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教士科頓·馬瑟的《基督教美洲傳教史或1620—1698年新英格蘭教會史》是講述新英格蘭歷史的最珍貴和最重要的著作。這部書爲32開本,共兩卷,1820年在哈特福德出版。我不認爲在王家圖書館能找到它。
該書被作者分爲七冊。
作者在第一冊講述了新英格蘭的籌建和建設的歷史。
作者在第二冊記述了新英格蘭的幾位初期總督和主要行政官員的生平。
作者在第三冊敘述了當時指導人們思想的福音會牧師們的生平和事蹟。
作者在第四冊報道了劍橋(在馬薩諸塞)的大學的成立和發展過程。
作者在第五冊陳述了新英格蘭教會的教義和教規。作者在第六冊講述了據馬瑟說是表明上帝向新英格蘭居民施福的一些事件。
最後,作者在第七冊,向我們講述了當時存在的異端邪說和新英格蘭教會加以反對的動亂。
馬瑟生於波士頓,是一個福音會牧師,也在波士頓終其一生。
他在引導人們建設新英格蘭的那種宗教熱心和激情的鼓舞和激發下寫了這部著作。他的文筆經常暴露出不夠典雅的缺欠,但這是不可避免的,因爲他只想依靠宗教的狂熱去打動每位讀者。他過於偏執,而且經常過於輕信,但決不要覺得他企圖以此進行欺騙。他的這部著作,偶爾也有精彩的片段和真實深刻的思想。例如,他在第1卷第1章第61頁說道:“在清教徒到來之前,英國人就曾多次有意向我們現在居住的地方遷移,但是他們好像對能夠得到物質利益所抱的希望並不高,所以一遇到困難,就馬上心灰意冷,退縮回去。然而在崇高的宗教思想推動和支持下來到美洲的人,肯定不會這樣。這些人遇到的敵人雖然遠比任何一個殖民地的創建者遇到的敵人要強大得多,但是他們能夠堅持自己的信念,致使他們創建的東西至今依然存在。”
在馬瑟筆觸嚴肅的敘述中,有些時候也插進一些溫情脈脈的描寫。例如,他談到一位英國婦女,在宗教熱情的鼓舞下同她的丈夫一起來到美洲,但是不久之後便難以忍受流亡生活的艱難困苦。他隨後接著說:“至於她那道德高尚的丈夫,卻試圖獨自一人留在那裡,但是他沒能活下來。”(第1卷第71頁)馬瑟的著作,對他所描述的時代和地區,作了令人歎爲觀止的報道。
他爲了讓我們清楚地瞭解清教徒是出於什麼動機到大洋對岸去尋找避難所的,寫道:“上帝向我們當中居住於英國的人發出號召。上帝在號召那些不相識的人的時候,要求他們下定決心拋棄在故鄉的安適生活,橫渡波濤洶涌的大洋,在那令人生畏的荒野上安家立業;無條件地服從上帝的戒命,就是這樣做的唯一目的。”
他接著說:“在做長篇大論之前,應該說明一下他們進行這種冒險是出於什麼動機,以使後代清楚地知道他們的動機,而尤爲重要的,是提醒我們今天的人懷念他們,切勿忘記祖先追求的目的,對新英格蘭的真正關心不要減少。所以,在這裡我要介紹一部手稿裡談到的某些人當時的動機。
“第一個動機:爲教會作出最大的貢獻,即向世界的這一部分(北美)傳播福音,建起一座能夠保衛基督徒的堡壘,以反對企圖在世界的剩餘部分建立統治的非基督徒。
“第二個動機:歐洲其餘所有的教會都已被破壞,害怕我們的教會也受到上帝這樣的懲罰,所以決心開闢這個地方(新英格蘭),爲大部分人提供免遭大破壞的避難場所。
“第三個動機:我們所在的國度好像在折磨居民,最重視財物的人卻最輕視他們所踩著的土地。人們把子女、鄰居和朋友視爲最沉重的累贅,他們盡力躲開窮人。如果事物依照這樣的秩序發展,要被排擠出這個世界的就是最能創造享樂的人。
“第四個動機:我們的放縱行爲已經達到極點,好像有錢才能在同類中保持應有的地位,而沒有錢就要受人輕視。所以,各行各業的人都去尋找以不道德的方法來致富的門路,從而便宜了那些因爲有錢而能荒淫無恥生活的富人。
“第五個動機:講授科學和宗教知識的學校辦得太差,這就致使大部分兒童,尤其是最優秀和最有才華的兒童以及人們覺得最有成才希望的兒童,在耳聞目睹的大量壞榜樣和身邊的腐化現象的影響下學壞了。
“第六個動機:上帝的花園是大地,上帝把大地賜給他的兒子亞當去耕種,我們爲什麼要讓自己因爲沒有土地而餓死,並讓這片本應供人使用的寬廣土地無人居住,荒蕪不毛呢?
