接騎到各位頭上,哪怕是同九品官員的頭上拉屎拉尿,各位也肯定是不甚滿意的。

那么,就讓他們給各位打個下手,當個名義上的鄉長、里長,實際上的副鄉長,副里長總是可以吧?畢竟,他們可沒有同九品這個稱號,還是實打實的。當然,若是各位覺得自己能力有限,退位讓賢我也是勉強能接受的。

四家為鄰,五鄰為保,五保為里。就按一家平均四口人去推算,一里不過四百來人,差不多也就是后世一個普通行政村的編制。哼哼,如此數年下來,等到大隋的各里各坊,也就是后世行政村,居民社區的單位,都充斥著我親自篩選,還經過嚴格教育,頗具才能之輩去負責,甚至是去主政。試想一下,中央集權的高度,將達到如何的地步?屆時,還敢有人對抗朝廷,什么不交稅,甚至是聚強凌弱的事情出現嗎?到時,我的觸手會伸到哪兒?這個畫面真是不敢想象,簡直太美妙了。

那么,問題也來了。給士人大量入朝,親政一方的機會,也不一定能完全堵住悠悠士人的嘴啊。畢竟,吏這個東西,雖然占據了大隋管理階層的九成,更是中央政權的直接發言人。可千百年以來,吏和官之間形成的鴻溝,一時半會也是抹不去的。包括士人,也多半不愿意自降身份與之為伍。

所以,那些不愿意自降身份之輩,我也不勉強。說到底,大隋不缺當官的人,總有一些人會愿意的。等過些年,各位都完全習慣了,也就沒有那么多看法了,對吧?

當然,各位現在有想法,也很正常。包括你們的眼界高,能看懂其中的關系,也有可能。但有些話兒,卻是不能亂說的。你要亂說,我會讓人先去告誡你。告誡的話軟硬都有,不妨先聽聽。

“哥們兒,別鉆牛角尖了,你見過幾個小吏能流外轉流內的。皇帝在想法設法加強國家的控制,你就別添亂了。在大是大非的面前,還是清醒一點好啊。”

好吧,一些人就想明白了。“對啊,皇帝這套把戲,不還是流轉制度嗎?可大隋流外的小吏,轉流內這么多,有幾個真正能登堂入室的?一個小小的里長、鄉長,混個主薄。。。嗯,副縣長也就差不多了。你還真想當個長安市之市長嗎?若你真能當個長安市之市長,那是靠你的能力嗎?別說了,說多了。”

