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雷霆手段的高壓之下,大明宮中雖然也一度人心惶惶、混亂不堪。但隨著內務省的成立,許多原本在宮中郁郁不得志的老好人獲得提拔,這種不安的情緒,也慢慢平息了下來。
畢竟,說一千道一萬,宮里雖然是個大染缸,藏污納垢之輩不少,但本分老實之人還是居多的。而且,我的這一番舉措,更有打土豪均田地,讓老實人獲得好處的成分存在。所以,得到的擁護也漸漸多了起來。
只是,看著這長長深度篩選出來的獲罪名單,涉及超過六千五百人之多的宦人,兩千之眾的宮女,我卻犯了愁。說白了,這些宮人中,罪大惡極、其罪當誅之人畢竟只是少數。更多的宮人,雖然也有罪,卻罪不至死。
交給掖庭局。。。嗯,現在的掖庭司統一發落,自然也是不妥。除了回到原點,讓這些人有繼續在宮中攪屎的機會外。更關鍵的還是,掖庭司也無法同時安排下這么多的工作崗位。
好吧,把這些包袱丟給刑部。除了能將刑部大牢關滿,繼續浪費國家錢帛以外,也一樣沒有半點好處。那應該怎么處理呢?頭疼啊,我真是覺得好頭疼。
于是,我首先就想到,將這些人遣散回家,可依舊覺得不妥當。一方面,宮里留下的老好人中,未必沒有想出宮之輩。這倒好,犯錯的自由了,沒犯錯的倒被關在了籠子里,心里如何能平衡。
另一個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問題。就是這些宮女和宦人,多半還是因為家中貧困,才不得不選擇進宮這條路,加之早已經習慣了大明宮中的生活。我如今將她們悉數趕出去,舉目無親,更身無長物,還要受盡白眼,讓她們如何求生。
說到這里,我覺得有必要深入探討一下。不知諸位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做《荒島余生》。這電影就是講,事業有成的男主角,因飛機失事掉到了一個荒島之上,孤零零過了四年,回家之后剩下的只有茫然。
還有,辛亥革命后,紫禁城遺留下的上萬宦官群體,悉數凄涼而悲慘的過完了晚年,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那到底該怎么辦,才好呢?
思前想后,我就讓人去把王勻找來,跟他談了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就是抽調將作監的精兵強將直接組建一個依舊隸屬于后宮的公司,名字便叫大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并逐步形成集項目投資、設計、施工于一體的大型國有基礎建設企業。
之所以要如此安排,除了解決這些宮人們的出路外,也是因為將作監閑雜人等同樣不少,光干點皇家營造的事,其中還包括我已經下旨停工的皇陵建設工程,實在太浪費了些。
哦,這個皇陵,可不是父皇的建陵,而是我以后的陵墓。這其實也是大隋朝的習慣,皇帝一登基,陵墓工程就要開始啟動。可我如今才二十歲,急什么,慌什么?于是,自然被我叫停了。
所以,將作監的閑人,也必須利用起來。再者說,大隋朝雖然國勢不強,可**性工程并不少,在改建皇家足球場這些工程的同時,我已經刻意在為他們走出去積累經驗。
而且,這些宮里發配出去的奴才中,也未必沒有熟悉營造之事的人。只要有本事,照樣有機會進入大隋交通建設集團的管理層。就算實在沒本事,去當個建筑工人,靠力氣掙口飯吃,這總是可以吧?