“第七個動機:要成立一個革新的教會,並從成立之初就要支持它;要把我們的力量跟一個虔誠的民族的力量相聯合,從而鞏固和發展這個教會,使它擺脫那些沒有這種支持就可能成爲它的重大災難的危險。對一個基督徒來說,還有什麼工作能比這項工作更爲高尚和壯麗呢?還有什麼事業能比這項事業更值得做呢?
“第八個動機:在這裡(英國)一個信仰虔誠並享有榮華富貴的人如果能放棄因致力建設這個革新的教會而獲得的好處,並且願意分擔苦難,他將爲人們做出偉大而高尚的一個榜樣,讓人們學習他在向上帝爲殖民地祈禱時表示自己的虔誠信仰,並把大多數人聯合起來。”(見馬瑟著作第17頁及以後各頁)在離這段引文很遠的後面一章中,當馬瑟說明新英格蘭教會在道德方面的原則時,對在宴會上爲健康而乾杯的做法表示強烈反對,說這是異教徒、可恨的習俗。
他對婦女對頭髮進行任何裝飾也同樣嚴厲地反對,同時無情地譴責婦女穿著袒胸露臂的時裝。
他在其著作的某一章裡,給我們舉出了許多曾經使整個新英格蘭震驚的妖魔作怪的例子。在他看來,惡魔在這個世界興妖作怪,千真萬確的是事實。
他用了大量篇幅去闡述同時代人所特有的追求公民自由和政治獨立的精神,說他們每邁進一步都要遵循他們的自治原則。例如,馬薩諸塞的居民就是如此:自1630年之後,即在普利茅斯建立殖民地以後的十年裡,他們用400英鎊在劍橋創辦了一所大學。
我們如果從新英格蘭的全部歷史轉而研究新英格蘭各州的歷史,首先則應該提到馬薩諸塞地方副總督哈欽森的《馬薩諸塞殖民地史》。該書爲32開本,共兩卷。該書王家圖書館藏有一部,是1765年於倫敦出版的第二版。
我在本注所在章裡曾經多次引用這部著作,其敘述開始於1628年,終於1750年。此書寫得十分真實,文筆精練,樸而不華,是一部翔實的歷史著作。
關於康涅狄格的歷史,本傑明·特朗布爾的《康涅狄格全史:世俗史和宗教史,1630—1764》是值得推薦的最好著作。該書爲32開本,共兩卷,1818年在紐黑文出版。我覺得王家圖書館不會有這部著作。這部著作深刻而清晰地描述了在書名所指時間段內發生在康涅狄格的所有重大事件。作者引用了珍貴的歷史文獻,而且敘述相當確切。他寫到康涅狄格初期的事件時,講得十分有趣。第1卷第5章(《一六三九的康涅狄格》)第100頁,以及第1卷第7章(《康涅狄格的邢法》)第123頁最應該讀一讀。
我們有理由高度評價傑理米·貝爾納普的《新罕布什爾史》。該書爲32開本,共兩卷,1792年在波士頓出版。第1卷第3章最應當讀一讀。在這一章裡,作者對清教徒的政治原則和宗教教義,以及他們的移居原因和移居法律,敘述得極其翔實。下邊是1663年的一段佈道講話:“新英格蘭需要永遠記住它的創建目的不在於商業,而在於宗教。人們在前進中要堅持清教徒的教義和紀律。所以,商人和一個銅板一個銅板攢錢的人也要永記,創建這些殖民地的目的不在於金錢,而在於宗教。我們當中如果有人在評價世界和宗教時覺得世界值13,而宗教只值12,那麼,這個人就不具備新英格蘭的真正男兒的情感。”從貝爾納普的著作裡,讀者可以看到,他比至今研究美國曆史的其他作者更多地提到普遍觀念並強調思想具有的威力。