還有一些人,依舊沒明白,自己去琢磨。實在琢磨不明白,只要閉嘴就成,我不再管你。如果依舊狂妄至極,沒法沒天,我可是會讓他們什么都明白的。

第五十八章 斬草除根第三十八章 幾個好消息第七十八章 基本原則第四十章 九大軍區第三十九章 下一個江南魚米之鄉第六十一章 計劃經濟為主導第五十九章 誰又殺了小銀子第二十六章 皇家冠軍杯第七十九章 都是噱頭第十八章 制服的疑惑第五章 不一樣的浴堂殿第二十二章 友好協商第三十五章 示愛第十五章 錯有錯著第七十五章 壟斷的力量第二十一章 八大綱要第二十八章 流轉制度第三十一章 最大的榮光第三十八章 董氏兄妹第五十九章 誰又殺了小銀子第三十章 勇氣可嘉第十八章 糧食保護機制第四十七章 該折壽了第四十二章 北伐第四十九章 可堪大用第七十五章 壟斷的力量第七十章 神之自信第四十六章 敗家子基金第六十二章 潑臟水第五十一章 回家看看第七十二章 東進鴨綠府第七十三章 汝不如李揆第六十六章 預備部隊的設想第六章 更新換代第七十二章 狡黠的眼神第五十九章 誰又殺了小銀子第三十六章 坑老丈人第十七章 有違天和第四十一章 善于之輩第三章 松鼠和毒蛇第三十一章 燒餅西施第七十一章 逼宮何用第七十一章 逼宮何用第五十一章 回家看看第五十二章 潤筆費第三十六章 坑老丈人第五章 女性職場精英第二章 蘇州之行第一章 重生帝王家第五十四章 賦稅之減免第一章 突變第七十七章 過于文明第十四章 掠奪,長期掠奪第七十四章 東北省第五十一章 半個大隋子民第五章 千秋節怎么過第七十三章 又是寒號鳥第四十二章 北伐第四十三章 國民基礎保障第九章 黃花菜都涼了第五十一章 半個大隋子民第五十五章 整體規劃和布局第二十章 大算盤里面的小算盤第二十八章 眾龍驛之戰第五十二章 初具規模的現代化戰爭第九章 換床睡不著第三十章 便換何物第九章 黃花菜都涼了第四十三章 將作監也沒錢第二十章 奇怪的畫面第三十一章 燒餅西施第五十三章 規劃中的產業園第三十一章 寶貝們,我回來了第三十七章 從龍不簡單第六十一章 磨鏡男子第六十四章 監軍常駐第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二十三章 上官婉兒和麻將第五十四章 賦稅之減免第五十八章 荒野逃生第七十八章 基本原則第六十六章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第三十九章 朝會趣事第三十四章 排憂解難第十四章 援軍來了第十八章 制服的疑惑第三章 替房遺愛翻案第三十五章 大忙人第五十五章 整體規劃和布局第三十一章 燒餅西施第十九章 一樁美差第三十二章 這樣的漢子第六十一章 巨貪第四十八章 直搗幽州第八十一章 搬搬家第七章 興百世之軍第三十一章 謝新恩第三十八章 威懾和安撫第六十七章 后宮大清洗第四十八章 天啊,土豆
第五十八章 斬草除根第三十八章 幾個好消息第七十八章 基本原則第四十章 九大軍區第三十九章 下一個江南魚米之鄉第六十一章 計劃經濟為主導第五十九章 誰又殺了小銀子第二十六章 皇家冠軍杯第七十九章 都是噱頭第十八章 制服的疑惑第五章 不一樣的浴堂殿第二十二章 友好協商第三十五章 示愛第十五章 錯有錯著第七十五章 壟斷的力量第二十一章 八大綱要第二十八章 流轉制度第三十一章 最大的榮光第三十八章 董氏兄妹第五十九章 誰又殺了小銀子第三十章 勇氣可嘉第十八章 糧食保護機制第四十七章 該折壽了第四十二章 北伐第四十九章 可堪大用第七十五章 壟斷的力量第七十章 神之自信第四十六章 敗家子基金第六十二章 潑臟水第五十一章 回家看看第七十二章 東進鴨綠府第七十三章 汝不如李揆第六十六章 預備部隊的設想第六章 更新換代第七十二章 狡黠的眼神第五十九章 誰又殺了小銀子第三十六章 坑老丈人第十七章 有違天和第四十一章 善于之輩第三章 松鼠和毒蛇第三十一章 燒餅西施第七十一章 逼宮何用第七十一章 逼宮何用第五十一章 回家看看第五十二章 潤筆費第三十六章 坑老丈人第五章 女性職場精英第二章 蘇州之行第一章 重生帝王家第五十四章 賦稅之減免第一章 突變第七十七章 過于文明第十四章 掠奪,長期掠奪第七十四章 東北省第五十一章 半個大隋子民第五章 千秋節怎么過第七十三章 又是寒號鳥第四十二章 北伐第四十三章 國民基礎保障第九章 黃花菜都涼了第五十一章 半個大隋子民第五十五章 整體規劃和布局第二十章 大算盤里面的小算盤第二十八章 眾龍驛之戰第五十二章 初具規模的現代化戰爭第九章 換床睡不著第三十章 便換何物第九章 黃花菜都涼了第四十三章 將作監也沒錢第二十章 奇怪的畫面第三十一章 燒餅西施第五十三章 規劃中的產業園第三十一章 寶貝們,我回來了第三十七章 從龍不簡單第六十一章 磨鏡男子第六十四章 監軍常駐第三十三章 衣帶詔第二十三章 上官婉兒和麻將第五十四章 賦稅之減免第五十八章 荒野逃生第七十八章 基本原則第六十六章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第三十九章 朝會趣事第三十四章 排憂解難第十四章 援軍來了第十八章 制服的疑惑第三章 替房遺愛翻案第三十五章 大忙人第五十五章 整體規劃和布局第三十一章 燒餅西施第十九章 一樁美差第三十二章 這樣的漢子第六十一章 巨貪第四十八章 直搗幽州第八十一章 搬搬家第七章 興百世之軍第三十一章 謝新恩第三十八章 威懾和安撫第六十七章 后宮大清洗第四十八章 天啊,土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水县| 土默特左旗| 凌海市| 金堂县| 清水河县| 香格里拉县| 娱乐| 牙克石市| 积石山| 万盛区| 都兰县| 凤台县| 阜南县| 广元市| 巴中市| 耒阳市| 吉首市| 福泉市| 定兴县| 客服| 江城| 沭阳县| 合川市| 乌鲁木齐县| 博客| 胶南市| 正定县| 苗栗市| 和政县| 西城区| 温州市| 南城县| 开远市| 永城市| 惠水县| 忻城县| 萝北县| 德安县| 佛冈县| 卓尼县| 伊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