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揆等人進殿,見紫宸殿中伺候的宮人們一個也沒有。魚朝恩之死的內幕,他們多少也聽說了一些,于是不免心頭一緊。
可接著,看見我面色紅潤的神態,殿內更有異樣的氣息彌漫。便是傻子,也漸漸反應了過來。所以,這些人也忍不住去想,世人傳言當今天子荒唐,他們也多是其中的慫恿和散播者。至于根底如何?他們卻是從李輔國口中得到的消息,并未親眼所見。所以,終究還是有些將信將疑的心態。可今日,目睹此情此景,倒是都做了真。
堂堂大明宮外朝三大殿之一的紫宸殿,何等神圣的地方?皇帝竟然在正殿之中荒唐,甚至還是晴天白日,更讓他們這些朝廷重臣在外為其看門,又是何等的無道?但是,肚子里雖然再是毀謗,動作卻是無比恭敬的跟我行禮。
我自然也猜不透這些人的心思。只是,見這些人進來,便將龍案上的奏折往地上一推,怒罵道,“爾等朝廷重臣,國之棟梁,都是如此行事嗎?這么多的奏折,都悉數推給吾,是想累死吾,還是氣死吾呢?爾等如此從事,究竟是想看吾的笑話,還是置天下百姓于不顧?”
繼而,我也察覺到有些不對勁,便繼續叫罵道,“吾宣朝廷諸位相國覲見,怎么就汝等二人。其他人呢?吾是問,裴度和文修這廝,都死哪兒去了?難不成,吾現在傳旨,也敢不遵了?”
說到這里,關于大隋朝的宰相一職,我就必須著重解釋了。在太宗皇帝年間,就因為太宗皇帝曾擔任過尚書令一職。所以,大隋朝一直就沒有再設丞相一職。軍國大事,便由皇帝組織中書省長官中書令,門下省長官門下侍中,尚書左右仆射決斷,也就是實際意義上的大隋宰相。
可畢竟這些長官,不少已是年老位尊之輩,精力有限不說,還用著也不舒坦。于是,皇帝便想提拔些心腹之人決斷國事,加之“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以示其與中書令、門下侍中享有同等權力及待遇。這些人,就變成了大隋實際上的掌權者和決斷者。既然是皇帝的喜好,同平章事的規模和數量其實也不確定,有時多些,有時就少些。多的時候,十幾人也有,少的時候便兩三人。
后來,玄宗皇帝登基后,就減少了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數量,長期保持一正一副的配置。因一時興起,又演變成了三人。肅宗皇帝登基后,再添加了一人。這個制度,就基本延續了下來。
所以,如今的大隋朝,事實上的宰相,便由李揆和元載,還有裴度和文修四人構成。至于同行的京兆府尹王甫、御史中丞王梓等人,只是為了閹奴貪腐案而來。雖然,他們也算位高權重,但還不屬于大隋朝宰相的序列。這也就是我為何有如此一問的緣故了。
聽到這里,王梓自然就極其緊張的回稟道,“圣人贖罪。其實,這個裴相國。。。嗯,裴度這廝,前日已被刑部和中央情報局捉拿下獄了。”
“哦。對,吾也想起來了,”說著這話,我倒有了些臉紅。倒不是別的,裴度這廝,還是我親自指定抓捕。不曾想沒兩日,自己卻忘了個干凈。
這話,又該怎么說起呢?李輔國一倒,王甫便在京師大興牢獄,但抓的都是圍繞在閹奴身邊的小嘍啰。還是那句話,那些大佬說到底,也不是王甫敢動的。可是隨著刑部、御史臺和大理寺三司推事,再加之中央情報局的介入,這個力度就大了許多。
隨著審訊的人越來越多,這條線索終于指向了朝廷諸公。包括裴度,也包括元載和李揆等人。說白了,雖然這些朝廷重臣,早有防范被牽連的措施和手段。但有些事情做過了,又豈能不留下痕跡。相比于三司推事,中央情報局調查的手段和深度,可是高明了不少。