至于成立這個交建集團,還有什么考慮呢?其實,自然也是有的。我現在已經親政,國計民生這些東西,就不能再當甩手掌柜。如何讓大隋的百姓都衣食無憂,就是我現在最關心的問題。
那么,如何去實現呢?依我看來,就只有國富民強才是正途。要想富,先修路,這是后人總結出來的真理。所以,成立大隋交建集團,就是我要持續加大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以拉動內需,繼而保持大隋經濟的持續性快速增長。
闡述的更深入性。雖然我讀書不多,專業也不同,可我也大致明白,對外戰爭和基礎建設投資,其實是保證國家可持續性發展和經濟實力快速增長的源泉和動力。
只是,因為大隋周邊國度都很窮,現階段我要去打劫,打不打得過是一個問題。就算打贏了,也都是虧本的買賣。所以,我只能放棄對外戰爭這個念頭。但是,在資金允許的前提下,考慮增大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應該還是可行的。
好吧,說到這里,估計有人就要反對了。甚至覺得,若是市場經濟高度繁榮的后世,我的這些理論自然都沒有問題。可我似乎忘了,這是在大隋啊。堂而皇之的封建社會,如此搞,就不怕勞民傷財,繼而山河破碎不堪。
想必,我也應該知道,大隋朝的先祖煬帝就是此輩中人。除了三征高麗,還有興修大運河、隋馳道之類。于是,玩著玩著,就漸漸把先前那個大隋,給玩沒了。
對,這些事情都不假,我也不認為我的理論有錯。那么,問題的根源,究竟出在哪兒呢?依我看來,煬帝操之過急,好大喜功,以至于國家負擔不起,這只是一方面,但不是主要原因。
我認為其中的關鍵,就是煬帝囂張管了,老干讓人辦差還不給錢的缺德事。說白了,就是沒把百姓當做人看。長此以往,自然天怒人怨,激起了民變。對于這樣的蠢事,我自然是不屑去干的。
所以,大隋交通建設集團成立的宗旨之一,就是規范國家建設程序和制度,并為全面取消徭役制打下基礎。守規矩的收錢,再守規矩的花錢,以謀取合理的利潤,這才是王道。
只要行事規矩,試問有誰不喜歡?帶動一大批人富裕,包括工錢和占用土地都要按市場價支付,民眾自然只有追捧的份,何來的天怒人怨?賺了錢,再進行投資,除了稅收能增強國庫所得外,最關鍵在于,讓這些錢流動了起來。而一個國家是否興盛?在我看來,說到底就在于貨幣流通和周轉的效率上了。
既然,思前想后覺得可行。我便下旨,將皇家足球場改造等工程轉交于大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來承建,而將作監只是履行建設投資人的職責。至于那些犯錯的宦人,大多就會成為免費的勞役。包吃包住自然也不假,但三年內沒有工資。
畢竟犯錯了嘛,總是要付出些代價的。至于三年以后,則可以自行選擇。另謀生路也好,留下來繼續當民工也罷?都成。不過,即便是民工,也將享受交建集團招募之民眾同等待遇。
至于我選定的交建集團之當家人,也就是接任呂干,擔任皇家足球場改造工程的負責人。王勻的另一個弟子,叫做侯世凱。
可是,將宦人打發去當民工,這無可厚非。柔弱的宮女們,斷然是不行的。那么,她們又如何安排呢?有鑒于此,我便直接成立了一家名為大隋紡織集團的公司,并由原來宮中的權閹俱文珍去主持。
俱文珍在這次宮中的大清洗時,沒有受到任何牽連,也不是沒有問題。而是,我覺得這人有些能力,更知曉分寸,所以選擇放過了他。但如今,我大肆打壓宦人的氣勢,他便不適合再留在宮中了。出去給我踏踏實實的辦事,想必他也會感激涕零的。
至于我為何還要再成立一家紡織企業,除了考慮安排宮女們的出路外,其實也有自己的小算盤。
大隋百姓有句話,叫做北方善織絹,江南盛產布。這個布,可不止麻布。說白了,棉紡織產業,在大隋朝已經有了很大的市場。不說后世西北的吐魯番,就是南方的云南、兩廣和福建等地,現在種植棉花的情況,也越來越普遍。
當然,這種普遍并不代表普及。故而,大隋朝的棉花種植,在我看來,還需要大力的發展和推廣。包括棉布的生產工藝,也需要大力的加強。至于棉布相比于以蠶為原材料制成的絹和錦,以及用麻為原材料制成的麻布,到底有何優越點?其實,不用我說,估計各位都能猜到。
所以,只要有方法,讓棉布的生產和制作效率提高,就會促進棉花的種植快速普及。而棉布這種廉價之物的市場,又是何其開闊?除了大隋普通百姓之所需,恐怕更會成為絲制品外,大隋新興出口的一大利器。
至于如何提高棉布的生產效率,乃至于也順帶提高絲綢的生產效率呢?我的方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在棉絮和蠶蛹制成絲錠的過程中,提高功效。這就要倚仗一種全新紡紗機器的問世了。
好吧,介于總有人不明所以,我不妨就把這個話題捅破。此物,自然就是后世著名的珍妮紡織機。嗯,準確說來,是珍妮紡紗機。紡紗是原材料的提取,而紡織是成品的加工。