在我們所研究的已經存在很久的幾個主要州中,最爲突出的是紐約州和賓夕法尼亞州。關於紐約州的歷史,威廉·斯密斯的《紐約史》是記述得最好的一部著作。此書爲48開本,共一卷,1757年在倫敦出版;1767年出了法譯本,也在倫敦出版。斯密斯爲我們提供了法英兩國在美洲進行的戰爭的細節。在研究美國曆史的所有著作中,它尤爲詳盡地介紹了著名的易洛魁聯盟。
關於賓夕法尼亞的歷史,我想推薦的只有羅伯特·普勞特的《賓夕法尼亞自創建與定居:1861年威廉·佩恩就第一任領主與總督直至1742年以後的歷史》。該書爲32開本,共兩卷,1797年在費城出版。
這部書很值得讀者細讀,其中收有關於佩恩的大批珍貴文獻,其中談論到了教友會的教義以及賓夕法尼亞初期移民的性格、風尚和習慣。據我所知,王家圖書館並未收藏此書。
不用說,在研究賓夕法尼亞的主要著作中,富蘭克林和佩恩本人的著作也佔有一席之地。他們的著作廣大讀者都很熟悉。
以上所介紹的這些著作,我在旅美期間就已看過其中的大部分。現在承蒙王家圖書館的好意,我又讀到其中的幾部;其餘的幾部,是美國前駐巴黎總領事沃登先生給我找到的,沃登先生也寫有一部跟美國曆史有關的傑出著作。在結束這個注的時候,請沃登先生接受我對他的謝意。
(G)第36頁傑斐遜在自傳中寫道:“在英國人於弗吉尼亞建立殖民地初期,當土地什麼也不能向人們提供或只能提供少量的產品的時候,很多有遠見的人便擁有了大量的租讓地,並且,把這些財產都傳給了後代以保持其家庭的榮華富貴。因爲財產逐代傳給同姓人,一些獨特的家族集團便隨之產生了。家族集團依法享有永遠保持財富的特權,進而依靠自己強大和富饒的州而形成顯赫的貴族階層。而國王也照例是從這個階層中選派州的議員的。”見《傑斐遜文集》。(第1卷第36頁)英國法律中關於遺產繼承的一些重要規定,在美國全部被否定了。
肯特先生說,在遺產繼承問題上我們作的第一個規定是:“人死而無遺囑時,他的財產由直接親屬繼承;如果只有一個男性或一個女性繼承人,他或她獨得全部遺產;如果有數名同順序的繼承人,就不分性別,遺產由數人平分。”(見肯特:《美國法釋義》1840年版第4卷第374頁)起初,這項規定在紐約州以1786年2月23日法令通過,後來又進行過修訂〔見(《增訂紐約州法令集》)第3卷;附錄,第48頁〕。現在,這項規定被美國各州所採用,只是佛蒙特州有一點不同,那裡的男性繼承人能夠得到兩份遺產(見《美國法釋義》第4卷第37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