于是,在掌握大量證據后,張從龍也只能來問我的意見,到底這些人抓,還是不抓。鑒于元氏和隴西士族,甚至是照顧郭子儀的面子,李揆和元載被我保了下來。但如此大規模的朝堂清洗,不拿人祭旗,恐怕是不成的。這個人,選來選去,自然就只有裴度了。
要說裴度這人,其實也挺有意思的。他本來是裴冕的堂弟,在玄宗朝就是堂堂的戶部侍郎,其威望和職權已然不低,更是裴氏一族的標志性人物。那時,可能連李輔國這等閹人,都懶得瞧上一眼。
可就是這等風光人物,等到閹奴勢大,就果斷投到了其門下,和一幫后輩去爭寵。當然,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可不光靠門楣,至少這方面閹奴就干的不錯。
于是,裴度這廝便漸漸被一幫后輩給壓了下去。不說和閹奴的左膀右臂李揆和元載相比,便連新投入閹奴麾下的門下給事中張悅都比不過。可即便如此,這廝還依舊不知反省,拍馬屁更兇,舔腚更是勤快。
當然,拿一個位高權重之輩來祭旗,也只是一方面的考慮。另一方面,就是我覺得,若不趁此機會拿下裴度,讓他依舊占著茅坑不拉屎,我也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安排這廝。
說白了,政治這個玩意兒,本來就是如此。滿朝文武,誰沒有一點私心。不貪財,不貪色,至少也會貪權。即便你是個正人君子,這三者都不貪,至少也貪名吧?所以,在我的價值觀里,貪戀什么都可以,只要不過分。同時,還要有才干,能為我所用。恰好,裴度那條也夠不上這些標準,就活該倒霉了。
所以,鬧了個烏龍的我,也只好轉移話題,再問道,“那裴度下獄了,來不了也實屬正常。可文修這廝,怎生也沒有來呢?”
元載先是一愣,面色更是極度不自然的回道,“圣人莫非不知?這文昂之,聽說圣人宣臣等覲見,便是不依。此刻,正帶著滿朝臣工近百人,在含元殿外靜坐呢。”
“靜坐什么?”我下意識反問,更好奇出了這樣的事情,我怎么半點風聲也沒有聽聞。嗯。。。等等,好似我今日午休至今,確實吩咐了不要打擾。如果不是玉兒這種心有所持之輩,或是元碧如這般貼身侍女,的確不敢造次。所以,消息被自動屏蔽掉了,也實屬正常。
只是,為何我宣元載和李揆等人覲見,文修就要搞這么大陣仗呢?再仔細一琢磨,我就反應過來,頓時破口大罵道,“荒謬。吾拿誰不拿誰,需要跟文修這廝匯報嗎?需要跟其交代嗎?這廝。。。這廝,身為朝廷重臣,國之依仗,不知關心天下蒼生,更不知為吾分憂,這是要跟吾叫板嗎?這廝,若真有這個脊梁,閹奴當權時,吾怎么沒看見這廝有這樣的本事。莫非,這廝還以為,吾是個軟柿子,想捏就捏,對吧?”
我是越罵越氣,腦子也更為清醒。文修想干什么?我自然也猜到了,不就是借著朝堂大清洗這個名頭,更借著我放過元載和李揆的機會,刻意搞一樁逼宮的事情出來,以便招納那些朝中不得志,更被閹奴打壓之輩聚到他的身邊。甚至,不排除想和我分庭抗禮的險惡用心。關鍵,他們確實還占了理。
可他是不是把我看輕了些?以為我年幼不識人心,明白不了他的歹毒心思,還是覺得法不責眾,我不敢把他們怎么樣了。
哼哼,幾千宮女和太監,我說攆走就攆走了。二百多朝臣,我說拿下就拿下了,還怕你們區區不足百人。
于是,我抬手就將一番硯臺摔于地上,砸了個粉碎,這便喊宮人前去傳旨。
傳旨的內容也很簡單。限一炷香的時間,這些朝臣都給我滾出大明宮去,該回去上班就去上班,該回家就回家。我悉數不過問,也不追究。但如果一炷香的時間到了,還敢違旨不遵的話,也就別怪我不客氣了。
吩咐完,我就真讓人點上一炷香,并將李揆這些人丟在了一邊。靠在龍椅上,假寐起來。
一炷香燒完,我就問宮人,還有沒有人在?
回答自然是有的,但只有二十余人罷了。包括文修這老匹夫,也在其中。這倒不奇怪,文修這廝畢竟是主謀嗎?他若是聽我一句恐嚇的話,就乖乖走了。其聲名何存,威望何存?