而珍妮紡紗機代表了什么呢?這就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到來,以及從此改變了世界的格局和發展進程。
我為什么要這么說呢?便先從珍妮紡紗機開始說起吧。據說,后世大洋彼岸之英國,有個紡織工晚上回家不小心,一腳踢翻了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當他彎下腰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那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旋轉,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變成了直立。
于是,他猛然就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來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嗎?這個紡織工自然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干。第二天,他就造出了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而四年后,英國就有了兩萬臺這樣的“珍妮機”。而在發現珍妮紡紗機五年后,另一個英國工人便發現,如果用水力為動力,就不用人去操作,而且紡出的紗更堅韌,也更結實。如此,就可以解決生產純棉布的技術問題。
再過了十年,童工出身的另一個紡織工,結合了珍妮機和水力紡紗機的特色,搞出了走錠精紡機,又稱“騾機”。這種機器紡出的棉紗柔軟、精細而又結實,于是很快得到了應用。于是,在短時間內,英國又有了六百家“騾機”紡紗廠。
好吧,英國紡紗業的大發展,織布業自然就混不下去了。騾機被發明的六年后,有人發明了水力織布機,使織布工效率頓時提高了四十倍。可人們這時發現,紡紗機、織布機由水力驅動,所以工廠必須建造在河邊,而且受河流水量的季節差影響很大,造成了生產效率的不穩定,這就促使人們研制新的動力驅動。
一年后,瓦特的改良蒸汽機開始用做紡織機械的動力,并很快推廣開來。如此,就引發了第一次技術和工業革命的**,人類從此進入機器和蒸汽時代。再過十年,美國人發明了蒸汽動力的汽船。又過十年,英國人便發明了火車。各位現在可有明白,為什么珍妮紡紗機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搖籃了吧?
所以,研發珍妮紡紗機,也是我安排給剛成立的國家科學院民學所攻關的課題之一。既然我成立國家科學院,是為了給袁中肅研發蒸汽機一片存在之土壤,就斷然不會不考慮蒸汽機這個產物,可能提前問世后的發展空間。
只是,作為一個土木工程專業的宅男,我雖然大致能想出珍妮紡紗機的基本構造,可動手能力實在太差,紡織業更只是略通。于是,就給了國家科學院一個大致的思路,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奢望。
可不曾想,一個剛調入國家科學院民學所的原少府監匠人周基萬,在我這個大致思路的基礎上,僅用了幾天的時間就鼓搗了出來。而且,也不是從一個紗錠,產出八個紗錠,而是直接變成了四十個。這是個什么概念呢?就是紡紗這個過程之功效,能瞬間提高四十倍。
而當國家科學院常務副院長呂干拽著周基萬,如同獻寶似的將一臺純手工打造,略顯粗糙的紡紗機擺到我的面前時。那一刻,其實我也傻了眼。或許在此刻,我更為成立國家科學院的舉動而慶幸。
好吧,我也不得不承認,更不得不重申,華夏子孫之聰慧,世所罕見。只是,偶爾思維方式不同罷了。要說,手搖紡車,其實早在漢代時,就已經非常普及。可是,華夏子孫卻將研究的重心,多放在了如何讓紡織品更為美妙,更細膩這些方面了。而不是,如何去大規模提高產能。
說到底,有了這種新型紡紗機的問世,再通過成立大隋紡織集團,加大市場應用和競爭,我就不相信刺激不了大隋百姓的神經,繼而開創出自己的工業革命來。
當然,對于立下如此不朽之功勛的周基萬,我自然也要好生賞賜。這臺全新的紡紗機,自然不會再有珍妮紡紗機的名頭,而是被命名為周基萬紡紗機。此外,自然還有加官進爵。
待我知曉,周基萬是皇室貢品定州綾絹工坊出身,典型的內行人后,我更要大用了。至于如何大用?大隋紡織集團總工程師兼科研所首席科學家夠不夠。不過,這個科研所,與國家科學院卻沒有半毛錢關系。屬于大隋紡織集團內部,更致力于紡織工藝的突破和創新。畢竟,大隋紡織集團也將和日用品公司一樣,總營收的十分之一,也將全部用于科學研發上。