我于是點頭說道,那就好。再傳旨,那二十余人,悉數削官為民,文修準其告老懷鄉。明日,就把辭呈給我送上來。不妨再告訴他,若是不把辭呈交上來,我就不光只是辦他了,我也不信他屁股里是一點屎也沒有。
一番安排下來,原本已經十分不安的元載和李揆,此刻更是戰戰兢兢。我自然沒有興趣再去敲打他們,只是說道,“吾先前還納悶了呢,這些奏折怎么沒人管,也沒人過問,悉數送到了吾的龍案之上。敢情,一個相國下了獄,一個相國要搞逼宮,另有兩個相國,惶惶不可終日。竟然,就這樣沒人替吾梳理朝政了。”
“臣等不敢。”
“無妨,無妨,”我擺手道,“汝等沒有心思理政,自然有人愿意理的。吾這大隋朝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想當官的。更不缺,想當一國之宰相的。”
說完,我就著人去宣門下侍郎第五琦、禮部侍郎秦俊臣、中書舍人韓翃、大理寺卿董琿、戶部侍郎沈宏宇等人覲見。
這些人,自然也是我方才深思熟慮,匯總各方面信息后才喊來的。當然,也不在閹奴一黨和文修一幫鬧事臣工的名單之列。除了沈宏宇因私請了休沐,其余人不多時就到達了紫宸殿中。
于是,再給眾人賜座后,我便如此說道,“如今,大隋正值多事之秋。遠的吾就不說了,就說近的,因閹奴貪腐一案,便涉及朝官二百余人,更以裴度這堂堂門下侍中為首。而且,這還只是初步的結果,誰知道最終能揪出多少不臣之輩來。今日,更有尚書左仆射文修罔顧圣意,聚眾鬧事,吾可沒有那種好耐心。所以,聚眾抗旨不遵者,已被吾悉數削官為民。至于那文修,吾也準其致仕告老還鄉了。”
滿堂嘩然。這也正常,李輔國貪腐一案,大家都知道,牽連甚廣。文修聚眾逼宮,他們也剛剛聽說了。甚至不少人,也被文修聯系過。只是估摸著,我不是柔弱的性子,不敢從之罷了。倒不曾想,就這短短的時間里,一幫所謂的清流,一個連李輔國也不敢去碰的清流領袖,就被我雷厲手段給一一處置了。
這個事情傳出去,整個士林會如何動蕩?這些人,倒沒有太多思量。因為,此時的他們,已經沉浸在幸福之中,更有一種喜從天降的感覺。說白了,我剛把裴度下獄,還趕走了文修,此時叫他們來,意欲何為?他們便是用屁股想,也都想到了。
見狀,我只好示意眾人都安靜些,然后才說道,“牽連如此之多的朝臣,朝事卻不可一日荒嬉。不然,朝堂亂,恐怕天下各州府、各縣,就更會手忙腳亂了。傳吾的旨意,這些涉事官員所空缺下來的位置,著吏部和禮部馬上列個條陳,呈吾裁決。”
雖然我沒有說明,但吏部和禮部常年干這事,自然也知道這個條陳該怎么寫。一定要問如何寫?自然是除了空缺的崗位,要一一列出來外。更要列出擬遞補官員的名單和基本情況。
要說這些空缺崗位和官員,大多品秩都不高,本不用我一一過問。我之所以在這事上看的很緊,其實是想解決困惑我已久的朝堂中冗官的問題。
這個很好理解,我再是聲稱大隋的冗官冗員不嚴重。但有些崗位,確實多此一舉。如今,一次有了二百多個空缺,我自然也不會同意直接添補二百名官員上去。
具體精簡多少,吏部和禮部自己去定。但有一個宗旨,就是我不會讓相應的職司運轉不暢,但也別指望我還多養這么多閑人。至于缺少的官員,我更是一點也不擔心,從平級調動,下級提拔,甚至是已經通過科舉,在吏部報備等待詮選的士子都可以。
畢竟,大隋的科舉與另一個時空后世的明清可不同。即便考中了進士,也沒辦法直接做官的。除了要通過吏部的詮選外,還要等待機會。而大隋每年詮選的進士之流,也不過數十人。
君不見,天天去吏部衙門打探消息的士子,都快把吏部的門檻磨破了嗎?說到底,大隋想當官的人,可比不想當官的人多太多了,對吧?好吧,我承認這又是廢話。什么時候都一樣,公務員永遠是一等公民,更何況封建王朝了。
當然,我說這個事情的意思,還是想闡述一個觀念。三條腿的蛤蟆不好找,兩條腿的人到處都是,更何況還是官老爺。這個世界,缺誰也不會停止地球自轉。說不準,這些新篩選出來的官員,我用的還更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